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準 謀長遠 育產業

高水準 謀長遠 育產業

——廣河縣打造電商“扶貧車間”的調查

如今,曾被譽為西部旱碼頭的廣河縣,搶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機遇,一座座扶貧車間,像雨後的春筍,在廣河大地茁壯而出。據統計,今年,扶貧車間實現銷售收入已超過2億元,帶動1500多名婦女勞動力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小型加工業,讓40%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中受益,有效發揮了扶貧車間在精準扶貧中的助推作用。

這一現象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記者帶著“為什麼廣河縣在短時間內,實現扶貧車間能落地見效”等問題,近期做了調查。

記者認為——

轉變思路是前提

廣河縣針對貧困戶勞動力年齡大、沒有知識、因病因殘、貧困戶留守婦女和老人較多的特點,把扶貧車間建設作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重要抓手。

轉變直接發錢發物為集中建設扶貧車間、促進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加貧困群眾長期收入的扶貧思路,將有限的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全力建設扶貧車間。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電商+扶貧車間”15個,而且還在不斷擴大,已有意向的還有20多家。

築巢引鳳是關鍵

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扶貧車間建設,廣河縣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採取了三種模式建設扶貧車間。一是利用長期閒置的國有資產作為扶貧車間,並給予入駐企業三年免房租的優惠政策。二是採取對口幫扶的廈門市援建扶貧車間,車間建好後,給予入駐企業三年免房租和免費配置加工設備的優惠政策。三是政府和企業各出資一部分建設扶貧車間,並免入駐企業的土地使用費。通過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有力促進了本地企業參與建設發展的積極性,也引進了1家省外企業進駐廣河縣,為下一步繼續引進省外企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目前,已有省外企業正在積極洽談中。

發揮特色是核心

廣河縣依靠當地特色資源和民俗產品優勢,鼓勵企業發展以民族服飾和民俗產品加工為主的扶貧車間,增加了貧困群眾的收入。莊窠集鎮大莊村圍繞羊皮較多的資源優勢,建設扶貧車間,主要加工馬甲、護膝、護腰等服飾類產品,基本實現了扶貧車間和貧困群眾雙贏。在大莊村的成功實踐下,全縣先後在莊窠集鎮、城關鎮、三甲集鎮等設立了5個扶貧車間,有力地帶動了貧困婦女從事小型加工。

有效模式是支撐

廣河縣在推進“電商+扶貧車間”過程中,一方面,依託電商孵化園和電商運營中心平臺,鼓勵電商企業建立生產車間,積極吸納貧困群眾和留守婦女在加工車間務工,實現就近就業。另一方面,通過給貧困戶獎補購置縫紉機等措施,把加工車間辦在貧困村、覆蓋到貧困戶家中,由企業送貨上門,讓貧困群眾在家裡從事產品加工,然後企業派員回收,貧困戶不出家門每月就能掙1500元至2000元。目前,在縣城電商孵化園的3家企業設立電商扶貧加工車間,帶動230多名勞動力從事小型加工,其中貧困戶110人。3家電商企業在9個貧困村帶動420多戶貧困戶從事家庭加工,貧困戶不出門在自己家裡就能就業掙錢,脫貧增收有盼頭。

技能培訓是重點

廣河縣把貧困群眾技能培訓作為推進扶貧車間發展的有效突破口,採取“請進來培訓、走出去學習、縣內企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電商人才、“兩後生”、貧困戶婦女等多類型、多層次就業培訓活動,累計舉辦電商培訓班38期,培訓電商人才3000多人。堅持企業實踐培訓,藉助縣內電商企業,開展皮革製品加工、產品包裝等技能培訓,累計培訓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兩後生”和貧困戶婦女1600多人。


記者:趙懷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