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

西奈半岛是历次中东战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狭长的红海在这个半岛的分割之下形成两个海湾,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苏伊士湾北部被挖开,形成了苏伊士运河,从此沟通了地中海和印度洋,目前该海湾为埃及一家独有。而亚喀巴湾则不同,一共有四个国家的海岸线在这里汇集,其中埃及和沙特占据亚喀巴湾的绝大部分,以色列和约旦则共有北部的一小块区域。

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

相比以色列面向地中海一线的广阔海岸,约旦更像是一个内陆国,唯一的出海口就是西南部的亚喀巴市,而这里的海岸线只有26公里长。与亚喀巴市紧邻的是以色列的埃拉特市,两座城市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在红海的衬映下熠熠生辉。从亚喀巴向西远眺是充斥着西式建筑的埃拉特,回望亚喀巴则是满满伊斯兰风情的清真寺和广场。

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

在以色列建国以前,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曾是一个国家,后来在英国的划分之下,约旦河以西成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约旦河以东则成了今天的约旦。约旦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与中东地区那些高调炫富的石油大国不同的是,约旦一直是个很低调的国家。而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同为阿拉伯兄弟国家,但约旦不产石油。眼看着与自己一水之隔的埃及靠着收取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大发横财,约旦摸摸干瘪的钱袋不禁自叹不如。

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

然而亚喀巴湾纵然比不上苏伊士运河,但既然存在就必然有用。与约旦一墙之隔的伊拉克是海湾地区出名的产油国,其国内输出的石油如果销往亚太地区,那么走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是最便捷的通道。可如果销往欧洲的话,这条路线就显得未免过于冗长,先不说成本居高不下,单是绕过阿曼、也门,经亚丁湾进入红海的安全系数就不容乐观。

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

这个时候约旦的亚喀巴湾就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从伊拉克的产油区直接修一条通往亚喀巴的石油管道,那么来自波斯湾的石油就能省去环绕整个阿拉伯半岛的路程而直接进入红海。之后穿过苏伊士运河,跨地中海抵达欧洲各地,这条路线的开通无论对于伊拉克还是约旦,显然都是双赢的局面。

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

从航运规模上,地处内陆港湾的亚喀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鹿特丹、纽约这些港口巨头相提并论,但对于约旦这样一个没有特色产业的国家来说,亚喀巴就是摇钱树和聚宝盆。约旦在201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过三百多亿美元,单是从这条管道上收取的外汇就高达30亿,可见这段狭窄的海岸线带给约旦的利益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