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霞:紮根鄉土獻青春 十年基層繪「彩霞」

张贵霞:扎根乡土献青春 十年基层绘“彩霞”

張貴霞在走訪群眾家中

大眾網記者 林鵬 尤喬 見習記者 梁勇超 王震坤

一晃,張貴霞在莒南縣文疃鎮工作10年了。十年時間,眼角的皺紋在增多,胸中的底氣卻越來越足。張貴霞常說,基層工作雖紛繁複雜、千頭萬緒,卻最能磨礪意志,讓人快速成長,使自己越來越從容。

十年樹木。通訊員、鎮團委書記、婦聯主席、紀檢幹事、黨委秘書、管理區書記……2016年12月至今,擔任鎮黨委統戰委員。多崗位的歷練,彷彿一道道年輪,記錄著張貴霞成長的印記。

紮根鄉鎮十年間,張貴霞在基層綻放出了最美的"彩霞"。

優秀的基層通訊員 七年間在媒體發稿千餘篇

2008年7月,張貴霞大學畢業。這年8月,張貴霞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到莒南縣文疃鎮,成為一名基層公務員。

"公務員成績這麼好,寫稿子肯定也是個好手!"來到鎮裡後,領導找到張貴霞,鎮裡外宣方面的人手相對稀缺,希望張貴霞將通訊員的工作承擔起來。平時就愛好寫作的張貴霞,愉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张贵霞:扎根乡土献青春 十年基层绘“彩霞”

張貴霞(左)與老人交流

領導的確慧眼識珠。張貴霞的父親雖然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卻愛看新聞聯播,還經常讀報。耳濡目染之下,使張貴霞從小就培養起了對新聞的濃厚興趣。求學路上,張貴霞也不斷嘗試寫文章。大學時,張貴霞的文章《我為妹妹驕傲》在中央級媒體刊發,更增添了寫文章的信心。

儘管有著一定的文字功底,可張貴霞最初接手宣傳工作時"不知如何下手",經歷了一陣發稿"空檔期"。理順思路過後,張貴霞主動向周圍"文字高手"求教。當時,有位秘書寫作水平很高,他將自己的筆記拿給張貴霞看,手把手教張貴霞。有了"高人"指點,再加上個人努力,她的業務能力進步飛快,投稿見報率也逐漸頻繁起來,自己也逐漸從寫稿子中找到了成就感。

文疃鎮在兩辦(縣委辦和縣府辦)發表的工作信息逐漸多了起來。"最初在報紙發表豆腐塊篇幅的稿件,就興奮不已。到後來,一年在市級以上見報稿件就達到48篇之多。"工作第二年,張貴霞就迎來了創作的高峰期。

從事通訊員工作七年間,張貴霞幾乎每天都對外投稿,先後在各類媒體發稿1000餘篇,創造了一個小小的"神話"。文疃鎮宣傳考核名次在全縣也一直名列前茅。張貴霞笑言,如果一天不寫稿件,總感覺對不起自己的工作。

隨著文疃鎮新聞宣傳工作開展地有聲有色,張貴霞逐步在通訊員圈子小有名氣。一位領導來到文疃鎮,指名道姓"要看看這位經常發表文章的高手"。還有一次,張貴霞外出,遇到縣直單位一名從事新聞宣傳的工作人員。"你們那裡有個叫張貴霞的,寫稿子很好,你認識嗎?"得知張貴霞來自文疃鎮,對方打開了話匣子。"我就是啊!"聽聞此言,對方肅然起敬。

結婚四年兩地工作 小兩口每週見兩天

工作上努力的張貴霞,對待感情非常執著。張貴霞和丈夫張建房是大學同學。在"大學畢業即分手"現象普遍存在的當今社會,他們卻選擇了堅守。畢業之後,張貴霞回到本地文疃鎮工作,丈夫則由於不是本地人只能考到家鄉濟寧嘉祥縣,當了一名中學老師。從那時起,小兩口就開始了長達4年的"聚少離多"期。

每週五下午,丈夫從嘉祥回到莒南,週末晚上匆忙往學校趕。對於他倆而言,"離別的車站"每週都在不停的上演。每年的正月十五,本是團圓日,對他倆而言卻是個離別日,因為正月十六往往是開學的日子。"那幾年,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經常不做飯,絲毫沒有過日子該有的樣子。"張貴霞坦言,作為女性,心中承擔了無數的心酸和委屈。有一次,挺著大肚子的張貴霞在家不慎摔倒。想到無人噓寒問暖,坐在地上抱著雙腿哭了起來,直到眼淚哭幹才又獨自爬起來。

4年的來回奔波之路,丈夫也歷盡波折。每次回濟寧,他總是隨身攜帶一份報紙。"這份報紙,閱讀是次要的,主要還是坐在地上墊著用。"張貴霞告訴大眾網記者,從莒南去濟寧的火車,一般是晚上八點十幾分發車,到達濟寧晚上十一點多。而前往嘉祥縣的火車,需要等到早上四點多才能發車。五個多小時無處睡覺,丈夫張建房就把隨身攜帶的那份報紙墊在地上,在火車站候車室休息。第二天一早,一身疲態的張建房再急忙趕到學校,調整好狀態,陪著學生上早自習。

2011年,家裡大娃出生時,因為一次道路事故,張建房差點沒能陪產。"當時大巴車出現故障,等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重新打火。此時已經下午五點,如果不能及時趕到臨沂汽車站,當晚肯定不能趕回家。"他當機立斷直接跳下大巴車,在路邊攔了輛拖拉機,把他載到車站,最終才趕上了臨沂回莒南的汽車。到家時,已經晚上七點。回憶起那段往事,張建房仍唸叨"非常焦急",因為妻子羊水已破、開始見紅。第二天早上,孩子順利出生。此時,初為人父的張建房,看著可愛的小生命,滿身的倦意一掃而光。

2013年,張建房考迴文疃鎮,成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婚後兩地分離四年的小兩口,終於結束了聚少離多的日子。因為長期坐車,售票員都對張建房已經很熟悉。"你們鎮裡有個青年經常坐我們這班車,到黨委門口下車,不知道為啥現在不坐了。"有次外出,得知張貴霞在黨委工作,售票員隨口問了句。"那是俺對象,現在考到這邊來當老師了!""哦哦,難怪哩!"

每每憶起這類"趣事",張貴霞心中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女漢子不顧家 丈夫罕見地兩次發火

張建房考到文疃鎮後,夫妻倆卻依舊忙碌,孩子基本上由老人帶。"當班主任既要陪學生英語早讀,還要上晚自習,平時也需要坐班。"張貴霞說,直到去年10月,丈夫好不容易辭掉班主任,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時間才變得相對充裕些。

張貴霞則"工作家庭兩頭顧"。"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回家不僅要陪大寶寫作業,還要照顧二寶。累極了的張貴霞,有時會向丈夫撒氣。但是丈夫體諒妻子的辛苦,總是讓著張貴霞。

然而,今年抗颱風期間,丈夫卻罕見地"發火了"。

张贵霞:扎根乡土献青春 十年基层绘“彩霞”

破壞力極強的颱風,將路邊楊樹吹斷

7月23日,今年第10號颱風"安比"從沿海一帶登陸山東,莒南縣文疃鎮受其影響較大,災情相對嚴重。全鎮有大小汪塘以及水庫200多座,防汛工作尤為艱鉅。為了能及時瞭解位於本工作區內全鎮第二大水庫--畏溝水庫的安全度汛情況,保護下游2981口人民群眾的安全,張貴霞冒雨獨自驅車前往水庫現場查看險情。

由於雨勢太大、汽車發動機進水,又掉進了路邊的大坑裡,張貴霞的車子徹底"罷工"。張貴霞卻顧不得心疼,想辦法找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水庫險情。站在水庫大壩一側,風聲呼嘯,颱風似乎隨時將人捲入壩下。率先趕到現場的臨近村村幹部看到張貴霞非常心疼,紛紛勸張貴霞回到車上,張貴霞則擺擺手:災情要緊。

颱風漸止,大雨停息,危險解除。此時,張貴霞感覺雙腳疼痛難忍,才發現腳已磨破。那輛"罷工"的車,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開車怎麼這麼不愛惜?"看著已經報廢的車,丈夫終於忍不住發火了。可張貴霞卻絲毫不惱,在她眼裡,下游的群眾安全就安心了。

頻繁的颱風襲擊,讓文疃鎮應接不暇。颱風"安比"剛過去不到一個月,8月18日夜間,颱風"溫比亞"開始進入山東,文疃鎮再次面對險情。19日夜間,文疃鎮1小時內降雨達104毫米,鎮黨委大院水深接近半米。張貴霞當天由於家裡有事請了假,可聽說晚上可能有暴雨需要值班,當天下午她就從臨沂驅車近200里路趕回單位,回到鎮上隨時等待命令。

夜裡11時,張貴霞在大雨肆虐時前往一線參與救災,瞭解本工作區的受災情況,確保上級調度時能準確把握災情。等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回家時,兒子嘶啞的哭喊聲遠遠傳來。她抱過已哭的渾身無力的兒子餵奶。此時,由於長時間沒有餵奶,胸部漲的刺痛。兒子的整個身體由於長時間哭,已經很軟沒了力氣。

一向支持妻子工作的丈夫,又一次發了火。原來,由於下雨打雷,家中停電,晚上兒子又不找別人,被雷驚醒的兒子在黑暗中找不到媽媽,哭了兩個多小時,忙於災情的張貴霞,沒有接聽丈夫的電話。一直理解和支持張貴霞工作的丈夫心疼孩子,埋怨張貴霞"不顧家"。張貴霞卻說,只要鎮上沒有險情,群眾安全,小家苦點她也值了。

"張貴霞們"的堅守和努力 撐起了基層發展的希望

在同事魏茂偉眼裡,張貴霞既是一名雷厲風行的女漢子,一絲不苟;也是一位可親的大姐,工作中願意和新人分享工作經驗,充分發揮了"老帶新"的作用。對這位可親的大姐,同事多年的魏茂偉打心眼裡敬重。

身為鎮黨委秘書的魏茂偉說,每當單位有情況聯繫張貴霞,張貴霞總是第一時間回覆。安排工作也雷厲風行,從不拖沓、精益求精。"我自己寫稿子,改個兩三遍就覺得差不多了,而張貴霞則要改動五六遍。"張貴霞的認真勁頭為老同事稱道,"很多人看來很普通的事,在張貴霞那裡卻實現了規範化和標準化。"

魏茂偉至今記得,張貴霞生大寶時,懷孕堅持到臨盆之前的當天下午才請產假。生二寶時,甚至還沒來得及請假,孩子就出生了。"按照規定,哺乳期的女同志可以提前下班一小時。但是這一'特權'張貴霞卻從未使用,每天抱著孩子上下班。"對於張貴霞的敬業,魏茂偉直豎大拇指,"懷孕時候甚至還扛著相機,挺著大肚子下去拍攝。"

對於新來的同事,張貴霞充分發揮"老帶新"作用,工作上"不吝賜教"。魏茂偉來到文疃鎮黨委之後,經常向張貴霞討教寫稿技巧。魏茂偉說,在文字材料工作方面,張貴霞對他有著重要的啟蒙作用。"張貴霞敬業認真,富有奉獻精神,感染著我們,激勵我們不斷努力向前。"魏茂偉說。

"像張貴霞這樣工作'拼命'的女同志,在我們基層有很多。在基層,工作起來就沒有男女之分了。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工作狀態都是一樣!"看著身邊女同志表現出來的精氣神,文疃鎮黨委書記李冬既欣慰又佩服,越來越多的"張貴霞們",撐起了基層工作的一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