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

在上博诸展馆中,

最爱的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青铜器从功能上大约可以分为食、酒、水、乐、兵等几大类,

所以青铜器的命名一种从其功用包括形状命名,

其中食器有鼎、鬲(lì)、甗(yǎn)、簋(guǐ)、簠(fǔ)、盨(xǔ)、敦、豆等;

酒器有爵、角、斝(jiǎ)、觚(gū)、觯(zhì)、兕觥(sì gong)、尊、卣(yǒu)、盉(hé)、方彝、勺等;

水器包括:罍(léi)、壶、盘、匜(yí)、瓿(bù)、盂等;

乐器有:编铙(náo)、编钟、编镈(bó);

兵器则有刀、剑、戟、钺(yuè)等等。

青铜器还可以主人名字命名,

如上海和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大克鼎,

就是以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 兵器十字纹方钺(yuè),进到青铜器馆第一眼就是它。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 一九七五年出土的青铜器中用绿松石镶嵌的两圈各13个“十”字形纹,

通过X光照射看出,

与上博青铜器馆中的兵器十字纹方钺(yuè)上的纹饰完全相同。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6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的甲簋(guǐ),一种盛放饭食的器皿。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7 (父义)觥(gong),商代晚期的一种酒器。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8 馆内最漂亮的一件青铜器:商代方罍(léi),一款大型盛酒器,

“厚重的形态,雄奇瑰丽的纹饰”;

“器的四角和每面中线处设宽厚的棱脊,

肩部置兽首耳,腹部正面下方置一兽首鋬。

颈部装饰有凤鸟纹,肩部饰以龙纹,中间置一突出的兽面纹。

腹部纹饰分为三段,上部为凤鸟纹,中间是双角高耸、獠牙突出的兽面纹,下端同为兽面纹。

圈足饰凤鸟纹。”

这件青铜器是商代青铜器中的杰作,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铸造工艺水平。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9 图8 从该方罍(léi)顶部看到的铭文。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0 馆内另一件了不起的器物:商代晚期的凤纹卣(yǒu)。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1 凤纹卣(yǒu)的细节。

这件卣的纹饰特别精美,盖和腹部的回顾式大凤纹羽冠逶迤交缠,华美异常。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2 方彝,纹理精细,刚毅中尽显秀美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3 造型各异、精美无比的卣(yǒu)。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4 乳钉雷纹瓿(bù),也是商代晚期的,可用于盛酒、盛水或盛酱。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5 西周的德鼎。鼎是古代烹煮的器物,形体较大。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6 德鼎铭文,这种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7 商代晚期(亚酗)铙(náo),打击乐器,多枚组成一套称为编铙。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8 西周早期的甗(yǎn),

一种蒸食用具,

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笼屉,称甑(zèng);下部为锅,称鬲(lì),用于煮水。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19 也是一种钺,因为上面刻着象首,称为象首兽纹钺。

但端详很久,未认出象的头来。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0 上海和博物馆镇馆之宝(一):大克鼎。

这只大克鼎高93公分,重200多公斤。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1 大克鼎内部铭文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2 大克鼎铭文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3 博物馆内镇馆之宝(二):子仲姜盘。

这是一件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是大师为其夫人子仲姜作此祈福之盘 。

所以这只青铜器是以主人子仲姜名字命名的。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4 鱼龙纹盘。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5 龙纹 匜(yí)。用来洗手之用。

这个物件一般与23/24中的盘配合起来,

为客人洗手之用。

看得出我比较喜欢造型奇异的物件。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6 乐器:铙。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7 鼎(绞龙垂鳞纹,春秋晚期)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8 上面那只鼎的腿。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29 上面那只鼎身上的绞龙。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0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1 丑萌丑萌的兽形盉(战国早期)。

盉是古代用来盛酒 器具,用水调和酒的浓淡。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2 上博镇馆之宝(三):牺尊。

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

牛背上的三个空穴原来应该有盖,但已经缺失,牛尾也没有了,只留下一个不规则的窟窿。

从其特殊的结构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温酒器:

牛背上的锅形其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装于牛腹用来温酒。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3 牺尊身上的小动物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4 牺尊上的小动物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5 壶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6 上壶身上的纹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7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8 莲瓣盖龙纹壶,据说上海威斯汀大酒店的莲花状旋转餐厅的创意就来自此壶。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39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0 豆(食器或酒器,最早时用来盛放黍稷),

上盖取下后与下部是完全一码一样的。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1 另一粒豆。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2 出土的豆里面还有早先的粮食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3 鼓座/鼓插。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4 这样的意思。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5 镇馆之宝(四):编钟。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6 乐器:镈(音博)。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7 这几个妖娆无比的字,

是馆内的保安教我认的:

吴王夫差 吴金铸女子作器吉。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8 上面的金文是这只盉上的,

吴王夫差送给一位女子滴。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49 这只小怪兽上镜率也颇高,

芳名兽面纹龙流盉,用外形命名的。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0 八牛贮贝器,西汉时期的宝物,因出土时里面装有贝币而得名。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1 其身上的小老虎,可有精气神了。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2 五牛枕,呈马鞍形,两端上翘各铸一牛。

一侧无纹饰;

另一侧在浮雕上另有三牛头。

问题来了:这样子的枕头能睡好觉吗?

俺现在已经不用枕头了。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3 云南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女跽(音忌)坐佣。

双膝着地,臀压足掌,称为跽坐状。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4 蛙鼓。

走遍大江南北,令我最敬佩的地方,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

55 壶

青铜器馆几百件珍藏品,

每一件都美到不行,

引得你不得不驻足凝神细看,

好几次甚至回过去一看再看,

啧啧称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