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老闆對員工的好,不只是開高工資

很多老闆都喜歡吹自己對員工好,所謂好的方式呢,大抵為加工資、安排下午茶、組織遊玩這些。可事實上,提升企業效益,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光用這點法子行了嗎?明顯不行!除了物質激勵,員工更需要的是來自老闆內心的尊重。

所謂老闆對員工的好,不只是開高工資

1.對員工專業的尊重

平時生活中,你們一定見過手藝人,幾十年如一日的練手藝、磨產品,有了對專業的敬重,你才會幹出更加專業的事情!

可企業裡,老闆總是會忽視這一點,用人不考究,把傾心技術的人放在人事協調部門;把有野心的人放在了後勤雜務部門...更有的,任人唯親,把不專業的親戚提上來做事,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雖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失去了對專業的尊重,企業的效率、員工的積極性明顯會降低好幾個檔次!

所謂老闆對員工的好,不只是開高工資

2.對員工家屬的尊重

業界楷模海底撈有一項規定,有著濃郁的人文關懷,體現了員工家屬的尊重:每個月對一定職位以上的員工和優秀員工發放父母補貼;每年都會撥專項款,用於治療員工家屬的疾病。

之前,部門裡一位老員工因為父親去世,請假辦白事。領導二話不說批了,並且當天帶著我們一起出席了他父親的追悼會,可以說給足了面子。按理說,員工出席領導家屬的喜事、白事的例子有很多,但如上面那位領導這樣做的人,實在太少。

領導員工,講究的是攻心,你對員工及其家屬給足了尊重,那員工一定會更加努力的為你工作的!

所謂老闆對員工的好,不只是開高工資

3.對員工的信任

這個很好理解,有的老闆不會放權,什麼事情都要親自來抓。在這種老闆下面工作,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幾乎全無,如一個木偶一樣,機械性的完成上頭交代的任務,不關心成果,不注重效率。

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說過:費盡心思調動員工積極性,要求員工保持飽滿的激情,恰恰是企業經營缺乏底氣的表現。只有建立理性的文化氛圍,只有大膽地剖析企業的長處短處,只有充分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的企業,才有可能不斷成功,走向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