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平凡的世界》是被過譽的名著?

怪島


路遙《平凡的世界》雖然獲得過茅盾文學獎,也得到很多讀者的推崇,但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名不符實、藝術水準不高的失敗之作。

一部小說的價值,不是看它獲了什麼獎,更不是看它有多少讀者(否則唐家三少就是文學大師啦),而是看兩個方面:一個是美學價值,看它對小說的創作有沒有開創性的貢獻;一個是作品對人性的認識深度。顯然《平凡的世界》都沒有做到。

先說美學價值。根據路遙的自述,在創作《平凡的世界》之前,他閱讀了大量西方現實主義經典長篇小說,而且深入自己不熟悉的煤礦“體驗生活”,並列出了小說提綱,準備十分充分。但這恰恰違背了文學創作的規律,犯了主題先行的毛病。事實也確實如此,小說通篇充滿了斧鑿痕跡,刻意設置的情節、按耐不住的情緒、自以為是的觀點……如果說,前半部分描寫農村場景的篇幅,路遙憑藉刻骨銘心的記憶,還能打動讀者,那麼後半部分,完全是在胡編亂造,為了突出主題而生拉硬扯。甚至為了要體現新舊兩代農民面對命運的不同態度,胡編了煤礦工人與高幹子弟談戀愛的荒唐故事,最後實在編不下去了,只好把主人公的初戀、省領導的千金、省級黨報記者突兀地寫死了。《平凡的世界》對於中國當代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沒有任何美學上的貢獻,反而提供了失敗的案例。

再說對人性的挖掘。小說通篇就是“屌絲逆襲”,依舊停留在《人生》的層面,除了對命運抗爭的成分,尚有一些價值,但看不出還有其它更有深度的思想,更缺少對人性的挖掘。同時,在對時代和社會的把握上,路遙藉助小說中田副書記的口,發表的一大通個人政見,試圖把握時代、指點江山,但由於學養、見識不夠,其觀點顯得幼稚可笑。

《平凡的世界》,融入了路遙早年刻骨銘心的記憶,也寄託了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從政之夢,然而由於才華能力有限,小說顯得不倫不類,雖然可以滿足很多社會底層的白日意淫,引起他們廉價的共鳴,但實在稱不上是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

PS 很多路遙的腦殘粉不服說,你行你上、你寫一部小說試試、你有資格批評路遙嗎……這種人連起碼的邏輯思維能力都沒有。難道我批評中國男足垃圾,還得先加入皇馬?我批評張藝謀,要先拿奧斯卡?我批評飯店廚師菜難吃,還得自己先拿到特級廚師證?正是有了這種低素質的網民,《平凡的世界》才會被吹捧成名著!


江南俗士1


1998年我19歲時,第一次閱讀《平凡的世界》,感覺如大口喝啤酒,很爽。5年之後,我再捧起它讀時,感覺如喝果汁,酸甜味道過後,再也沒什麼後味。又5年,我再一次讀時,已經感到如喝白開水,索然無味。

《平凡的世界》是陝西清澗籍作家路遙(1949年——1992年),於1986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在本質上,該小說講述了一個勵志故事,對農村青年的思想觸動非常大,因此,自出版後,好評不斷。



小說描寫了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青年男子孫少安兄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從農村走向城市,經歷了種種喜怒哀樂,最終過上了別人羨慕的生活。小說於1991年獲得了第3屆茅盾文學獎,路遙從此也成為全國著名作家。

作為一個陝西讀者,除過路遙外,我對這一輩陝西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拜讀過,如陳忠實,賈平凹,高建群等名家,都有優秀的代表作,同樣深受好評。讀他們的作品,如喝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



如果拋開《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故事內容,單純地從文學角度來衡量,我認為,這篇小說確實被評價得過高了,有些名不符實。

比起《白鹿原》,《廢都》,《最後一個匈奴》等小說,《平凡的世界》確實顯得比較平庸,漠視了藝術的真實。除過故事比較勵志,符合時代主旋律外,《平凡的世界》有兩大硬傷。



其一,《平凡的世界》文本語言平鋪直敘,談不上有什麼高超的寫作技巧,對小說創造性的貢獻不大。

80年代中後期,小說敘述語言和寫作手法發生了許多改變,意識流,魔幻主義小說因為更符合表現新時代下人們複雜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狀態,被廣大作家所接受,同時代作家如王蒙,莫言等人都已經這樣寫作了。

而路遙對這些新手法視而不見,也可以說是他的閱讀視野所限制,他在寫作該小說時,依然用19世紀的已經沒有什麼新意的現實主義手法,用不多的生活體驗,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完成了這部小說,對小說的推動沒有什麼貢獻。



其二,此小說充滿理想化色彩,對人性本質挖掘深度不夠。小說是貼著大地飛行的藝術,跟現實生活若即若離。

在寫作目的上,是通過人物命運的起伏,來表現一個時代的共性,記錄時代真相,而不是按照個人理想來抒發個人情緒,塑造烏托邦世界。

在這一點上,路遙由於生活閱歷較淺,他寫作《平凡的世界》時才35歲左右,所以,把他筆下的主人公,如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田曉霞等人物,都塑造成了道德楷模,幾乎沒什麼瑕疵,以至於他們太完美,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更雷人的是,作家安排主人公之一的孫少平,一個農民出身的煤礦工人,竟然跟才貌出眾的省領導的千金談起了戀愛,這完全是童話模式的臆想,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的外部條件,完全是作家憑空捏造出來的。

因此,這部小說才被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捧上了天,滿足了這些人的意淫。


鴻鵠迎罡


最早知道《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裡,李野墨先生帶有渾厚磁性的聲音把人們帶進了路遙努力營造的意境當中,並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後來經過了解,作者路遙還寫過膾炙人口的《人生》等作品,且已被搬上了熒幕,甚至還籍此捧紅了一位吳姓女演員。

後來參加了若干次全國範圍內的大型筆會,一些文壇名宿悉數蒞臨講座,把這部作品和其他陝西作家的作品一併來講評,文學史上將陝西作家群這次成功東漸稱之為“陝軍東征”——當然了,人們關注最多的還是陳忠實的《白鹿原》和賈平凹的《廢都》,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和程海的《熱愛命運》同樣得到交口讚譽。

但是,人們卻對《平凡的世界》頗有微詞,看法也不盡統一,更多的還是從文學立意和文本描述本身進行的講評,並對該書的文學現實意義和歷史鉤沉做了相應回應。

路遙雖然是一位被譽為用生命在寫作的作家,但他的作品確實沒有得到文學大佬的一致認同。名震文壇的四大文學批評家何振邦、雷達、曾鎮南(還有一位記不清了)以及當時文壇皓月當空的文壇先輩等對這部作品的評價也難以同其他厚重的文學作品相抗衡。

我本人是後來認真拜讀了這部書以後才深刻感知到文壇大佬們的眼光之獨到、批評之辛辣的。我雖然不是什麼文壇名人,但僅以我個人的眼光來看,《平凡的世界》確實難敵其他大作,說他是沾光擠進了“茅盾文學獎”一點也不冤枉。

首先,路遙的文字很平淡,可以用平淡無奇甚至使人昏昏欲睡予以描述,也就是說,路遙的文字本身並不吸引人,它的情節勾兌也落於陳情俗套。乍一看他的文字,還以為是哪一個文筆稚嫩的小學生手筆;

二是它的立意鮮明卻並不鮮活。路遙一貫的套路是勵志型+苦難型的平易書寫,文字的波瀾性沒有絲毫血性的起伏,死水微瀾,漣漪趨平,雖然他的故事看起來跌宕生姿,但多是情節的堆積和鋪展,而不是語言上的精當和巧妙;

三是當時適逢改革之初,人們從積貧積弱走向新生與富足,開始構畫心中宏偉的藍圖,馬到成功心想事成這種千篇一律的套路卻有著天然的勵志效果,而《平凡的世界》恰逢其時,對急於走出去的青少年具有極大的鼓動性和實踐意義,青年們自然對這部書奉若神明捧為圭臬,把它無形抬高到至高無上位置功不可沒;

四是它的文化價值比較膚淺,也難以勾動人們對歷史、人文等更多文化深層次價值的思考與反哺,充其量就是講了一個較為成功的勵志故事,卻沒有宏闊的歷史架構和文學意蘊探究,這也是這部書最不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之一。

路遙先生雖然逝去多年,但他的精神寫作卻令人敬仰,他是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熱血作家,也是一代勵志先鋒文化人物,他的存在和影響,自有他的文化價值和文學品味,也不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偉岸形象。


龍吟148119260


在80年代中期我在上師專,正好路遙的小說《人生》發表且被拍成電影放映,流行至極。當時我19歲血氣方剛,對路遙不屑一顧,感覺他的小說白話太多過於平淡普通,沒有過高的文學修養和技巧,判斷路遙將是曇花一現罷了。但我錯了,而且大錯特錯,後來路遙出版發行了《平凡的世界》,立即引起平民百姓的喜愛和歡迎,一部平凡人生活的小說能引起這麼大的效應說明自有他特有的魅力存在,路遙的小說仍舊是白話平淡的敘述風格,沒有什麼激盪人心的情節和語言,一切都是那麼平凡無奇,但他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內容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多少人在路遙的小說裡尋找自己的身影,尋找那些曾經相似的故事情節,加上火紅的上個世紀80年那種變革的環境,讓一切不滿自己處境的人看到了希望,這才是路遙小說的魅力,想在路遙小說尋找什麼文學內涵的會感到失望,因為他的文學技巧不會給你什麼啟迪,恰恰就是這種狀況讓他的小說通俗易懂廣攬讀者,讓不同階層的人都能接受,而路遙小說所折射出的積極向上的主旋律才是路遙之魅力,這就是我眼中的路遙,一個平凡而不滿命運安排的人,一個不顧一切追求自己所希望生活的人,一個想提高自己階層的人,而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多,因為我們大家都太安逸現狀,生活的安逸讓我們都感到沒有到必要在改變什麼了。


力度13


路遙的小說的社會意義大於文學意義,它是對城鄉二元體制及農業集體化造成的農民貧困化及出身不平等的揭露與批判,是對農村改革的頌歌,是中國農村一段歷史在社會學意義上的一個標本。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就陝西作家而言,他與賈平凹的作品以及陳忠實的《白鹿原》相比,差距是十分明顯的。充其量是質樸與平實,確乏語言本身的張力與厚實,缺乏靈動與詩性。他缺乏中國古代文學的功底,也缺乏語言文字的感悟力。從人物塑造上,問題更大。在《平凡的世界》中及呼所有核心人物都是平面化的,反而一些次要人物,如二爸、王滿銀、田福堂、郝紅梅等要生動得多,這與《白鹿原》的人物塑造沒法相比。至於文化價值更談不上。但路遙是一個嚴肅的作家,他視文學為生命,以勞動的態度對待寫作的精神是極為可貴的。他的問題是他的出身、經歷、教育與閱讀經歷固有缺陷造成的。他的作品在業內評價不高,但在業外大受歡迎,這是時代與社會現實使然。在文學史上,路遙的地位不會高於賈平凹與陳忠實。


手機用戶50299383864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作者通過小人物的生活來構架時代變遷的框架,站在這一點上面是可以比肩同類小說。人性的變遷是任何一部作品主要的落筆點,但人性的變遷是隨著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的變遷而產生變化的,這個任何同時代經歷過的人肯定會了解。就像現在跟隨中國改革開放一起成長起來的那個年代的人,更能理解本書主角的經歷就是大部分人的經歷一樣,讀起來感同身受。但是大部分人只是隨時代進步而成長,不能理解時代背景帶給人的改變是什麼,本書偉大就是對時代背景的描述,以及在這種背景之下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這種生活方式的來源。因為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一切歷史的基礎。但可以通過一部書記錄一個時代,平凡的世界當之無愧。


電動車財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厚重深沉的作品。他的偉大在於路遙從人的生存近乎原始,最底處出發。有最低處就可以對比到最高處。

這樣一部令人震顫震撼的作品,需要投入多大的感情和煎熬,需要多細膩的深入骨髓的人物刻畫,才能完成這樣一部作品。

鬥爭,抗爭在任何階段任何時候時候都是存在的。對世界,對命運,對自己的抗爭。

在人性的表現上,在自我教育和救贖中,不屈不撓,充滿人性光輝。

這部作品可以連續看,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認知,即使時代更迭,卻不受時代限制,都可以找到人的或者自己的完整體現。稱之為偉大的是毫不過分的。這樣一部作品,真實並且令人心力交瘁,不把整個身心投入是寫不出來的。

路遙對這片土地愛的如此深沉,看似描寫農民的奮鬥史,實際上具有很強的現實批判性。因為農民就是根,就是根基。偉大的平凡世界,偉大的路遙。


宏圖7777777


一部名著,好書,首先要有文化共鳴。平凡的世界不錯,但是讀起來感覺缺少點什麼?好像是不痛不癢,沒有撓到心底處。陝西作家我還是喜歡賈平凹的。我也是黃土坡坡長大的孩子,黃土文化對我有著深深的影響。讀者賈平凹的書,就感覺回到了自己小時候,身邊的一人一物都變得鮮活起來。一方土地養一方人啊


竹76275837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宏偉鉅作,說它過譽的人是妒忌它和路遙先生,這種人肯定沒有出過一部像樣的作品,或從未感受過那些生活場景,這種人根本不理解平凡世界裡的眾生相,眾生苦。當然也不配評論路遙的嘔心瀝血之作!


天涯一劍43238896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讀多少遍,都不會讓人厭煩的小說,是一部可以讓男人淚流滿面的小說,是一部讀完後在精神上開始感到強大,開始倍加珍惜生活的小說,這樣的小說如果說過譽的話,請問還有那部能與其比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