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擴招後的研究生「掉價」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重慶地區不少高校陸續發佈了《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規模基本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重慶郵電大學2019年計劃招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共1500名,比2018年增加了100名;重慶理工大學2019年計劃招錄各類研究生1309名,與2018年招錄的858名研究生相比,增幅超過50%;重慶工商大學2019年計劃招錄各類研究生約1000人(含推免生),該校2018年擬招錄各類研究生670人左右,增幅約50%。實際上在不久前舉行的2018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該校只有525名碩士研究生參加。這樣看重慶工商大學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數幾乎翻了一番。

大規模擴招後的研究生“掉價”了嗎?

不僅是重慶,研究生擴招是全國高校的普遍做法。公開數據顯示,200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僅九萬左右。2017年,各類研究生錄取人數突破八十萬。十幾年時間,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了近十倍。未來幾年,研究生招生規模會繼續擴大。“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千人註冊研究生數達到兩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規模結構更加合理,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到2020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滿足需求、立足國內、各方資源充分參與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建成亞太區域研究生教育中心。

在學研究生數量達到290萬人,意味著每年招錄研究生數量接近百萬。而且這個目標在近兩年就要實現。所以研究生招生規模大幅度增加在所難免。有人說2019年各類研究生招生規模(含博士研究生以及各類推免生)將會達到90萬,筆者認為90萬的數據還算保守的。

大規模擴招後的研究生“掉價”了嗎?

與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相對應的是,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增幅也在“一路狂飆”。2000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人數不足四十萬,2018年已經接近二百四十萬。數量眾多的研究生湧入社會,讓很多招聘單位了有了充分的選擇餘地。一些原來本科生都不太願意從事的崗位,現在卻可以用研究生來替代。部分招聘單位提高了招錄標準:新錄員工最低學歷從本科提升到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數量大幅度增加,他們的能力水平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人們一般認為研究生是具有很強科研能力的高學歷人才,不過由於部分招生單位科研基礎薄弱或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缺陷,導致部分研究生經過三年學習,並未達到預期學習效果。也有一些大學生本身就是抱著“混文憑”的心態去考研,或是為了逃避就業去考研,對科研沒有太大興趣,自然不會刻苦鑽研學識。鑑於種種主客觀因素,人們有一種感覺:研究生整體水平並沒有隨規模的增加而提高。甚至有人認為,研究生大量擴招後,越來越“不值錢”了。果真如此?

大規模擴招後的研究生“掉價”了嗎?

首先,相比較而言,研究生規模真的不算大。每年的各類研究生招生總量不足高校招生人數的十分之一,而全國範圍內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口只佔全國總人口的0.5%。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研究生都屬於“稀缺群體”。

其次,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在穩步提升,且明顯優於本科生。數據顯示,碩士研究生平均起薪為六千元左右,本科畢業生平均起薪約為四千三百元。事業發展上,研究生成長的機會比本科生更多,更容易被重用。

可以看出,大規模擴招後的研究生並沒有“掉價”,他們依然是這個社會“最值錢”的群體。

社會發展需要大量高層次人才,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正是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學歷人才進入到各行各業,對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大規模擴招後的研究生“掉價”了嗎?

不過,如果讀研真的只是為了“混個文憑”,為將來就業添一份“光彩”,確實是拉低了研究生的層次。為更好的生活去讀研本無可厚非,但不應把格局降到只為了生活。經過研究生幾年的認真學習,眼界會開闊、分析問題會更理性,也會有廣泛的朋友圈。這時候,好工作、高收入,以及別人的尊重和敬佩,會更容易得到。

踏入研究生大門,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在讀研期間,是學有所成,還是荒廢,全看個人的毅力、決心和信念。若幾年研究生讀下來,只有一張漂亮的畢業證,卻“肚中無物”,真的就成為了人們口中所說的“徒有虛名”,掉價是必然。總之一句話“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