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谨以此文献给在1997-1999年中越边境第二次大排雷中义无反顾的将士们!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1999年底,广西军区边防二团排雷官兵合影。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广西边境第二次大扫雷侧记

韦文泉

  1997年冬,桂西边区的千里中越边防线上雷声隆隆,硝烟滚滚。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人民解放军广西边防部队500余将士铁肩担重任,在中越边境线上再次展开了上世纪末规模最大的扫雷行动。扫雷官兵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天平上,自觉识大体、顾大局,发扬“甘愿吃亏,乐于吃苦,勇于献身”的法卡山精神,连续作战,舍生忘死,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扫雷清障任务,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搜排清障作业

               义无反顾的排雷兵

  相对1992-1994年的第一次中越边境大排雷而言,1997-1999年的中边境第二次大排雷的雷场时间跨度更大,雷区地形更为复杂,自然条件更为艰苦和恶劣。前者清除的主要是相对平坦的边境通道,后者则多为高山丛林地,加上地雷种类繁多,雷场情况复杂,雷区资料又不详尽,扫雷清障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时驻宁明县边防某团的扫雷官兵,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边疆的发展,他们毅然告别父母妻儿,义无反顾地迈向了雷场。

  雷场就是战场。战士杨胜华来自贵州望谟县一个贫穷的乡村,家境十分贫寒。1997年底,他家里仅有的三间木板房不幸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给砸毁了,全家人一时无家可归。然而,通情达理的父母并没有将家里发生的事告诉杨胜华,直到12月19日,他接到表弟从县城打来的长途电话时,才得知家中的不幸。但当时正值排雷队准备奔赴雷场之时,杨胜华什么也没有说,毅然奔向了雷场。几天过后,第一阶段的扫雷清障任务宣告完成。随后的第二天,杨胜华的表弟再次打电话催他回家看看,这时排雷队里的领导才知道这事。于是,排雷队里的战友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手拉手,献爱心”的捐款活动。虽然钱不是很多,但大家的爱心帮助他家渡过了难关。

  像杨胜华这样不为家事分心,一门心思排雷的战士,当时在排雷队里还有许多。如战士冯兴举,他16岁的妹妹1997年10月失踪后,音信全无。当时悲伤欲绝的父母几次写信,催他回家想法子寻找。可冯兴举却因扫雷清障任务繁重而一推再推,始终未能成行。在他看来,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是自己请假回去了,就会增加其他战友的工作量,直接影响到扫雷工作的进度。因此,他把对妹妹深深的牵挂压在心底,坚持同大家一道,始终战斗在扫雷战斗的第一线。

  其时,鏖战在“生命禁区”的排雷将士们,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他们都能够正确对待,自觉地把祖国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在扫雷第一线忘我拼搏,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血汗乃至生命。

                “骁勇神兵”陈星静

  时驻宁明县边防某团的排雷队里,有个来自广西横县的“五尺男儿”,虽然其貌不扬,但他的精明强干和在雷场上的出色表现,却很快成了人们的聚焦点。他,就是被官兵们誉为“骁勇神兵”的副连职排长兼搜排组组长陈星静。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搜排清障作业。左:陈星静  右:梁海斌

  “越生死雷场,建卓尔奇功。”1997年10月,边防某团排雷队刚组建的时候,毕业于湖南长沙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的高材生、一连副连长陈星静就是怀着这样的抱负来到排雷队并被委以重任的。

  1996年6月的一天,骤雨初晴,丽日当空。在广西边境板烂地区的544高地上,工兵出身的陈星静头一回牛刀小试。

  那天中午时分,当地边民农世文在山上放牛时,不知不觉来到了在边境战争中敌我双方曾反复争夺过的544高地附近的6号雷场边沿。蓦地,农世文发现自己脚下赫然冒出一枚防步兵压发地雷。“糟糕,误入雷区了!”当时农世文急得不知所措,大声疾呼:救命啊……救命啊……

  此时正在544高地上值勤的战士听到呼救声后,赶紧将情况报告连队,请求救援。同时,迅速赶到现场做农世文的思想工作,稳定他的情绪。连队接报后,立即指派时任排长的陈星静火速前往排除险情救人。陈星静受命后,二话不说,急匆匆地赶赴现场。从观察掌握的情况看,这枚地雷应该是经大雨冲涮后裸露出地面的。他未及多想,先是细致地探出一条安全通道,顺利解救了农世文。尔后,他卧倒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这颗地雷轻轻挖起,细心地将启爆装置分解,顺利地解除了险情。

  这次排险是陈星静第一次接触到真雷。他凭着在军校学到的过硬本领,凭着对边民生命安全的真切关心,同时也凭着过人的胆识,他“牛刀小试”成功了。因为有了这第一次的成功,使陈星静在第二次边境大扫雷中,一开始就锋芒毕露。1997年12月20日至29日,他所在的排雷队奉命对边境板烂地区面积达7.2万平方米的6号雷场进行扫雷清障作业。在扫雷行动中,陈星静一马当先,事必躬亲,不论哪里有疑点、难点,不管是哪个战士发现了地雷,他都主动请缨,亲自排除。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搜排地雷。

  一天,战士廖秋杰(已故)在雷区搜排作业时,耳机里忽然传来一种微弱的怪音,他急忙报告了陈星静。陈星静对疑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测后,也觉得奇怪,在他看来地雷的警讯声不应该是这么微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疑点!”陈星静想着,人已趴在了地上。他先用探雷针探准位置后,再用工兵铲一点一点地抠出疑点周围的泥土。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挖出一颗基本腐烂、但仍具杀伤力的防步兵压发地雷。

  这不无惊险的一幕不过是陈星静扫雷行动中的一个小小插曲。据悉,陈星静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独自一人搜排各式地雷276枚,清摩面积达2.3万平方米,而且均做到了安全无事故。正是陈星静在扫雷场上处处以身作则、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激励着每一位排雷官兵。

                   救人英雄李关健

  1997年l2月28日下午5时许,排雷官兵正在雷场紧张作业。突然,7号雷区和8号雷区间突然“轰”的一声炸响,爆破组的战士李关健应声倒在血泊中……原来,他为了抢救战友牟伦江,不幸触雷了。

  李关健是湖北省襄阳县方集镇下河村村民,时年十八。平时,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的事,他都抢着干,在官兵中口碑甚佳。触雷之前,他正奉命架接电爆导线,忙得不亦乐乎。这时,肩扛30多公斤重直列炸药的牟伦江,一路喘着粗气,满头大汗地沿爆破炸痕前往施爆点。牟伦江的脚下,尽是被爆破冲击波震松的浮土,连日来的雨水,加上官兵们的往来践踏,使山地变得泥泞不堪,大有“一触即滑”之势。牟伦江艰难地前进着,在快接近李关健作业点时,一不小心,“扑通”一声跌倒在地,而且眼看就要顺坡滑向雷区。当时正在作业的李关健眼急手快.丢下手中的活,猛地扑向牟伦江,死死拉住他的手往回拖。牟伦江不再往下滑了,李关健便前跨一步,扶起牟伦江,顺势把他推向安全的地方。然而,还没等惊犹未定的牟伦江回过神来,他的救命恩人李关健却在推他时失去了重心,不幸踩响了地雷……

  不幸发生后,与李关健相距只有几米远的时任边防某团排雷队总指挥、团参谋长黄宗镇和军医吴志海等人迅速接近倒在血泊中的李关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了紧急救护,并立即组织人员将其送往驻地宁明县人民医院救治。在医院里,医务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才使李关健脱离生命危险。但由于被炸断的右脚伤势过重,只好在右脚掌以上10公分处作了截肢处理。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李关健(左)与“拥军模范”韩素云(右)亲切交谈。

  李关健的英勇行为,在当时经《南宁晚报》、《南国早报》、《广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后,很快迅速传遍八桂大地,成为当时在广西边境第二次大排雷中涌现出来的第一位英雄人物。李关健在医院治疗期间,驻地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络绎不绝地赶往医院探望李关键,通过不同形式的慰问,表达对英雄的敬佩。

  李关健的英勇事迹在部队传为佳话,被广西军区荣记一等功一次。他所在广西军区边防某团作出表彰决定,号召全团官兵向他学习,学习他“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和高尚品格。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边界雷区。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小憩。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中越边界。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扫雷战士唐松林。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排雷兵的午餐。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排雷战士满忠正。

雷场建功卓尔不凡

▲排雷队里忙碌的炊事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