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駁論,我們是否都在逃避自由?

作家保羅·柯艾略在他的小說裡寫過一句話——“很奇怪,我們不屑與他人為伍,卻又害怕自己與眾不同”。這種人性中的矛盾掙扎,也正是弗洛姆在《逃避自由》書中描述、分析的現代社會大眾想要逃避自由、臣服於權威的理由。


自由是駁論,我們是否都在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的書名就引發人的無限思考?逃避自由?人竟然會逃避自由?自由難道不是人們一直所追求的理想狀態嗎?前一段時間在網上很火的關於女性財務自由的幾個階段還引發網友的熱議:

第一階段奶茶自由; 第二階段櫻桃自由;第三階段口紅自由;第四階段酒店自由;第五階段包包自由;第六階段買房自由。

你看,我們這麼努力地工作就是為了實現這些標榜著“自由”的生活階段,然而弗洛姆卻告訴我們,這些不斷奮鬥的過程,看似是在追求自由,實際上只是為了迎合社會的要求,反被社會的條條框框禁錮住。
自由是駁論,我們是否都在逃避自由?

社會的高速發展進程給予了個人物質和精神上的自由,卻讓人失去了歸屬感和安全感,為了克服日益加深的孤獨感和無力感,人的無意識結構會本能地為了追求新的歸屬感而逃避責任,逃避自由。

人們逃避自由,本質上是逃避孤獨;人們臣服權威,本質上是追求安心。很少有一本著作像《逃避自由》這樣透徹分析極權主義機制滋生的原因,深入討論自由的價值、社會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義,以及個體發自內心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