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武漢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始建於1955年並於1957年正式通車,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條修建在長江江面上的鐵路公路兩用橋,毛主席曾為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題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建成後的武漢長江大橋一舉成為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因此武漢長江大橋不僅作為武漢市最重要的交通設施,承載武漢交通的重要使命,更是成為中外遊客到武漢來最想一睹風采的首選“景點”。

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而在繁華的大橋下面(蛇山黃鶴樓腳下,武昌段),埋葬著這樣一位人物:他曾率領農民起義軍同元朝統治者作鬥爭,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爭天下。他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成為時代的焦點,卻又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炫彩奪目照亮了整個夜空,卻又稍縱即逝永遠沉入大地。作為歷史人物,今人對他的印象大抵如此。

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在他的墓旁邊的生平事略碑上記載著他的生平事蹟,其中:…1360年自立為帝定都江州,國號為漢年號為大義…。單憑這一點可見這是位不一般的人物,他便是“大漢皇帝”陳友諒,他的墓碑上赫赫寫著“大漢陳友諒墓”。這個不起眼的墓地,原來是曾經自立為皇帝的陳友諒的衣冠冢,雖然陳友諒在位僅三年,最終敗給了朱元璋並一命嗚呼。但也曾經當過皇帝。

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陳友諒是今湖北仙桃人,兵敗朱元璋時才44歲。他的對手實力甚至不如他,只不過陳友諒在謀略上略遜一籌。有人總結陳友諒失敗說他人品不行,雖然他的年號叫大義,但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沒有一點道義人情的,十足的壞人。歷史總歸是成功者撰寫的,陳友諒是怎樣的人,這也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

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陳友諒的墓雖然很“簡陋”,但作為一個“亡國君”來說還是可以的。首先陳友諒墓的地理位置遵照傳統風水坐北朝南,墓的前方向南有一座石牌坊,正面書寫“江漢先英”,背面書寫“三楚雄風”。在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崇拜與敬仰的意思。由牌坊經過16級的石階,就是陳友諒圓形墓冢,墓冢前約2米多高的墓碑上寫著“大漢陳友諒墓”。稍左邊有一座小涼亭,右邊是一塊記載他生平事略的石碑。這便是陳友諒墓的全部景象。

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陳友諒墓的位置極為僻靜,即使是在長江大橋橋頭、黃鶴樓腳下,但是很少有遊客能夠尋找到這裡。四周各種樹木和雜草更是阻絕了周圍的噪聲,使得這裡格外安靜,在這種氛圍下簡陋的墓地更顯出一種莊重,襯托出這位墓主人不同尋常的身份。

武漢長江大橋橋頭下的“大漢皇帝”墓,有些淒涼,知道的人不多!

俗話說成王敗寇,在陳友諒墓這裡,能夠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想想朱元璋想想大明王朝,再回頭看一眼陳友諒墓,一念之間,改變的可不僅是他們兩個當事人的人生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