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Teel's Island, 1954


2015年,我本科升研究生的暑假,来到北京做起了“北漂”。我住在双井的一个地下室里,8人间的上下铺,里面挤着各式各样的人,三教九流。每天早上6点起床,挤地铁,赶班车,下班结束后就窝在那不到两平米的床上,看书、刷剧,保持独处,不希望和周遭的世界有任何的联系。就这么样子,摇摇晃晃、浑浑噩噩的过了两个多月。

所幸还有周末,可以让我短暂抽离。我特别喜欢跑到中国美术馆边上的三联书店里边看书、翻画册,一待就是一整天。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海尔格的肖像


有一次,我拿起了一本安德鲁·怀斯画他邻居海尔格的画册,第一幅,一个中年女性的侧脸素描,大片的留白,似有若无的微笑,粗糙的笔触有一种独特的质感。那一瞬间我有点恍惚,海尔格的素描与我脑海中母亲的模样渐渐重合。我猛然间发现,自己已经离家两个月了。我知道,我想家了。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怀斯给海尔格画的第一幅素描,至今为止仍是我的知乎头像



彼时彼地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其实非常契合怀斯画作给我们带来的感受。1917年,安德鲁·怀斯出生于美国宾州,家里排行老五,是最小的孩子。由于体弱多病,一生未去学校,他从小跟着父亲学画画,31岁因为《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名声大躁,此后画途顺畅,先后被三届美国总统分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金质总统勋章”和“国会金质章”。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Christina's World ,1948


不过说来奇怪,即使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怀斯却一直固守着他脚下的那一方土地,不停的画着周围熟悉的人物和风景,望向远方的少女,平凡的老妇人,被风掀起的窗帘,遒劲苍老的枝干,以及辽阔的天空。他的画作里,极少有那种洋溢着生命气息的感觉出现。相反,他似乎非常喜欢秋天的落叶以及冬日的暖阳。这些往往给人带来一种疏离感。怀斯就像一个旁观者,安静地观察着周遭的变化。这种不偏不倚的恰到好处,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令人神往的力量,不知觉的唤起观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的追忆。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Christina Olson, 1947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Pentecost,1989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Young Bull, 1960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Above the Orchard (First Version), 1957


怀斯说:“人们可以环球旅行,看尽大千世界,却看不见脚下寸土。对我而言,只有我出生的这块土地才能赋予我最强烈的感情。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比我受过更多的教育,而我比他们更钟爱独处。因此,当我发现偏安一隅却能尽得所需,那就没必要再跑往别处去了。”讲的真好,或许这正是怀斯作品的魅力。风景背后所蕴含的记忆与情感,让每一个渴望归家的人,感同身受。


喜欢怀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身处艺术大发展的时代洪流中而能独善其身,像一位苦行的圣徒,一位清心的隐士,独自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念。怀斯所在的时代,艺术中心正从法国逐渐往美国转移。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艺坛霸主的地位,大批大批的艺术家从欧洲来到了美国,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杜尚的现成品艺术,玛格丽特的超现实主义,波洛克的滴画,罗斯科的色域绘画,乃至于后来的波普主义,“艺术”这一个词汇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激进的艺术形式搞得大众头晕目眩,应接不暇。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Spring fed,1968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Teel's Island, 1954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The Sweep, 1967


但是,怀斯却仿佛“逆时代而动”,一生安于乡土生活,实践着从中世纪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始终如一的描绘着熟悉的人物和景致。这样一种态度,在此时此刻的我看来难能可贵,尤其是在这一个冬日的夜晚,俗物缠绕,看着怀斯的画,有如甘冽。

安德鲁·怀斯,挥之不去的乡愁

▲The painter Andrew Wyeth, in 19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