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躍進鎮位於三臺縣西南部,東靠上新鄉,南與中江縣永安鎮相連,西同中江縣回龍鎮、悅來鎮相交,北依西平鎮,距縣城38公里。轄區面積16.7平方公里,轄翻水堰、老龍觀、馬房樓、高橋寺、馬家觀、川祖廟、圓潭子、王長溝8個行政村及躍進場鎮社區。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躍進鎮田園風光

1951年行政區劃調整時,成立金龜鄉,鄉以駐地得名。1956年撤銷,同年底恢復。1958年為金龜公社,1967年改為躍進公社,意為抓革命,使生產向前躍進。1984年改為躍進鄉,1992年併入凱河鎮。2017年底,原凱河鄉併入西平鎮,原躍進鄉改設為躍進鎮。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躍進鎮地屬淺丘,有耕地面積9000餘畝,以傳統種植業為主。1980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323畝,總產420萬公斤。上世紀80年代初,棉花和油菜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種植面積在1300畝左右,油料作物面積為1400畝左右,油菜籽年產量4.8萬公斤;年出欄生豬5000餘頭,耕牛411頭。

魯班水庫配套乾渠魯西支渠,在躍進鎮境內有17千米,可灌溉6個村的4600餘畝農田。境內有長7928米,高42米的大型渡槽,煞是壯觀。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近年來,躍進人調整農業結構,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子,發展多元農業。1988年,馬家觀村張一茂養鴨2500多隻,帶動村民發展規模養殖,《三臺縣志》對此事進行了記載。2000年,綿陽市建設銀行出資20萬元為馬家觀村栽種優質水果50公頃,每年為村民增收共計35萬元。2001年高橋寺村發展大棚地膜蔬菜,川祖廟村規模種植辣椒。2008年馬家觀村建立林果協會,至2012年協會有23戶97人,會員涵蓋全村6個組。2015年山東人王光龍到馬房樓村四組流轉土地6公頃,註冊"四川躍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事農業種養、休閒觀光、加工等循環開發;翻水堰村發展麥冬、貴妃棗種植1.33公頃,馬房樓村、王長溝村流轉6.67公頃發展園林花木種植。

躍進鎮文化底蘊深厚。躍進鎮初名金龜鄉,以古剎金龜寺得名。金龜寺是一座有著三百餘年曆史的古剎,位於高橋寺村的金鳳山山巔,這裡地勢較高,躍進場鎮和周邊風光盡收眼底。金龜寺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因其地勢像龜而得名。清朝嘉慶年間的《三臺縣志》(1815年刻本)記載:"金龜寺,縣西七十餘里,寺後有石如龜,龜下有泉,可供僧汲"。金龜寺建築面積1400餘平方米,佔地面積8000餘平方米,金龜寺共有3殿,分別供奉佛家佛像。院內有兩棵罕見的黃桷樹,樹齡都在300年以上,這兩棵黃桷樹見證了金龜寺悠久的歷史。樹旁還有兩塊清朝末年的石碑,石碑字跡依稀可辨,其中一塊刻的是類似於村規民約的條文。每年農曆的2月19、6月19、6月24、9月19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大量的佛教信徒及附近村民到這裡來燒香祈福。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謝娜的故鄉就在高橋寺村旁邊,距離金龜寺不遠,2016年謝娜回家省親時曾經為金龜寺捐獻香爐一個。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在翻水堰村7組有中溝山蠻子洞,始建於東漢,有8洞,為古墓遺址,建築面積80餘平方米,內有東漢壁畫,2014年被綿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草帽河是三臺縣境內的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中江縣龍臺鎮,流經翻水堰村、馬房樓村、高橋寺村、川祖廟村、園潭子村、王長溝村等村,在古井鎮匯入凱江。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草帽河

翻水堰村草帽河上有一座簡陋的石橋,河水在橋下蜿蜒流淌,盛夏時節,陽光投射到水面上,波光粼粼,甚是耀眼,枯水季節,河水清澈見底,偶爾可見魚兒在水裡嬉戲。在橋一側的路邊下躺著一塊石碑,石碑的下部融入泥土裡,部分文字無法辨認,但"朝真橋"三個大字清晰可見。民國《三臺縣志》記載:"朝真橋,縣西七十里龍潭上五里,明正統間建,橋頭有古碑,唯朝真橋三字可辨。"可惜的是這座始建於明朝中期的朝真橋並沒有擺脫時間的侵蝕,近年在原址新建石橋,仍命名"朝真橋"。中江縣誌記載:朝真橋碑在治東南七十里巍頂山東,今存。萬曆丙申貢生陳文獻有記。(又一碑大書)"朝真橋"(三字),(旁題:)"臨貢生信齋陳文獻捐建,知中江縣事楚施李如璧、署儒學教諭通江舉人屈思忠、訓導新都張雲鶚。"(亦題:)"萬曆丙申。"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馬家觀村因馬家觀命名,馬家觀是一個略顯破舊的古道場,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院子裡有兩株碩大的黃桷樹,樹幹很粗,大概要三個成人才能合圍,樹幹佈滿了皺紋,部分樹根裸露於地面,有的已經漸漸老去。每當盛夏時節,黃桷樹枝繁葉茂,悄無聲息的把濃蔭帶給人們,陽光只得艱難的找些空隙鑽過去,投射到地面。這兩株黃桷樹亭亭玉立了數百年,見證了馬家觀村的滄桑鉅變,也必將繼續見證馬家觀村人的幸福生活。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1951年成立金龜鄉時,將金龜寺改作鄉人民政府駐地,1959年金龜鄉人民政府遷往山下的場鎮。場鎮地處山間谷地,大致呈人字形分佈,80年代場鎮常住人口900餘人,近年來場鎮面積不斷擴大,場鎮人口不斷增多,商貿活動日漸活躍。

三臺縣躍進鎮: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鄉鎮

翻水堰渡槽

躍進人勤勞、善良、智慧,不少躍進人為了保家衛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劉天勤、周訓藩、周義金、馮少清、張明。今天的躍進人站在新的起點,為建設幸福美麗和諧躍進,正迎著朝陽,奮力前行!


總 監:梁 勝

審 核:鄒 莉

文:冉進財

圖片由躍進鎮黨政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