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鈦研討室:金融科技幫助銀行無縫連接智能時代

9月6日,2018朗迪中國峰會在上海順利拉開帷幕。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在朗迪峰會主辦“銀行創新趨勢----品鈦研討會”,邀重慶富民銀行行長孫中東、景順亞太區首席數字官徐漢華、新網銀行首席運營官劉波、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賈巖、華瑞銀行創新部總經理方宵恩等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高管展開了深入討論。

品鈦研討室:金融科技幫助銀行無縫連接智能時代

新金融生態下,銀行都面臨著分散化、多元化、智能化的挑戰。在現場嘉賓的演講與討論中,嘉賓們從加強科技賦能合作、結合產業場景、智能化金融流程等方向探討了銀行業當下環境的難點、困惑以及未來的發展態勢。

以下是現場精彩語錄:

營銷獲客、產品服務、數據運用、決策體系、運營管理等方面是重中之重,要緊密地圍繞著客戶的需求,整合數據、流程、以及相關係統,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支撐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要把數據連接起來,通過數據來分析客戶,感知客戶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務效率。

——品鈦副總裁 申磊

企業在出海業務中不僅需要特別重視當地合規和政策部分,還需要考慮文化差異,理解客戶習慣,找準用戶定位。企業應當找準自身優勢,應因地制宜,再尋求未來進一步的發展。

——品鈦執行副總裁 閆陶

我們幾年前還視金融科技公司為競爭對手,但在金融科技的市場潮流下,已經與其變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不能停滯不前,我們確實需要金融科技,讓它們能夠給我們提供創新的動力。

——丹斯克銀行創新部負責人 Aleksandar Langelykke

銀行屬於綜合牌照的金融服務機構,因此更需要通過金融科技的能力,來觸達和聚焦更多用戶和服務7000多萬小微企業,進而助推實體經濟的回暖……自我賦能,合作賦能,生態賦能,數字化銀行加上多重賦能以後,打造生態銀行的概念就是未來銀行。

——重慶富民銀行行長 孫中東

我們的長項不在於獲取流量,沒有必要和騰訊阿里打流量之仗。我們正在與金融科技機構進行合作,與巨頭生態合作,共贏互利。

——新網銀行首席運營官 劉波

中國有幾千家中小銀行有幾千家,他們缺不是負債,缺的是好的資產,好的場景。線上場景是很好的,不僅僅是阿里這些巨頭電商,有很多新興的電商也有十分優質的場景,如果把這些場景跟負債端結合起來,是可以把中國信貸市場變的更加好。

——華瑞銀行創新部總經理 方宵恩


剛性兌付一直被認為是阻礙智能投顧發展的一個因素。伴隨資管新規出臺,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會迎來飛速發展。在此過程中,智能投顧作為一個技術實現的方案,未來會有重要的用武之地。

——品鈦財富管理業務CEO 鄭毓棟

財富管理與監管科技是近年來金融科技的重點創新之舉。前者可以提供一鍵式的服務讓你更好的管理資產;後者可以降低系統性風險並促進跟監管的溝通。

——華瑞銀行創新部總經理 方宵恩

這個時代大家沒有時間,因此財富管理業務對AI的使用成為了很好的輔助工具。這個工具能很快的幫助我們瞭解歷史數據並作出模擬。然而,十到二十年裡面AI不能在財富管理業取代人工,因為AI可以產生數據卻沒有充分的溝通,就意味著客戶還需要一個理財經理。

——大華銀行個人金融服務部主管 林培豐

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的科技金融公司結合已經成為大勢。信託公司新增貸款額度、風險資本和淨資本的約束上都比傳統銀行相對較小,槓桿率較高,可以從運營,資金,風控,獲客四個方面幫助兩者結合。

——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賈巖

“在創新過程中,為了迎接這些新的渠道,新的產品,新的創新,也不可能完全把以前的系統、體系摒棄。”申磊表示,銀行機構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點就在於如何適配現在的市場需求、客戶需求和現有的運營體系。在客群接觸面積從物理網點到手機屏幕越變越小的場景下,品鈦這樣的金融科技機構要實現的,正是通過產品的定製、渠道體驗的定製等來提高產品的交叉銷售能力和對客戶專屬性服務的能力。

挑戰之下,尋求fintech的創新幫助成為重要出路。Fintech不僅僅包含了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概念,更覆蓋了基於此之上的網絡信貸、精準營銷、智能投顧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客觀來看,傳統金融機構接受和與Fintech融合已是不爭的事實,而貫穿於前端服務、到中部產品、再到後端架構的金融科技體系,也幫助其為用戶提供著更高效的服務體驗。

品鈦(PINTEC)是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為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提供模塊化、標準化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以實現我們的願景:“以科技 讓金融 更平等”。目前,品鈦的解決方案已經成功嵌入金融、在線旅行、電子商務、線下零售、商業信貸等領域,為機構客戶提供智能消費金融、智能個人信貸、智能小微企業信貸、智能財富管理、智能保險經紀等解決方案。截至今年3月31日,品鈦已和260家商業機構和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包括攜程、去哪兒、唯品會、中國電信翼支付、小米、安邦金融、民生證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