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最美教師|山東財經大學方慧:風雨無阻,愛在科研路

方慧,山東財經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訪美學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國際貿易學重點學科首席專家、山東省優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濟南市第十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第四屆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社會兼職: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兼職研究員、山東省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大學合作博導、山東社科院兼職研究員。


齊魯最美教師|山東財經大學方慧:風雨無阻,愛在科研路



方慧教授於1991年7月參加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27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27年來,她始終把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同熱愛學生的真實感情融為一體,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積極幫助和關心青年教師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質。

1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本科教學方面。方慧教授大學時期入黨,工作後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科研中。先後承擔本科生的國際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國際服務貿易等7門課程的主講任務,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學基地建設。為了教好每一個學生,有著20多年教齡的她從不忽視每一節課,為準備一節課查閱大量資料,細緻備課常常到深夜,多少個夜晚當別人熟睡之時她仍在燈下苦讀文獻。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她的頸椎和腰椎都受到損傷,而她無怨無悔,甘於奉獻。

課堂教學時充滿激情,用她的話講“一上講臺面對學生她就興奮,什麼病痛都忘了”。她還經常利用課堂為學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讓同學們堅定立場、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在文化與文化貿易課程的講授中通過對中華文明的追溯,讓學生增強文化自信。

她還鼓勵學生理論聯繫實踐。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參加了“信用管理助齊魯經濟騰飛”調研大賽,在預賽前由於團隊成員不在一個校區,溝通不便,她就堅持和學生郵件聯繫,對參賽報告內容和格式等仔細閱讀、認真修改,在最後的複賽時更是反覆強調和囑咐學生注意事項,最終通過全體隊員的努力獲團隊二等獎,她本人也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研究生教學方面。指導研究生時她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給碩士生和博士生的上課時,她注重追蹤本領域的熱點,聯繫實際經濟問題和學生討論、分析,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學生都反映上她的課受益匪淺!

她是智慧型老師,有紮實的學識,更能做到因材施教。她瞭解每一位研究生的優缺點。每一位研究生進校後她都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因材施教,並且監督執行。

比如,有位研究生入學時經濟學基礎差一些,但寫作功底不錯又對文化感興趣,她就選定文化貿易作為研究方向,學生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連發2篇高水平論文,並因此得到人民日報文化產業版以及在人民網實習的機會,最後畢業在北京一家重要的報社得到一個職位,目前已小有成就。

她時常組織學生開展小型的研討會,瞭解學生研究論文的進展和明確下一步的研究的方向,既使在美國訪學期間她也要求學生定期通過郵件彙報學習、論文進展情況。每個學生從選題到終稿完成無不凝聚著她的心血。

在博士的培養中,她提倡創新思維,時常提醒學生“學而不思則罔”,正是有了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她指導的學生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6年到現在她已指導近20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有專業碩士也有科學學位的碩士,已畢業學生12位,這12位學生每一位畢業前都有專業論文發表。她有7位研究生因科研突出獲山東省“魯光經濟獎學金”和“魯信獎”、一位獲得“山東省碩士優秀畢業論文”、一位獲校“格力科研獎”、兩位獲得國家獎學金、一位獲得山東省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獎。因成績突出,2015年10月方教授被評為山東省第四屆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方教授經常講的話就是“國家強大、個人才有尊嚴”、“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她的理想信念和對待科學的嚴謹的態度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的學生們。另外在招收學生時她談到“英雄不問出處”,“學生入學的成績只代表過去的學習,而學生畢業時的水平才是衡量導師的標準”。

有一名專業碩士,入學成績很差,基礎不太好,為此很多老師不願招收他,最後她接受了這個學生,通過制定詳實的學習計劃和監督機制,循循善誘,加以引導,鼓勵其他學生一起幫助他,經過多次“多對一”的輔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被其他老師認為難以畢業的學生不但按時畢業,而且還在專業期刊發表了論文。

她有一顆仁愛之心。愛崗位,愛學生,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無微不至。除去指導學業,她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和指點學生,她經常講“要做事先做人”。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發現生活中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全心全意為他們的成才鋪平道路。

有2位研究生經濟上比較拮据,暑假期間想在校做課題,但宿舍放假不讓住,要出去租房價格會比較高,面對這個問題她就請學生住進自己裝修好但一直沒去住的新家裡。她自己始終堅持“儉以養德”的觀念。為了節省上班的時間和便於指導學生,她在校內的小房子裡一住就是17年,卻經常出錢帶領學生去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幫她搬家的學生都說“老師真是個學者,在老師家裡看到的除了書就是論文雜誌和研究報告”,她還經常和學生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各方面的困難,注重正能量的傳播,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以至於許多學生畢業多年後依然不忘回校看望,樂於聽取她的教誨!

2

刻苦鑽研,科研突出

刻苦鑽研、堅持不懈。她長期致力於國際直接投資、國際服務貿易理論研究,在這些領域卓有成效。2007年南開大學博士畢業後,她不敢懈怠一天。方慧教授長期從事國際直接投資、國際服務貿易學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在《管理世界》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50多篇,EI、ISTP檢索論文7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0項,出版專著2部,科研成果多次獲省部級獎,其中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十餘項,研究成果得到夏耕、李群、於國安、王清憲等副省級以上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積極參加學術會議,把握學術前沿。對於所研究的領域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多次被邀請參加ICCASM2010國際會議和MASS2010國際會議,2008、2010武漢國際會議並做大會發言。同時積極參加省內外學術會議並做會議主題發言。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學術交流,加強學術合作。

她孜孜以求的治學態度深深影響著學生和周圍的老師們,她樂於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思想,常常講“如果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學生則是我們思想的延續”,一批批學生在她的帶領下成長起來,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3

學以致用,服務社會

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的目的是服務於社會,造福人類。她說:當初選擇讀書就是想用知識武裝自己,更好的服務於社會,如今從事著教師這個的職業,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何等神聖,肩負著培養祖國未來的職責。

1991年秋她剛工作不久就參加了山東省組織的“社教隊”,深入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當時她們去的是山東博興縣曹王鎮的一個村,幾個月的社教生活使他對農村有了新的瞭解,通過宣講文件精神提高了自己的覺悟,她決心用自己所學服務於社會,她義務教農村的孩子識字學習,幾個月的時間她只回過一次家,積極的工作熱情感染著同事們,社教結束時她被評為“省優秀社教隊員”。在後來的歲月裡,她都堅守著“回報社會”這一信念。

她積極參與到服務山東社會經濟發展中來,主持了一系列研究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的課題,以及濟南市的多項課題,增加了應用研究。在做山東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期間積極通過《呈閱件》等渠道向省領導建言獻策,研究成果“山東省軟件業發展中政府作用研究”“山東省軟件產業發展模式研究”等研究報告也被多家大中型企業及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時採納應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當前針對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形勢,她撰寫的相關呈閱件日前得到李群、王清憲、於國安等副省級以上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多次應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邀請參加對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學術講座,無私的傳授知識、培養人才,提高地方學校教師素質服務。

積極參加社會調研和企業規劃,近年來去博興、鄒平、東營等地實地調研多家小微企業,瞭解情況、針對這些企業融資困難、面臨生死存亡的現狀制定企業發展規劃,使企業扭虧為盈,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積極幫助當地發展循環經濟,經濟效益顯著。

4

建設團隊、培養新人

通過課題帶團隊。近年來,圍繞著她的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個年齡結構合理、學歷高、科研能力強的研究團隊,其中博士7人,碩士3人,年齡集中在35-40歲,年富力強,知識結構新,多為剛畢業的博士,大家圍繞著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方向展開合作,共同完成所設定的目標、定期進行課題論證、討論、小型會議,通過交流彼此啟發、知識溢出共享,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形成了一個學習型、創新性團隊,為國貿學院連續成為山東省重點學科、特色專業及教育部特色專業、博士點成功申報等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帶動了整個學科的發展。

在團隊的發展過程中,有5人獲得博士學位、1人晉升為教授和4人晉升為副教授,培養的碩士生近20名走向工作崗位。目前,課題團隊成員發表高層次文章近40篇、主持國家級課題4項、教育部青年項目3項,省級課題15項,多人多次獲省部級獎勵。她在培養團隊年輕人時也為社會發展儲備了智力資源。

她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教師,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卻是那麼樸實無華。她把事業看作是一種過程,一種追求。在日常工作中默默地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中創造著自己,也創造著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