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騰躍佛山腳下——甘河海納長輸皮帶優勢盡顯

石龍騰躍佛山腳下——甘河海納長輸皮帶優勢盡顯

群山萬壑競疊翠,無限美景收望眼。登上海納門旦峽礦山,湟水曲折,山川秀美,其中有一條延綿迴旋的長輸皮帶格外引人注目,它遊走于山巒田野之間,宛若巨龍盤旋,跌宕起伏,氣勢不凡,這就是鹽湖海納公司投資修建的石灰石長距離帶式輸送機系統,也是西北地區率先開工建設並首條建成的長距離帶式輸送系統,寒來暑往,四季更替,或經歷風霜雨雪,或伴隨油菜飄香,皆美不勝收,因而成為甘河工業園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當然,誰若認為這條長輸皮帶僅靠“顏值”悅人,那就大錯特錯了,其不落地、無噪音、零汙染、效益佳的“實力”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石龍騰躍佛山腳下——甘河海納長輸皮帶優勢盡顯

實力一:綠色發展是建設初衷

海納石灰石長距離膠帶機運輸系統,南起門旦峽礦山硐室破碎站下的給料膠帶機系統,北至廠區的廠內堆存系統,總投資17980萬元,建設工期2年,於2010年10月開工建設,2012年10月完建。系統輸送距離全長20.62公里,輸送能力400萬噸/年,額定輸送能力1250t/h,旨在將礦山與廠區之間通過長距離膠帶機系統連接起來,為廠區生產所需的石灰石原料供應提供一條穩定、可靠的連續輸送通道。

該長輸皮帶地處湟中縣,這裡是河湟文化發祥地,是佛教聖地塔爾寺所在地,藏傳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縣轄8鄉10鎮,總人口46.7萬人,有漢、回、藏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2.8%。湟中縣也是青海省農業大縣,河谷縱橫,土壤肥沃,適宜多種作物生長,畜牧業相對發達。全縣森林覆蓋率20.1%。

鑑於如此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性,海納長輸皮帶自建設之初就將“保護生態、綠色發展”定為項目建設必須堅持的首要方針。為解決好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海納公司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臨時防護措施相結合,使環境保護真正做到“三同時”。長輸皮帶永久佔地8.83km

2,水土流失防治責任範圍46.71 km2,海納公司投資254.51萬元進行水土保持,實現擾動土地整治率96.33%,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5.31%,林草植被覆蓋率97.83%,林草植被恢復率69.49%,使水土流失得到及時控制和防治,有力維護了生產建設區與周邊地區的生態平衡,有效促進了區域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本著開發建設與綠色發展並重之目的,長距離膠帶機系統沿線佈置與規劃,充分考慮了地形條件、安裝難易度、檢修維護的可操作性、供電供水佈置、土建工程等諸多因素,主要沿地形平緩的河谷地帶佈置,沿途儘可能避開村鎮、現有建築物、陡山、水域、地質條件惡劣地段,同時儘可能減少佔用耕地,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膠帶機系統採用環保節能、不落地的連續輸送設備,無沿途汙染,設備投資節約,運行費用低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

實力二:安全可靠為設計準則

由於廠區距離礦山較遠、海納長輸皮帶多處需跨越山谷、公路、電線等,在工藝設計方面充分考慮設備先進,佈置合理,滿足安全可靠運行的需要,建設原則突出體現安全性、經濟性、合理性和先進性,將礦山和廠內礦石堆存系統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和有關設計規範、規程、規定,根據實際地形設置大跨度和高支柱的門型支架結構,架空棧橋採用一體式桁架結構,立柱採用混凝土結構。棧橋沿線儘量避開村莊和耕地等人員密集區域,支柱佈置儘量避開河流等危險地段,保證系統安全可靠運行。輸送系統中設有轉運站,驅動站房和變電站,位置儘量靠近公路且在與現有公路的交會點附近,方便安裝運輸和日常維護,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行成本。

長輸皮帶全程配置工業電視頻監控及報警設施,在膠帶機的驅動點、卸料點、張緊塔架、翻帶裝置及沿線轉彎等關鍵部位安裝電視監視系統,保證對關鍵部位和整體運行情況的有效監控,在輸送機尾部礦山控制室及輸送機頭部廠區控制室均可實時監控。控制系統採用環網式控制結構,除按規範設置相應的保護裝置外,重要滾筒點還實行超溫報警檢測。

膠帶機設置雙側檢修走道,鋪設鍍鋅鋼格柵板,所有走道外側設置欄杆;跨越公路、鐵路及過道口段,在膠帶機正下方設置接料板,防止物料、設備零部件墜落傷人;膠帶機側面2km設檢修孔,以方便日常生產時的點檢巡視;膠帶張緊裝置正下方設置護柵,以防非檢修人員進入;斜走道通過鋪設鋼格柵進行防滑,15º以上設成踏步;考慮到防火安全問題,在轉運站房及總降各層設置乾粉滅火器及火災報警系統。

實力三:節能環保係指導思想

節能環保是每個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企業加強自身建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必然要求。為符合環保和節能要求,降低工程造價和後期運營成本,整個石灰石長距離輸送系統的設計以設備的穩定可靠為基礎,同時注重設備的節能降耗,大量採用國內外成熟先進的設計思路,設計手段和設計方法,在節約用地、節約用水、節約材料、節約能源方面狠下功夫、做足文章。系統設計講求以人為本,便於操作管理,環保、美觀,既保證良好經濟效益,又注意提升社會效益。

輸送機系統膠帶機採用的鋼結構架空棧橋, 其架空高度滿足國家規定的限界要求,不影響原有設施的建設和道路通行。在長距離膠帶機頭尾部回程段設置膠帶翻轉裝置,使得膠帶始終是清潔表面與託輥接觸,減少沿途物料灑落,提高了託輥和膠帶壽命。膠帶機全程設彩鋼板防雨罩密封,全程物料無裸露輸送,運行時無粉塵外洩或飛揚,且不受雨水、風、雪等氣候條件影響,保證了膠帶機的正常使用壽命,避免了粉塵和噪聲汙染,同時符合工程美學設計原理,外形美觀且節約投資。為進一步減少粉塵汙染,在各轉運站轉載點均設置乾式除塵器,並配備相應的檢修平臺及爬梯,吸塵罩安裝在皮帶機密閉導料槽適當位置,崗位粉塵濃度≤10mg/m

3,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皮帶輸送系統在正常運行工況時,每小時耗電功率僅780kw,無汙染,耗能低,可大幅度節約能源,並降低廠區生產運行的運營成本。以公路運輸為例,按汽車運輸燃燒1m3柴油排放的主要大氣汙染物總量(氮氧化物8.57kg/m3,二氧化硫10.0kg/m3,煙塵1.80kg/m3)測算,採用長輸皮帶運輸,每年可節約柴油2693.25m3,同時將減少23噸氮氧化物、26.9噸二氧化硫、4.85噸煙塵的排放汙染,因此,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維護環境空氣質量、節能減排方面,皮帶運輸具有公路運輸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實力四:運行高效是終極目標

從運營成本方面分析,根據設計說明書,按照膠帶機系統年運輸400萬噸能力要求,考慮到氣候影響,系統的運營週期為20年、年工作日300天、電價0.36元/度計算,長輸皮帶系統年運營費用(含設備維修保養、折舊、工人工資、電費、管理費等內容)為1432.60萬元,每噸礦石直接運輸成本為3.58元/噸。若採用汽車運輸,按每噸礦石的公路運輸費用0.6元/噸·公里計算,礦山至廠區的公路運輸里程約為30公里,每噸礦石的直接運輸成本為18元/噸,全年的運費為7200萬元。

可見,採用帶式輸送機輸送具有明顯優勢,每噸礦石可節約成本14.42元/噸,按照年運輸能力400萬噸計算,年節約運輸費用5768萬元,經濟效益極為可觀,此中還未考慮汽車運輸帶來的道路修建及維護等問題。

從生產管理方面,將皮帶運輸與車輛運輸進行對比分析,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長輸皮帶系統能夠在線監測運輸狀態,實現了操作和管理的自動化和無人值守,目前管理及操作人員僅有20餘人,而車輛運輸系統所需管理人員、司機等約300人;

——輸送系統設備僅有3臺膠帶機和2臺給料設備,而公路運輸需要車輛約200輛,另需配備足夠的裝車設備;

——輸送系統裝料、卸料、輸送全部自動化程序控制,公路運輸需要人工裝料、運輸、卸車;皮帶輸送設備的維護保養簡單高效,不影響生產,公路運輸需要每天檢查車況,定期大修,且維保期間無法運輸;

——輸送系統全自動無人操作,報警、停機系統覆蓋所有潛在危險源,安全性高,而公路運輸安全性受人為因素或天氣、雨、雪等非人為因素影響,安全性難以保證;

——皮帶系統無沿途灑料汙染,清潔衛生;車輛運輸全程有物料灑落,需要清掃,特別是經過村莊時環保達標投入大,還易造成路面危險源;

——輸送系統不分晝夜、雨雪天,均可正常運轉;公路運輸則夜晚、雨雪天運輸困難,甚至由於道路受損等不可控因素對生產的影響嚴重。

從上述比較分析可見,公路運輸會帶來諸多負面效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長此以往,輕則引發民事糾紛,重則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致使企業形象受損,而採用輸送系統則無此虞堪憂。

自2012年正式投運以來,海納長輸皮帶不拼“顏值”拼“實力”,依靠自身綠色發展、安全可靠、節能環保、運行高效的四大優勢,已然成為企業原料運輸的“生命線”,同時也是甘河園區安全環保、節能減排的“排頭兵”,實現了節能環保和企業發展“雙贏”。

(供稿:姜曉霞)

石龍騰躍佛山腳下——甘河海納長輸皮帶優勢盡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