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直升机参与应急演练。(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2018年8月10日,中日友好医院与布拉格市急救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捷信金融消费有限公司合作,组织大型卫生应急演练,黄山市人民医院参与此次演练。本次演练也是2022年冬奥会医疗保障培训工作的一部分。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救援人员参与应急演练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捷克医疗急救人员在演练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本次演练科目包含了高级生命支持技术(A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技术(ATLS)等培训内容。结合航空医学专业知识,布拉格市急救中心等9名专家对中日友好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999航空医学救援队、北京120和黄山市人民医院等30余名医疗急救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技能培训。演练采用大型实景模拟演练的方式,充分检验和考察本次培训成果,力争为我方培养更多专业化、规模化的航空医学人才。希望通过中捷两国在卫生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为双方百姓带来更多的益处。

本次演练有四大亮点:

一、模拟伤员规模较大:首次招募100名以上的志愿者,参与扮演伤员,真实模拟大型伤亡事故情景。

二、演练贴近实际:动用专业医护人员及专业设备,均为真实设备,非模拟演练用道具,伤员与救援人员实行双盲分配,医护人员均不能提前知晓患者伤情,做到现场模拟的真实性。所有医疗设备为日常救援中常用型号。

三、多单位配合协同:本次演练由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布拉格市急救中心、黄山市人民医院等单位参加,混编协同作战,能够做到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同时也积极培养其他地区医疗人员掌握急救技能,协助其建立航空医学救援体系,让更多百姓享受航空医学救援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成果。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中国和捷克两国医疗急救人员在演练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四、模拟情景实用:本次演练背景为:“因某大型场馆内突发火情,导致观众无序撤离时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接到报警后,消防、公安、急救均出动人员参加处置,目前火情已被扑灭,场内群众已经撤离,伤者均被救出并临时安置在场馆外安全空旷区域,等待进一步救治。”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全程指挥并主持演练。国家卫健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做总结。演练现场,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市市长Mrs.Adriana Krnacova、捷克共和国卫生部特使Mr.Jan Ruzicka等出席演练并致辞。捷信集团代表Mr.Mikhail Nikitin、Mr.Vit Papousek出席。此外,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北京红十字会等代表也到场观摩演练。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指挥车中,中捷代表全程观摩应急演练。(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本次演练为模拟大型活动医疗急救保障,重点突出快速保障能力,为北京举办大型赛事、活动等提供先期练兵机会,并在演练中不断完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使人民生活和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建立健全国家航空医学救援体系的总体要求,中国和捷克两国于2014年签订了《卫生医疗系统战略伙伴备忘录》。在国家卫健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与布拉格市急救中心、捷信金融消费有限公司签订了《进一步在空中救护服务领域的务实合作项目备忘录》,内容包括训练飞行人员和航空医务人员、培养航空急救师资力量、联合制订航空医学指南等,帮助中日友好医院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为基础,建立中国国内首批国家航空医学救援队。2018年5月31日起,捷克方面采用远程和现场实际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我院及相关医疗机构救援队员进行了培训。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全体救援演练人员接受点评。(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中日医院组织并实施中捷联合空地一体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暨迎冬奥卫生应急演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