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 如何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秋冻”的意思是说人们在秋天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春捂秋冻 如何冻

“秋冻”保健的原理

现代一般认为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对低温的适应力。

古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体气机的变化感应天地气机的变化,并与之保持一致。这样,人体就能够健康。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也就是人要和天地万物同步调“沉浮”升降。

秋季天地的气机以“收降”为主,在大自然表现为农作物成熟、植物渐渐叶黄以至于脱落;与春天的“升发”一派欣欣向荣完全相反。人体感应秋季天地气机的变化,身体的气也“收降”,由体表向内收敛,由头面向躯体下部降移。 热胀冷缩,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人体气机的“收降”,自然也就有助于健康。

春捂秋冻 如何冻

如何“冻”?或者“秋冻”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秋冻”并不意味着要挨冻。生活常识秋天气凉需要添加衣服,否则容易感冒,秋天也确实是感冒开始增多的季节。

既然不能挨冻,又要适宜的凉爽刺激,那么谈如何“冻”,不如讨论其反面,保暖。

保暖自然就是身体感受不到冷,但有时候会过暖。秋天保暖,以感受不到明显的凉意,而身体又不汗出为标准。如果汗出,那就表明体表温度过高毛孔开泄,也就意味着阳气不收降反而往外散泄了。这与秋天整个天地的气机相违背,也就“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秋冻”注意事项

1.由于秋季昼夜温差大,早中晚应该适时、及时增减衣物。

2. “秋冻”仅仅限于头面、手,其它部位,如颈项部、腹部和肩膀应该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3. 特殊人群,如心脑血管、哮喘、支气管炎、胃病、老寒腿病人应该特别注意保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