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很多人都說魯迅是個鬥士,但也忽略了他是一個非常喜歡當老師的,也當了很長時間老師的人。這從他的履歷上似乎也有跡可尋,除了為了薪水而從事的教育部公務員之外,魯迅從事時間最長的公職就是教師。

從1909年6月結束旅日返回故國之後,魯迅差不多當了十年的教師。他從浙江杭州和紹興的教員當起,到陸續在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兼職當講師;後來離開北京投奔南方也是去廈門大學和中山大學任教,一度做到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魯迅有長達十餘年的教職經歷,學生自然不少。但小說風格最接近他、最受他喜愛的還是臺靜農。臺靜農字伯簡,筆名有青曲、孔嘉等,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書法家、畫家,被尊為一代學人的風範和“中國新文學的燃燈者”之一。

很多人說臺靜農是魯迅的“嫡傳弟子”“入室弟子”“得意門生”,卻忽略了臺靜農本身在文學上的成就,使他成為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臺靜農

進入北大當旁聽生

臺靜農自幼便熱愛文學,書法也寫得極好。中學以後,他便來到北京大學文學系旁聽,由此認識魯迅。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臺靜農的書法也寫得很好

臺靜農的性格直爽、淳樸、敦厚的性情,因而魯迅與他一見如故,引為知己。據《魯迅日記》記載,在他們十一年半的交往中,臺靜農寫給魯迅的書信共有74封,而魯迅寫給臺靜農的書信共有69封。

1926年,臺靜農不惜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蒐集文壇對魯迅的評論,並結集為《關於魯迅及其著作》。這是臺靜農的第一本書,也是新文學以來第一本評論魯迅的著作。在談到編撰此書的緣由時,臺靜農說:“這種精神是必須的,新的中國就要在這裡出現”。

在魯迅的精神影響下,臺靜農與其霍丘老鄉李霽野、韋素園、韋叢蕪及曹靖華等6人,在北京成立了一個文學社團——“未名社”,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社團之一。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未名社,右一為臺靜農

1928年和1930年,臺靜農出版了兩本深受魯迅影響的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臺靜農的小說,與魯迅小說的現實主義一脈相承,以冷峻、沉鬱的筆調寫出了傳統等級制度和封建習俗造成的鄉村悲劇,同情下層人民苦難,抨擊黑暗現實,充滿鄉土氣息,由此奠定了他的鄉土小說家地位。除此之外,他的小說還有濃郁的時代精神,反映了那個年代奮勵上進的聲音。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地之子》

魯迅於臺靜農,亦師亦友

魯迅對臺靜農也十分賞識。在他主持編選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中,他自己的小說入選了四篇,臺靜農也入選了《天二哥》、《紅燈》、《新墳》、《蚯蚓們》等四篇,是當時入選作品最多的兩位作家之一。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臺靜農的畫

臺靜農與魯迅終生為友,實在難得。因為魯迅為人謹慎,為文尖刻冷峻,他一生少有稱得上至交、摯友的人。魯迅曾在《書信331219·致姚克》中這樣評價臺靜農:“臺君為人極好。”

現代文學史家楊義先生認為,臺靜農的小說“從內容到風格,皆師法魯迅”;並認定他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傑出的“鄉土小說作家”(《中國現代小說史》)。

香港文學家劉以鬯先生認為:“20年代,中國小說家能夠將舊社會的病態這樣深刻地描繪出來,魯迅之外,臺靜農是最成功的一位。”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臺靜農

出任臺大中文系主任

後來,臺靜農後來不再寫抨擊現實的小說而從事古典文學研究,並臨危受命擔當臺大中文系主任。

臺靜農像魯迅一樣,是一個極其負責的老師。對學生交來的作業,臺靜農總是細心批閱。他授業注重啟發,極其用心他在教大二學生的《中國文學史》、大三學生的《楚辭》時,先要求學生看大陸作家劉大傑的《中國文學發展史》、謝無量的《中國大文學史》,可他講授時並不按他們的觀點講,而按自己編的講義教。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那時他們用的就全是英文教材了,英國的喬伊斯、美國的海明威,法國的薩特、德國的考夫曼、美國的佛羅斯特……都為中文系學生打開另一個世界的文學視野。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白先勇:他是一種風範

臺靜農為人極好,抽菸酗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活到了將近90歲,在當時可謂是醫學界的傳奇。

去世前,他留下了一首詩:

老去空餘渡海心,

磋蹌一世更何雲?

無窮大地無窮感,

坐對斜陽看浮雲。

研究魯迅的專家孫鬱說:“臺先生有魯迅那代人的遺風,“學問也來得,創作也來得,詩歌也來得,書法也來得”,而且起點很高。”文學史對臺靜農的評價是鄉土小說家,對其散文少有提及。但孫鬱認為,“從藝術鑑賞水準,文章學的角度他是一流的,超過了陳獨秀和胡適的水平,達不到魯迅的水平,但可以跟周作人有一拼。”

白先勇也熱情讚頌他,“他讓我看見一種風範,一種民國文人,君子之交的情義。真好!”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臺靜農由於創作生命短暫,故不能算是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他對臺灣大學中文系有開創之功,但還未成為偉大的教育家。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士大夫精神一直為人所敬仰。1985年,臺灣“行政院”頒文化獎給臺靜農時,如此評價他:

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承文化,功不可沒。

魯迅深深地影響了臺靜農的人生道路、創作道路,他們的學問、襟抱、道德、文章,都令後學敬仰,這正是文化的傳承!

他是魯迅的學生,卻成了被遺忘的一代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