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人工智慧時代的新會展生態圈

進入智慧時代的會展業,隨著會展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未來,具備數字智能的會展企業必然會圍繞核心客戶的需求整合相關業務,形成會展模式的生態圈。這是因為,會展具有建設生態圈的基礎和條件。

未來已來,人工智能時代的新會展生態圈

什麼是會展生態圈

生態圈指在一個特定環境內,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環境的統稱。具體到商業中,指商業活動的各利益相關者通過共同價值建立的平臺。

相應的,在會展領域也有自己的生態圈。相比其他行業,會展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平臺,只是目前的狀態是會展產業上下游仍然固守供應商與客戶的關係,尚未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還在延續工業時代明確分工的邏輯。

為何要構建新會展生態圈

在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人工智能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認為:“AI是一種更好的軟件,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中去。” 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必將使會展業面臨著巨大的衝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會展企業如果還不懂得如何連接萬物,即使核心競爭力再強大,也可能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換句話說,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工業時代分工邏輯正在被顛覆。今天的商業環境變得異常易變、不確定、複雜和模糊,使會展企業必須要與產業鏈上下游、跨界合作伙伴甚至競爭對手連接,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同時,得益於移動、數據、定位、傳感器技術的成熟,商業元素之間連接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強。所以,是時候構建一個新的會展生態圈了。

人工智能下的新會展生態圈

今年初,由中國貿促會(CCPIT)、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獨立組展商協會(SISO)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CO 2018)在率先啟用“人臉識別”登記系統,備受業界關注。

與會人士認為,此次論壇期間,自主門禁系統自動識別處理與會嘉賓進出會場的身份驗證,一改過去傳統人工掃描登記的方式,讓與會者有了更好的參會體驗。隨著“人臉識別”登記系統的出現,會展業因人工智能技術進入新會展模式。而新會展模式的背後,是已經開始顯現的新會展生態圈。

據介紹,人工智能在會展項目中將以數據智能驅動整體的業務流程,不僅可以完成展前的招商、觀眾組織、服務運營,還將很好地實現會議組織、達成國際合作以及市場宣傳推廣等。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將為會展行業創新提升智能化的數據匹配、傳播推廣、產品品牌增值、高效運營、項目整體營銷和金融結算的能力。但同時,人工智能的智能計算,對數據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分佈式運算的要求非常高。

未來願景

長城會合夥人及副總裁周景龍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會形成“智能+會展項目”“智能+會展機構”“智能+會展場館”“智能+會展城市”等“智能+”新模式。

如通過“智能+會展項目”,可以解決目前會展項目基本上面臨的增收難、亮點少、營銷差、環節龐雜、效率低、人才稀缺的痛點;而“智能+會展機構”將極大地提高用戶的粘性;“智能+會展場館”可提升與會者的參會體驗,前提需場館方完善門禁、安全、停車、WiFi、餐飲、環境、人文、導覽參展商所需環節,建立開放協作的場館聯網平臺系統;“智能+會展城市”,則通過建設公共會展服務體系及普惠便捷公開的資金扶持系統,有效地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當會展主體通過“人工智能+”成為新會展生態圈的構建者,將實現會展項目盈利的多元化,解決傳統會展無法實現的線上和線下、資源和模式、硬件和軟件、領域和地域融合的難題。

周景龍強調,新會展生態圈最大的價值是,會展活動主辦方要成為內容的生產方,在滿足參展商需求的同時,為會展項目自身建立一個可以多元發展的生態圈。

內容參考:中國貿易報、搜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