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鸣犊镇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以东白鹿、少陵、八里三塬之间,自古为咸宁县八大镇之一。《金史地理志》亦记为鸣犊镇。

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元《类编长安志》谓唐“武宗曾猎于鸣犊之西原”看来唐代即有此镇。宋人张礼《游城南记》记载:“水之西岸,其地有泉,旧传有牛犊跑鸣而泉水自出,今谓之鸣犊镇。”

《西安通览鸣犊镇》记载:“鸣犊西有鸣犊泉。因地处沪河断层边缘,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地啸,地啸时泉水出复流出,日久泉枯无水,当地老年人多次听到过地啸时有老牛呼犊之声,故名鸣犊。”

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鸣犊镇是汉朝万年县县治故址,宋宣和三年梁山好汉九纹龙曾兵败战死长安鸣犊。元代在此驻巡检使。

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东高堡村隶属鸣犊镇管辖,位于西安市东南白鹿、少陵、八里三塬之间,东临浐河水,背依凤栖原,地处川原地带。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村民700人左右。本村以李姓搬来最早,另有董、刘两大姓。村中李姓和鸣犊村李家是同宗同族。本村原和邻村东高村是一个村,后来分开。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登高遥望终南,特意在此修筑高台,取名“登高台”一观秦岭美景,村落处于登高台处,得名“登高村”,后讹传为“东高村”。

另一种说法是本村李家部分人从鸣犊村迁出来在此地落户,修建寺庙,庙前有铁质旗杆一对,上有灯笼,因旗杆高大,为方圆一景,四邻便以“灯杆”代替本村,称“灯杆村”。后讹传为“东高村”。

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东高村在《咸宁县志》《两县续志》均有记载。民国初年《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咸宁县分29仓,南乡置10仓。10仓之一鸣犊仓 在城东南40里,有鸣犊镇。全仓户3591户,人口19328人,编为15坊,统领58村,仓办事机构在鸣犊镇。全仓依龙首、风凉诸原,而库谷、汤谷、次谷诸水亦经行其间。东高村记载为:“东皋村,皋,前志作高。”看来后来有一段时间还叫过“东皋村”。

西安古村: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东高堡”!

本村起初和东高村是一个自然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第21卷《列女传》记载:【王氏】东高村刘嗣志妻。年十九夫亡,子甫周岁。或怜其贫,讽之嫁。王毅然曰:“有我可抚儿,有儿可奉祀,贫何恤焉?”绩纺抚子,至于成立。宣统三年,年六十八。【席氏】东高村李兴谘妻。生女一,兴谘死,席年二十六。族人欺凌,迫其改适,席曰:“若辈利吾产耳,是不难。”分产与诸侄均之,抚女及前室女含冰守节,毅然以义理自持。二女:长归翰林院侍讲学士薛宝辰;次归湖北知县、拔贡陈树霖。年六十有七,卒。

明朝万历年间,李姓后代两人中举,分别在汉中、凤翔当官。村中原有城堡,两条十字大街,清末同治年间,毁于回民起义战火之中,今遗迹尚存。东高堡村清末民初从东高村分出,得名东高堡。(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与2013年7月8日 )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