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医疗纠纷?中日医院这样做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医疗纠纷?中日医院这样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9月7日上午在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有关情况。

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孙阳院长,《条例》的颁发和出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作为医院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这种医疗纠纷?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院如何处理这种医疗纠纷的?谢谢。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医疗纠纷?中日医院这样做

非常感谢您关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的条例。

近日,国务院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强调了医疗纠纷的预防,规范了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明确了人民调解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在纠纷预防方面重点指出医院应该强化患者安全管理,加强医患沟通。

中日友好医院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跟媒体的朋友介绍一下。

一、 加强医患沟通,强化患者安全管理,预防医疗纠纷

《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条例》起草的总体思路之一,就是要关口前移,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畅通医患沟通渠道,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

首先,重视医患沟通和病情风险告知。中日友好医院自2014年就开展重大手术知情告知见证工作。在手术前科室通知医务处参加术前谈话,患方相关直系家属到场,共同听取患者病情、替代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风险、术前准备情况以及预案、费用等等情况,加深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参与见证的500余个病例,大多数患者诊疗效果良好,无1例发生医疗纠纷,纠纷防范效果显著。

其次,加强医疗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因此从患者住院开始就需要做跌倒、坠床等风险评估,标注风险级别,做好宣教提醒和防范。

另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等也很重要,高危患者要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围手术期发生肺栓塞、脑梗、心梗等意外事件。另外围手术期也是患者安全容易出问题的高风险环节之一,很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围手术期管理不到位导致。例如在术前手术风险评估方面,很多患者术前存在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是否耐受手术,必要时请专科会诊,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与患者和家属做好充分沟通和风险告知。

为避免差错,严格执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避免发生开错刀、弄错手术部位、纱布等异物遗留体内等差错事件发生。

另外,医务处加强重点指标质控考核,例如18项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低风险死亡、非计划再手术、投诉与纠纷等。

第三,加强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与管理,及时发现隐患,提前介入处理,将医疗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2011年医院建立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医院内部直报系统,整合了医疗、护理、药学、输血、医工、后勤等各类事件,统一上报平台。2017年医院再次完善报告制度及建立新的内部报告系统,年报告数量1000余件。督促整改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与通报,典型案例全院分享,建立持续改进和学习型的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文化,保障患者安全。

第四,注重医疗风险防范和患者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每年对新员工、住院医、进修医、护士、研究生等开展达20余场培训。对部分高风险科室开展一对一精准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和患者安全保障意识。

第五,加强院内急救体系建设,提高突发急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院内患者突发心梗、猝死、过敏性休克等突发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突发急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争取早发现早干预,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向世界先进的医院学习,加强院内急救体系建设,特别是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电监护异常报警及反应能力建设。

二、在医疗纠纷处理方面,依法依规,多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首先,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患者安全工作。我任院长以后,亲自批示投诉、信访案件,每月查看投诉/纠纷记录,将投诉和纠纷纳入考核。医院的医疗委员会要进行医疗纠纷内部讨论、分析、定责。另外,建立法律顾问制度,部分案件律师及时参与医疗纠纷处理,依法依规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其次,建立多元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畅通纠纷处理渠道。除了院内协商、医调委调解、法院诉讼外,另外法院还委托医调委、其他第三方调解机构参与诉前调解,加强诉调衔接。

第三,重视平安医院建设。平时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台账,掌握每件纠纷的处理进展情况,重点案件重点跟进,与患方保持密切沟通,防止发生不稳定事件。加强医院重点区域安防能力建设,门诊护士站及诊室、住院护士站安装一键报警装置,保证保安3分钟之内到场。

第四,严格依法依规处理医疗纠纷,建立公正文化。《条例》对病历书写与管理、临床医疗技术应用、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更加凸显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性。要在医院建立公正文化,对于鲁莽行为、个人严重不负责任等行为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建立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的公正文化,而且强化科主任、医疗组长的管理责任。

最后,重视医疗纠纷问题整改,避免重复发生,做好闭环管理。每件赔偿医疗纠纷都要求科室提交整改措施,并追踪评价整改效果;重大医疗纠纷提交医疗委员会讨论,分析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及责任人,科室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亲自至院长办公会汇报整改情况,医院周例会上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宣教防范纠纷等等。

总之,《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强调了医疗机构在患者安全管理、预防医疗纠纷方面的主体责任,明确了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为医患双方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