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童的姐姐:还没有得到足够温暖的时候,她就必须学着成熟和坚强

一 她存在感极低地成长到了十七八岁

星星是我的侄女,长得很漂亮,但是看起来不太懂礼貌,在家里从来不跟人打招呼,周围人都说她脾气古怪,甚至说她心理有病。

星星有一个弟弟,叫做月月,长得也很清秀,可是先天视网膜脱落,在最有希望治愈的婴幼儿时期偏偏家里又没钱。他眼睛痒,整天揉啊揉,家里人也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他从略微能感觉到光线到最后彻底失明。

星星和月月有一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乡镇父母。母亲年轻的时候脾气暴躁,从有了月月之后渐渐变得温和,说起话来永远带着笑容,几乎就没生气过。后来,月月到了念书的年纪,他们的母亲亲自带着月月去了成都,读了北边的一所特殊学校。听说那里学费很低,几乎不需要什么费用。

他们的父亲在外面做农民工,辛苦挣钱,前年忽然得了高血压,住了好久的院,那以后便不能再做重活。

盲童的姐姐:还没有得到足够温暖的时候,她就必须学着成熟和坚强

我只在星星刚出生的时候见过她,那时候她在摇篮里呼呼大睡,看起来和所有的婴儿一样静谧安好;再后来就是前两年了,我母亲过生日,他们一家前来赴宴。我看见席间有一个清秀而文静的小姑娘,当时甚至有些惊讶,原来我还有一个这样美的侄女。

但我没有听到她说过话,一次也没有。

倒是月月,我见过他很多次,还曾经带他去过本地的名胜。他眼睛看不见,所以特别喜欢听声音。每次去外婆家,我都会记得帮他带一些有声音的玩具。

月月最近喜欢上了智能手机,因为可以和里面的智能机器人对话。他的普通话因此学得挺好。

去年下半年,我和老公在电影院观看了《奇迹男孩》。看见里面对小男孩姐姐的描绘,我忽然想到了月月的姐姐星星。

月月喜欢声音,月月喜欢吃辣的,月月小时候老被周围的孩子欺负,月月有点害羞,月月被表姐教得很好,会主动和周围的人聊天……

可是星星呢?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来没想过星星,直到看见这部电影。

回到家里,我问妈妈:“星星是不是很内向。”

妈妈说:“是啊,你外婆家那边的人都在说,星星现在脾气很古怪,从来不跟长辈说话,非常内向。”

我又问:“表姐和表姐夫是不是从小有点忽略她?”

妈妈说:“有什么办法,家里那么困难,又有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弟弟,整个家庭的能量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最近这些年你表姐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努力弥补了。不过毕竟星星长大了,恐怕效果也很有限。”

星星今年十八岁,高三毕业。

可能一切已经太晚了,我暗暗叹息。

当家里有了一个残障的孩子之后,全家人难免为此操心:这孩子该怎么办,将来的路会不会特别困难,他还能接受教育吗,能养活自己吗,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吗,他将如何面对来自陌生人的无意或者恶意冒犯?

…… ……

于是,另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就会无意间被大家忽略。她的兴趣爱好,情感心理都不再重要。毕竟她还活着,全须全尾地活着。她听到的最多的话大概是:“你弟弟眼睛看不见,你要多照顾他。”

她必须在还没有得到足够温暖的时候,就学着成熟和坚强。不管从发展心理学来说,她应该得到何种关心和爱护。

这并不能怪表姐和表姐夫,也不能怪周围的任何人。因为甚至连我这个专门从事教育的人,也是在去年看了电影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而这时候,星星已经高中三年级了。

她存在感极低地成长到了十七八岁。

二、星星这妹子,就是古怪得很

前几天,表姐忽然给我发微信:“青青,我想麻烦你帮星星填一下志愿。”

我说:“好,星星考了多少分呀?”

表姐说了一个分数,比二本线高十多分。

我回复:“恭喜呀!星星上本科了!”

这个分数,对于一个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乡镇上长大,又几乎没有得到过长辈关爱的女孩子来说,真的很难得。

在她所就读的学校,必须是年级前五十名才能保证稳上本科。而像她这样长得很美的小姑娘,多半从初中开始就不断谈恋爱,高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但她偏偏没有。

我答应了表姐的请求,心里甚至有点期盼早点见到星星。我不知道我想要弥补什么。

昨天下午,表姐一行人敲开了我家的门,除了星星之外,意料之中地还带着月月。意料之外地是还有我的另一个表妹也跟着来了。

大家一起走进来,星星走在最后,面无表情,也不叫人。

表姐抱歉地说:“星星这妹子,就是古怪得很,家里所有人都说她。”

妈妈说:“现在的小孩子都比较害羞,不喜欢跟长辈打招呼,没什么。”

大家就热热闹闹地笑了笑,冲淡了尴尬的氛围。

我问星星:“星星,你们学校发的高考指南之类的资料带来了吗?”

星星没回答我,只是慢吞吞地从包里拿出好几本厚厚的资料放在我面前,仍然是双唇紧闭,面无表情。

表姐赶紧说:“学校老师说可以几个人合订,但是星星嫌麻烦,所以就自己一个人买了。”

星星依然没搭话,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在那里玩手机。

不拒绝,也不主动,臭着脸,没有任何主流交流的意愿。尽管她面对的是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高考志愿填报。

除开老师这个身份,我其实只是个普通人,甚至是个情商水平比一般普通人还略低的人。遇见这样一个眼角眉梢都写着抗拒的人我的内心其实是很有压力的。我对她唯一的了解就是她的家庭背景,除此之外就是我自己半吊子的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了。

我说:“星星,你一定要明白,今天你的选择对你的将来非常重要,你不能指望我,也不能指望你的家人。我们会尽力帮助你提供方法和信息,但是决定要你自己做。你以后人生中多半的幸福和痛苦,不能源于十七八岁的时候一个除了血缘什么都不熟悉的人随随便便的几句话。你要努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表姐说:“星星爸爸说,不用管那么多,你是老师,你说了算。你直接帮她填好就行了。”

表妹在一边说:“星星,你听到没有。决定要自己做。你自己要想好,选什么专业走什么路,以后不要后悔了又来怨恨长辈。”

听到表姐和表妹的话,星星的脸更臭了,她说:“随便。”

然后继续玩手机。

我说:“星星,如果你觉得家里人太多不方便交流,我们两个单独找个水吧或者咖啡厅聊一聊好不好?”

星星还是头也不抬,盯着手机,过了几秒钟才冷冷地回答:“随便。”

表妹说:“看,还在随便。等你以后找工作艰难了,才知道什么叫后悔。”

我说:“话不能这么说。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那么重,家长和老师也只知道关注学习,没有引导他们去发现过外面的世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路可以走,怎么可能坐在这里不动就可以做决定?我看这样吧,马上要吃饭了,星星边吃饭边慢慢考虑一下,等一下你再翻一下你的高考志愿填报资料,看看里面有什么专业、大学和城市是你感兴趣的,然后你问问我,我尽可能帮你解释一下。”

说这些的时候,我主动坐到了她的身边。也许因为我是个大着肚子的孕妇,有所谓母性的光辉,又始终对她态度很和气,所以慢慢地她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虽然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好歹是放下了手机,坐直了身子听我说话。

三、我多么心疼她,尤其是,此刻我也即将成为一个母亲

吃饭的时候,我特意点了一份外卖泡椒兔。主要是想着他们家平时手头紧,应该不太舍得吃外面的东西。她的弟弟月月吃得非常高兴,连饭都不吃了,一个劲儿吃菜。而她则相对比较谨慎,只吃自己面前的东西。而且非常斯文。

看得出来,她并没有真正卸下心防。

我也不缠着她说话,只是跟表姐和表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就好像她不存在一样。

我说星星既然不喜欢当老师和做医生,你们也不要勉强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路嘛。

我说不过星星现在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少,她可能最熟悉的就是老师和医生了,所以才深知这两个行业的缺点,而其他很多行业其实也有无奈的地方。比如说程序员、投资经理、营销人员、演艺明星……

我说前两年有个程序员坐在马桶上和自己的妈妈说好累好累,然后就去世了。

我说人生很多时候不能两全,想要幸福安稳的生活,可能就要牺牲事业前途;想要事业前途,可能就无法照顾到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一方面希望孩子过幸福的生活于是一个劲儿挣钱,可是另一方面却没办法照顾到孩子的情绪,所以当爸爸妈妈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我说很多女孩子最终都会拥有自己的爱人和子女,星星也会……

星星笑了,她说:“我才没想那么多。”

我在饭桌上唠唠叨叨,举了那么多课堂上老师不会给她举的例子(很多都是知乎上的),说了很多也许她此前从来没听过的道理,尽力让自己的语气不会让她感觉到冒犯……终于看到了认识她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是属于年轻女孩子的,青春洋溢的,骄傲的,自我的笑容。

如果你们不是老师或者家长,想必不会了解我此刻的心情。

我多么心疼她,尤其是,此刻我也即将成为一个母亲。

而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藏好这种感情,我知道,对于一个习惯了对家人封闭内心的孩子来说,突如其来的热忱和关心引起的也许不会是感动,而是警惕。

这是一种唐突。

我也笑着说:“当然啦,你们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没想那么多也很正常。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总觉得能让我心动的男生恐怕根本就没生出来。不过不管将来的生活怎样,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幸福的。”

表姐和表妹偶尔插几句嘴,妈妈也会活跃一下气氛,我趁热打铁,和星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当然,主要是我说,她偶尔接点话。但是看得出来,她听得很认真。

我继续说,说我们这样的家庭,注定长辈是帮不了什么忙的。他们让我们健康成长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自己做决定,而且必须明白,我们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一定会经历艰难和坎坷,我们没有一帆风顺的路。

我告诉她,我大学毕业之后去了云南,在那边其实发展得很好,如果没有辞职离开的话,现在没准儿也是学校里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层干部了。但是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现在离家这么远,我爸爸又病了这么多年,如果万一有个好歹,我可能连送终都来不及。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所以最终还是回到了四川。去年爸爸去世,我虽然悲痛,却没有太多的沮丧。因为我和爸爸彼此都付出了很多的爱,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可以证明,我们之间的温暖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只要我还好好活着,它就不会消失。

我又说,当然,这样一来,我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可是我现在依然过得很好啊。人生是有取舍的,尤其是星星你和我这样的出身,能够走到今天,必然是一边丢弃,一边珍惜。

我的表姐、星星的妈妈在一旁说:“是啊,我这些年在成都照顾月月,和星星的隔膜也越来越深了。”

星星什么都没说,只是继续吃饭。但是在听到一些话的时候,她会跟着轻轻点头。

外婆那边的亲戚说话向来很夸张,我以前听到他们说:“星星这姑娘,心理有毛病,见人从来不打招呼,跟谁都冷冷的,真是古怪!”

听得多了,她的爸爸妈妈也将信将疑,平时偶尔谈到自己的女儿,都会说:“星星妹子脾气特别怪。不喜欢出门,也不跟人说话。”

这次来我家,我也听到表妹等人对她类似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让星星这样的姑娘意识到,她跟周围的人是无法沟通的。她不可能被人打压几次就因为羞愧而改变。

她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方式。

我平日里是个急性子的人,但是在教育工作上却比大多数人要耐心一点。我不太懂得如何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小细节就把人感动,我倾向于慢慢地交流,先卸下对方的心防,给对方了解我的机会。由对方来决定,要不要信任我。

从星星的态度变化来说,我知道,这一次我成功了。

表姐一边吃饭一边感慨说:“唉,小青读的书多,懂得多。我们这些读书少,什么也不懂,也帮不了星星的忙。”

我说:“星星其实很优秀了,家里面爸爸妈妈都很不容易,大家都忙着照顾弟弟,她自己却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我的班上也有星星这样的同学,如果星星在我的班上念书,她就是我最喜欢的那类学生。”

说这话的时候,我看了看星星。她对着我笑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看起来温婉又亲切。倒让我有些羞涩起来。

其实我也很少说这么直白肉麻的话,虽然是真心话。

四、离开的时候,她微笑着主动跟我家的人道了别

吃完饭,老公和妈妈负责收拾碗筷,我坐在椅子上歇气。星星站了起来,回到刚刚进屋时的那个位置,拿起了一本厚厚的志愿填报书,长出一口气,说:“哎呀,这本书直到现在我还没怎么看过呢。”

这个时候,她说话的语气神态,和一般的少男少女一样,带着阳光、青春和轻松,再也没有了刚进来时的那种抗拒感。

我说:“来吧,要不我们一起选,看看你的分数能去什么城市什么大学。”

经过前面几个小时各种方式的聊天,她这次很爽快地就拿起书走到我的身边,我们一边翻书研究,一边低声交流。有时候我找不到某一个学校在哪一页了,她会赶紧也跟着一起找,找到了就低声提醒我。

我一边和她一起研究志愿,一边悄悄观察她。这时候的她,和我班上的那些孩子们真的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还比其中大多数看起来都要懂事和优秀。

星星的弟弟月月在一旁玩儿我的iPad。他眼睛看不见,我帮他开启了语音模式。结果这下子可热闹了,他把声音开到了最大,一边哈哈笑一边和siri对话,我们的思路时不时被他打断。表姐招呼了他好几次,每次被招呼,他就把声音调小,过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把声音放大了。

有声音使他快乐。

我开玩笑说:“月月现在很不乖啊。”

星星说:“月月小时候还是很乖的,越长大越不乖了。”

话语里有着嗔怪,也有着对弟弟的爱。

星星其实是一个很懂事的小姑娘,但人的成长是自有其规律的。她懂事是事实,但从小被忽略也是事实。也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种复杂的情境给她成长带来的影响。

我担心这些影响会让她对幸福生活失去兴趣,所以才一再地通过各种聊天方式去观察她。

还好,她悄悄地长大了,长得很好。

我继续翻着星星的志愿资料书,星星也在旁边帮忙。过了片刻,她一边看着书,一边拿了茶几上的葡萄下意识地吃了起来。

她只是无意的,但是我却很开心:当一个人开始主动吃某个场所的东西时,说明她的内心已经彻底接受了这里。

后来,妈妈说,她当时也注意到了,也觉得很开心。

我没有跟表姐交流,不过我想,连我们旁人都注意到的事情,她肯定也注意到了。

这对于为人父母的人来说,真是历史性的时刻。

据说,以前每次星星去亲戚家,从来是一言不发,随便吃两口东西,就沉默着等家里人社交完毕,然后直接回家。就连去自己亲舅舅家也是如此。

而我只能算是她的一个相对远房的亲戚。

志愿选择完毕已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也有些腰酸背疼。于是大家又坐在一起,聊天解乏。

这一次,星星没有玩手机。她坐在椅子上听我们聊,偶尔聊到有趣的事情她就面露笑容,只是从来不发出笑声。但看得出来,她很开心。

她开心,我们大家都开心。

最后离开的时候,她微笑着主动跟我和我家的人道了别。

我妈妈说:“星星,你以后有空就来玩吧。”

星星点点头。

但是我知道,星星这样性格的姑娘,以后来玩的可能性很低。她已经习惯和人保持距离了。我今天能赠予她一点善意,让她长存心间,我已经满足了。我想,她大概也满足了。

六、学会理解和治愈,需要一段漫长的旅程

晚上,妈妈忽然说:“今天下午星星妈妈离开的时候,塞给我几百块钱,说是感谢费。”

我赶紧说:“这钱可不能收。”

妈妈说:“我怎么可能收。可能她平时经常听说外面补习学校的老师收几百块一个小时。看见你这么认真帮她女儿填志愿,所以觉得应该给一些钱吧。”

我脑海中想象不出来那个画面。小时候,表姐是一个很特别的姑娘。她个性很强,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怕她,我也怕她。那时候她喜欢倚着门吃花椒,就像一般的姑娘倚着门嗑瓜子儿一样。

她要强的个性帮助她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个坎儿:月月的出生。我那时候还很狭隘,对人性没什么信心,尤其是对贫寒人家的人性。因为从小到大,我见过太过家贫万事哀的例子。我一直担心她会把月月丢掉或者马马虎虎养大。

但是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因为月月眼睛看不见而轻视这个孩子。作为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村妇女,她先是带着自己的月月辗转求医,后来又省吃俭用,带着月月去了成都读特殊学校。当生活中很多残障孩子因为无人照料而渐渐变得孤僻和自闭的时候,月月却健康地成长了起来,而且性格非常开朗,比他的姐姐要开朗很多。

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已经竭尽全力了。星星的性格变化虽然也是这个家庭环境造成的,但真的不能怪她。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我们只想揪出一个反面角色来大加鞭挞发些怨气的话,我们永远都是有办法的。但要学会理解和治愈,却需要一段漫长的旅程。

在我的教书生涯中,不止一次遇到过星星一样需要关怀的孩子,我尽力地帮助他们,然后又为他们自身的坚强与坚韧而感动。

他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我的心意,但是他们活得很好,我也会一次又一次变得强大,变得更接近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