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会展生态圈

进入智慧时代的会展业,随着会展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未来,具备数字智能的会展企业必然会围绕核心客户的需求整合相关业务,形成会展模式的生态圈。这是因为,会展具有建设生态圈的基础和条件。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会展生态圈

什么是会展生态圈

生态圈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具体到商业中,指商业活动的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共同价值建立的平台。

相应的,在会展领域也有自己的生态圈。相比其他行业,会展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平台,只是目前的状态是会展产业上下游仍然固守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尚未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还在延续工业时代明确分工的逻辑。

为何要构建新会展生态圈

在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AI是一种更好的软件,可以应用到很多场景中去。”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使会展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展企业如果还不懂得如何连接万物,即使核心竞争力再强大,也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换句话说,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工业时代分工逻辑正在被颠覆。今天的商业环境变得异常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使会展企业必须要与产业链上下游、跨界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连接,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得益于移动、数据、定位、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商业元素之间连接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所以,是时候构建一个新的会展生态圈了。

人工智能下的新会展生态圈

今年初,由中国贸促会(CCPIT)、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8)在率先启用“人脸识别”登记系统,备受业界关注。

与会人士认为,此次论坛期间,自主门禁系统自动识别处理与会嘉宾进出会场的身份验证,一改过去传统人工扫描登记的方式,让与会者有了更好的参会体验。随着“人脸识别”登记系统的出现,会展业因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会展模式。而新会展模式的背后,是已经开始显现的新会展生态圈。

据介绍,人工智能在会展项目中将以数据智能驱动整体的业务流程,不仅可以完成展前的招商、观众组织、服务运营,还将很好地实现会议组织、达成国际合作以及市场宣传推广等。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将为会展行业创新提升智能化的数据匹配、传播推广、产品品牌增值、高效运营、项目整体营销和金融结算的能力。但同时,人工智能的智能计算,对数据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分布式运算的要求非常高。

未来愿景

长城会合伙人及副总裁周景龙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会形成“智能+会展项目”“智能+会展机构”“智能+会展场馆”“智能+会展城市”等“智能+”新模式。

如通过“智能+会展项目”,可以解决目前会展项目基本上面临的增收难、亮点少、营销差、环节庞杂、效率低、人才稀缺的痛点;而“智能+会展机构”将极大地提高用户的粘性;“智能+会展场馆”可提升与会者的参会体验,前提需场馆方完善门禁、安全、停车、WiFi、餐饮、环境、人文、导览参展商所需环节,建立开放协作的场馆联网平台系统;“智能+会展城市”,则通过建设公共会展服务体系及普惠便捷公开的资金扶持系统,有效地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当会展主体通过“人工智能+”成为新会展生态圈的构建者,将实现会展项目盈利的多元化,解决传统会展无法实现的线上和线下、资源和模式、硬件和软件、领域和地域融合的难题。

周景龙强调,新会展生态圈最大的价值是,会展活动主办方要成为内容的生产方,在满足参展商需求的同时,为会展项目自身建立一个可以多元发展的生态圈。

内容参考:中国贸易报、搜狐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