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为家长的焦虑买单

孩子不会为家长的焦虑买单

文|孟繁伟

又到毕业季,想对家长说点什么。有些想法但没有找到合适的题目,于是就没有动键盘。不知怎么的,脑袋里冒出这样一句话“没人会为你的焦虑买单”。对,就是它了,顺着它就有了如下的文字。

每逢毕业升学季,让我感受最深的两个字就是“焦虑”,学生焦虑,家长更加焦虑。专家说,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度焦虑有利于集中精神,但过度焦虑就会起到反作用,直接表现就是动作变形,处处走样,不按正规方式行事,最后的结果是与预期相差太远。

不论初三还是高三毕业生,从心里层面看,开始没有一个人不想升入好一点的学校,人人都有预期目标,也没有不努力学习的人,可是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放弃了,什么原因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过一段努力后而没有看到结果,这里面有很多种原因,有目标过高的原因,也有“火候”不到的原因,也有方法不对路的,等。凡事都过有个过程,焦虑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焦虑不能解决问题。

不说学生还是说说家长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之常情,没有家长不想让自己孩子成为最好的。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起点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不能过高分要求自己,就是所定的目标不能超出实际情况,不切合实际的任何想法最后都是妄想。升学能进入名校固然心喜,但我更看中为实现心中目标的那种持之以恒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我一直认同的观点是,经历中高考的过程比中高考的结果重要,因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磨砺心智,能够自我反思,能够自我评价,能够自我认同。古往今来,凡是成功者都是能够坚持持久的人,都是意志力坚定的人,也都是能自我激励,不断调整自己前进道路具有正反馈的人。

这些年我发现在中高考备考过程中,往往家长急躁的心理超过学生,于是认为孩子如何如何不用功了,如何如何学习放松了,怎么又能看电视了,干嘛又开始玩手机了,怎么不先学习这个科目等等。只要是活人就不能保持一个姿势,能保持一个姿势的只有雕塑。孩子不是不努力,也许别人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更努力。羡慕任何人都没有意义,因为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你家的。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从别人处学习好的经验,但是不能把自己与别人要求相同。最可怕的是家长焦虑过大,结果是干扰了孩子的正常复习,打乱了孩子的复习节奏。例如有些孩子是不熟,家长一看分数低了就盲目的补课,结果把孩子通过自主练习提高熟练度的时间占用了,结果是会的依然会,不熟的依然不熟练。

怎么办?唯一可做的就是放平心态,按规律办事。专业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能不懂装懂还处处指手画脚。家人之间意见不一致或者家长与孩子意见不一致的家庭大有人在,最后吃亏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最大的也是孩子本人。备考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每一步都必须经历,少走一步将来都会让你用十步补上的,这是天理。当然了备考这一过程有规律可遵循,但没有适合任何人的普遍规律。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也不相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成绩。备考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就是增长能力的过程,能力到了,时间够了,熟练度有了,成绩提高是必然的事,否则不会有好的成绩。再说的直白点儿,最后答题的人是学生本人,家长有天大的本事都没有用。你曾经成功的经验孩子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一,时代变了,二,更主要的是人变了,所以不能总拿过去的你和今天的孩子对比。刻舟求剑的道理谁都懂,可总有人这样,还不在少数。把心放平静待花开,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没人会为你的焦虑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