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盛產遊客卻不會玩」,走馬觀花式旅遊,應該被鄙視麼?

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近日有中國媒體刊發《為什麼中國盛產遊客卻最不會玩?》的文章,一經發表便在海內外華人中引發熱議。


“中國盛產遊客卻不會玩”,走馬觀花式旅遊,應該被鄙視麼?


“他們裝備著價值不菲的專業相機,但拍照卻往往比個V手勢就完事,他們報最昂貴的旅遊團,卻在奢侈品商店裡耗費大量的時間,他們7天就遊遍歐洲,只不過落腳的時間還比不過趕各種交通工具。”


“中國盛產遊客卻不會玩”,走馬觀花式旅遊,應該被鄙視麼?


看到這個觀點有點想反駁,但感覺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中國幾千年的仁義道德的中和教育,我們比較和善,對外界的刺激採取中庸之道的處理方法,害怕對自己有不利的影響,在旅行中對未知的探險有保留態度,這就是國外探險家多的緣故。


“中國盛產遊客卻不會玩”,走馬觀花式旅遊,應該被鄙視麼?


當然,旅遊也要講究創新,即用最新的方式方法去體驗旅行感受。像青旅、民宿、旅行體驗師……這些職業,都是從國外傳到中國的。而我們在把別人東西拿來主義對待的時候這些卻成了極其商業的行為,缺少日常百姓都能有的參與感。


“中國盛產遊客卻不會玩”,走馬觀花式旅遊,應該被鄙視麼?


經濟的好轉,但是人們的膽識以及語言的障礙,促使好多人報旅行團,就有了7天遊遍歐洲12國走馬觀花的朦朧意識形態遊,很多人還是抱著“出去看看的心”去玩的,而不是做攻略,查資料。


“中國盛產遊客卻不會玩”,走馬觀花式旅遊,應該被鄙視麼?


怎樣才算會玩,本身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很難有標準答案。有些人把拍照放第一,有些人見到美食走不動路,怎樣的旅行才算玩好,有幾千種答案,人的文化素質不一,認知不同,見解不同,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心思,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