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他是開國中將王秉章,在2005年就去世了,但遺體一直冷凍保存到2017年,直到今年5月31日才舉行追悼會,進行遺體安葬,這是為什麼?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王秉章將軍,但並不妨礙他一生傳奇。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王秉璋,1914年生,河南省安陽縣人。1929年秋,年僅15歲的王秉璋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無線電學校。次年4月,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兵敗下野後,其殘部被蔣介石收編。無線電學校被改編為第二十六路軍通信營,後又被改編為學兵連。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1931年初,蔣介石將二十六路軍調往江西“圍剿”紅軍。“九一八”事變後,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二十六路軍官兵北上抗日的請求受到蔣介石的壓制,並且他們在與紅軍的作戰中又遭到慘重失敗,從而引起軍心動搖,這為寧都暴動埋下了伏筆。同年10月,在學兵連擔任副班長的王秉璋被調往第七十四旅旅部任旅長季振同的傳令兵。七十四旅駐紮在寧都縣城,擔任城防。季振同是馮玉祥的心腹將領,在西北軍裡的影響很不一般。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起義之前,季振同與二十六路軍參謀長趙博生、七十三旅旅長董振堂三人常在寧都城外的一個小山頭上密談,王秉璋作為季振同的貼身衛士在山頭上擔任警戒。季振同經常派王秉璋向董振堂傳遞密信。1931年12月14日,趙博生召集二十六路軍的團以上主官舉行宴會,準備逮捕不同意起義的軍官。宴會在城東的耶穌堂舉行,軍官們在樓上赴宴,他們帶來的傳令兵在樓下開席。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席間,王秉璋率領七十四旅的18名傳令兵將樓下吃席的傳令兵統統繳械,整個行動乾淨利落。隨後,王秉璋又帶領傳令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二樓,大喊:“紅軍打來了!”宴會頓時亂作一團。王秉璋等人趁亂保護季振同、趙博生、董振堂和七十四旅的兩名團長離開會場。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七十四旅一團三營營長嚴圖閣率兵如期而至,將其餘軍官全部捆綁起來。季振同、趙博生和董振堂隨即指揮部隊起義。這就是著名的寧都暴動,二十六路軍共有1.7萬人倒戈,參加了紅軍。起義部隊被改編為紅五軍團,季振同任軍團長,董振堂任副軍團長,趙博生任參謀長。王秉璋被提升為軍團部傳令兵班班長。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1932年2月,季振同離職到福建長汀養病,軍團長一職由董振堂代理。王秉璋在起義中的突出表現深受董振堂的賞識,董振堂迅即將其提拔為軍團部通信隊隊長。

王秉璋在紅軍隊伍裡迅速成長,先後任紅一軍團第一師司令部參謀、補充團團長、教導營副營長、紅一軍團司令部軍事教育科代科長、紅一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隨中央紅軍參加了萬里長征。等於說紅一軍團所有機要機密他都知道,可見他很受信任。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在抗日全面爆發後,王秉章擔任了115師作戰科的科長,在許多保存至今的平型關戰役照片中,都有王秉章的身影,於是很多人都覺得他參加過平型關戰役。

不過王秉章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他本人對此做了澄清,因為當時遇到山洪,時間延誤了,戰役時間是9月25,他是在26日才抵達115師的,照片只是後來拍攝的。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王秉章身為115師作戰科的科長,身處機要位置,自然和師長林彪的關係非常好,1938年3月2日,他跟著林彪前往晉綏軍的駐地去開會,林彪被晉綏軍哨兵開槍誤傷,跌下馬時就是王秉章把他抱起施救的。

在此前林彪對王秉章一直是非常器重的,後來林彪從莫斯科養傷回國後,1945年9月,身在冀魯豫軍區的林彪突然被調往東北,當時王秉章是冀魯豫軍區的參謀長。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林彪去東北想帶他一起,可由於他在下面作戰來不及返回,為此林彪在命令緊迫的情況下,還堅持等了他3天,不料他還是沒有及時趕到,最後林彪隻身去了東北。

試想如果王秉章去了東北,他的成就可能會更高,也許當個上將也有可能,也正是因為他和林彪的特殊關係,影響了他,王秉章曾被審查了整整10年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

但王秉章在建國後,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還是得到認可的。1960年,周總理親點他負責導彈的研製工作,在當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就發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