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PLUS會員,遠不止是「本土化」亞馬遜Prime這麼簡單

近日,京東PLUS會員用戶量破千萬的消息引發了國內電商行業的廣泛關注。在國內電商付費會員領域,京東是第一個會員用戶體量破千萬的平臺。京東於2015年開通PLUS會員體系,花費3年時間方達到如今的規模。而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回溯京東PLUS會員開通到壯大的全過程,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電商行業的某些將要延續到未來的發展軌跡。

京東PLUS會員,遠不止是“本土化”亞馬遜Prime這麼簡單

近幾年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線上消費的價格優勢早已沒有,網購用戶滲透日趨飽和,電商用戶增長日趨放緩,前幾年由用戶增長驅動銷售高速增長的狀況已經發生改變。電商流量成本日益走高,流量價值亟待提升。加之國內電商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電商用戶遷移成本低,用戶忠誠度維護成本高。對此,京東在幾年前就有過判斷:整個電商行業,特別是京東,需要完成從單一購物平臺到服務體驗平臺的轉型。

消費升級原本就是大勢所趨。在價格優勢不再的情況下,提升商品的質和服務的質就成為關鍵。而對於電商平臺來說,後者顯然更為重要。在消費者層面,除了提供物流、售後、金融等服務之外,會員權益本身也是一項重要服務。從用戶角度來講,電商平臺需要將提供給用戶的各種服務進行整合,以權益的形式向用戶進行統一輸出,給到用戶更加直觀的體驗和感受,通過強化電商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用戶忠誠度。

基於這種邏輯,京東順勢而為,推出了PLUS會員服務。其付費會員的推出,就是為了整合京東平臺的優質資源,提供給細分用戶更加優質的服務,提高用戶體驗。同時通過PLUS會員整體權益的推進,促進京東內部資源整合升級,將更好的體驗提供給PLUS用戶,拉動PLUS用戶數的增長,形成閉環。

京東PLUS會員,遠不止是“本土化”亞馬遜Prime這麼簡單

不過提到付費會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亞馬遜。因此業內也經常有人將京東PLUS會員與亞馬遜Prime會員進行比較,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也很明顯。有行業專家分析稱,其實國外的消費者對電商的消費追求體驗沒有那麼高,電商物流針對普通會員配送的時間是一個星期以上,而針對所謂付費的會員,配送時間為一到三天,比普通用戶快一些,但是沒有很高的速度。而在整個國內,京東的新用戶也可以享受到上午買下午就到的服務。因此,在推行付費會員之初,京東的難度明顯要比亞馬遜大,在中國不像在國外,由於基礎服務體驗確實相對較差,而給付費會員留出更大的空間。

京東PLUS會員,遠不止是“本土化”亞馬遜Prime這麼簡單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從數據來看,亞馬遜的會員滲透率基本超過50%,滲透比率還是比較高的。但對於京東來說,雖然其已經是中國電商付費會員的領頭羊,但滲透率依然還是個位數,這說明整個中國的付費會員是初始的階段,而京東的付費會員發展,對整個行業來說都算是個十分有益的探索。

不過,殊途同歸,雖然京東PLUS 與亞馬遜PRIME發展路徑不同,權益相差很大,但都是為了在給用戶帶來更高服務體驗的同時追求自身的長遠發展。而在這一邏輯當中,為用戶提供真正貼近他們消費生活的會員權益才是根本。

前不久,京東PLUS會員權益已經提升至至十大權益,為會員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專屬優惠。除了購物優惠、專屬客服、更為價廉優質的物流服務等之外,還擴充了生活權益方面的內容,囊括了用戶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各個領域,為了實現這些權益,京東將其多年積累的資源加以整合,人們也能因此看出其作為電商巨頭這方面的優勢與儲備。而從趨勢來說,更為多樣化、個性化的會員服務,也將是行業的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