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對於釣野魚、大魚,老玉米的效果是無可替代的,越是面對大魚,老玉米的效果就越突出。夏秋交替的九月是釣大型魚的黃金季節,這也正是老玉米大顯身手的時節。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有人常把打窩子叫"喂窩子",不管怎麼叫,意思大家都懂。可是事實上,太多的人真的是在"喂"窩子,也就是把打窩變成了餵魚。

打窩子的目的是誘魚,即用窩料把魚引來就達到目的了。我認為,僅僅把魚引來還不行,起碼不能讓魚吃得盡興。比如有人用青玉米打窩,用青玉米粒釣;打窩都是十棒八棒地打,一棒玉米大約有五百到七百個玉米粒,咱們打個折,按五棒的量算,即窩內有兩千到三千粒玉米粒,可鉤上只有兩粒。這種窩子肯定能在短時間內把魚誘來,而且魚會吃得非常盡興,只消一小會兒就會吃飽,然後歡天喜地扭頭去別處玩去了。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打窩的目的是將魚誘至釣點,且不能吃飽

有人問:鉤上不是有兩粒嗎?

的確,鉤上確實有兩粒,它們是最關鍵的釣餌,可遺憾的是,它們很難被魚發現,按概率算不過三千分之二,試想魚在三千粒玉米粒中吃到兩粒釣餌的概率有多大?

況且用青玉米作釣餌裝鉤的時候都是鉤尖外露,根本沒有任何隱蔽性可言,會讓魚產生警覺,這又給中魚增加了難度。所以,窩料一定不能讓魚吃得盡興,這樣它們才更有機會發現釣餌。這就引出了窩料和釣餌的第一個注意事項:窩餌分家。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在歐洲,玉米粒同樣是上佳的野釣亞洲鯉魚的餌料

窩餌分家的意義顯而易見,就像想在三千隻蚊子中逮住兩隻咬人的母蚊子很難,但是在三千個蚊子中找到兩隻蒼蠅就簡單多了。仍以青玉米打窩為例,假設將釣餌換成霧化效果更好的面餌會是什麼樣,是不是更容易被魚發現?但在夏秋季節,在水庫用面餌絕對是個體力活,換餌的頻率一定很高。

不過,用玉米粒釣魚的對象魚起碼不是鯽魚類的小魚,釣大魚注重的是"守",因此一定要保持釣點內的安靜,如果釣組在釣點內不停地拉來拉去,勢必會引起鯉魚、草魚等大魚的警覺,導致它們不敢進窩。如此一來,用面餌也不行,那麼到底應該怎麼釣才最合理呢?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窩料一定不能讓魚吃得盡興,這樣它們才更有機會發現釣餌

硬窩軟餌,這是手竿釣魚的普遍規律。這裡的"硬"指的不僅僅是窩料自身的硬度,也有霧化效果差的意思,軟則相反。說到這裡,我接著說青玉米做窩的事。在偌大的水庫,若是窩子打得少就會很難誘得魚來,打得多了上面的問題又會出現。

怎麼辦呢?我的意見是,在只有一兩天的時間內以鯉魚、草魚作為主要目標魚時,青玉米要少用慎用,替代它的是老玉米。

對於釣野魚、大魚,老玉米的效果是無可替代的,越是面對大魚,老玉米的效果就越突出。那些送線玩海竿的人,特別討厭用青玉米作釣餌,因為青玉米經常上小魚,叫人不勝其煩。於是,他們就用老玉米作大窩,用老玉米釣。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夏秋季節,用玉米粒釣魚的對象魚肯定不是小魚,釣大魚注重的是“守”

但是,現在水庫中的魚資源畢竟越來越少,10斤以上的個體已經很少見了,況且老玉米發窩耗時較長。所以,為了發窩快,手竿釣時,我們就有必要事先把老玉米煮一下。

煮過的老玉米實際就可以用了,但是剛出鍋的老玉米並不是最佳狀態,充分發酵後誘魚的效果才達到巔峰。鯉魚愛吃發酵後的穀物,草魚更愛吃。發酵後的水煮老玉米不但能作窩料,還能作釣餌,上魚率明顯低於青玉米,但是遭遇大魚的幾率卻增加不少。

用這種水煮發酵的老玉米打窩,釣餌就用青玉米。想一想一小片老玉米中,兩粒汁液嫩甜的青玉米是不是更容易被發現?這是最基礎、最典型的的硬窩軟餌,也是效果最佳的搭配。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對於釣野魚、大魚,老玉米的效果是無可替代的,越是面對大魚,老玉米的效果就越突出

關於老玉米窩料的製作,可謂是五花八門,往裡面加東加西的各有千秋。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但是有的人總覺得不加點什麼別的東西,心裡就不踏實,其實加也無妨,但一定要添加天然成分的物質,如蜂蜜、白酒之類的,切忌添加化學合成的東西。

我的做法很簡單:將老玉米用水煮半小時以上,使其充分吸水,以不開裂為準,然後放入容器中四到五天,充分發酵,出現酸帶微甜的味道即可。這種做法一次可以做許多,發酵好了放入冰箱,隨用隨取;手竿夜釣一整夜的話,泡半斤幹玉米足夠。

另一種窩料做起來比較麻煩,但是針對性更強,原料同樣是老玉米,不過是發了芽的。眾所周知,草魚、鯿魚愛吃植物的嫩葉,發芽的老玉米、麥子充滿了草本植物的氣息,對這兩種魚的誘惑力也就提高上來了。不過,我並不喜歡用發芽的麥子作窩料,成本稍高不說,關鍵是體輕的麥芽很難用打窩勺準確地拋到長竿的位置。所以,我還是更喜歡用發芽的老玉米打窩。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發酵後的穀物是鯉魚、草魚的最愛

【TIPS小貼士——老玉米發芽方法】

方法1:快速發芽法。取老玉米適量,用溫水浸泡10小時左右,使其充分吸水,然後瀝乾水分,置於容器中(老玉米的厚度不要超過10釐米),表面蓋上溼毛巾,以保證老玉米始終保持潮溼狀態。一般來說,從浸泡開始36~48小時就會發芽。芽長1釐米左右即可使用。

方法2:非浸泡發芽法。將待發芽的老玉米洗淨,瀝乾水分,蓋上溼毛巾保持溼潤即可;每隔數小時要翻弄一番,使每粒種子都能得到呼吸,這樣出芽率就會提高。溫度不同,出芽的時間也不同,大約需要4~7天能出芽。

以上兩種發芽都需注意兩點:

老玉米只有充分吸水後才能發芽,這是個自然過程,切不可以長時間溫水浸泡,否則會把種子淹死的;

第二,溫度稍高時,出芽的速度就會加快,但是溫度不能太高,超過40℃時出芽率就會降低,適宜溫度是30℃~35℃之間。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製作老玉米窩料的方法很簡單

不要小瞧廉價的老玉米,自從我發現了老玉米的妙用,就再沒使用過其他的窩料,毫不誇張地說,這東西是除鯽魚之外,野釣所有魚種的最佳利器,遠比商品窩料好用。

以上,我簡單地介紹了老玉米窩料和餌料的搭配,多數是用青玉米作釣餌。但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一次我去一個老坑釣魚,去之前有人說那裡的草魚大,數量少,他們去了幾次都沒遇到。就憑這難度,我理所當然地把草魚作為了目標魚,窩料是水煮的發酵老玉米加發芽的玉米,餌料就是一棒嫩玉米。

去的時候,我信心很足,畢竟這窩料我用了好多年了,從未讓我失望過。結果到那一看,我樂了,水的一邊種滿了山葡萄,另一邊則是一排李子樹,樹下滿是掉落的熟李子。有了這麼對路的天然餌料,還用什麼青玉米?

當天晚上,我一鉤掛青玉米兼顧鯉魚,一個鉤掛李子肉或者酸葡萄針對草魚,正常釣底,最終收穫四尾草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晚咬鉤的草魚至少有七條,脫鉤一條,另外兩條因提竿力量過大加上魚的衝勁足,瞬間拉斷了子線造成跑魚。由此可見,釣魚這事沒有不變的死規矩。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製作老玉米窩料的方法很簡單

下面,我再簡單解釋一下我對老玉米窩料的理解。我有一個習慣,每次釣回來的魚都由自己親自剖魚,目的是想看看魚肚子裡到底有些什麼東西。我每次都是用上面的兩種老玉米窩料混合打窩,但在魚腹中卻很少發現我的窩料,即使有也不多,三五粒而已(我的魚獲個體基本在8斤以下),這說明我所釣獲的鯉魚、草魚並沒有在我的釣點內大快朵頤,那為什麼老玉米又特別好使呢?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在魚看來,我的窩料形同雞肋,食之不甘,棄之可惜,它們對這種原生態的東西充滿了興趣,但又咀嚼不動,吃起一粒在嘴裡轉了幾圈又吐了出去,然後再撿再吐,如此徘徊得越久,釣餌被發現的概率就越大。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發芽的老玉米、麥子充滿了草本植物的氣息,誘魚效果極佳

使用海竿釣魚時,要用老玉米打窩、老玉米作釣餌。這聽起來和上文說的"窩餌分家"和"硬窩軟餌"是有出入的,但是別忘了,海竿釣法面對的是大體型野魚。魚大,咀嚼力也大,如大青魚的咽齒可以輕易咬碎田螺。況且,魚的體型越大,食量也就越大,大魚在釣點內不停地吃,咬到鉤上的概率就大了。

另外,我發現玉米越是乾硬,越對大魚有效。比如,青玉米能誘來從小到大所有體型的魚類;水煮的老玉米,煮的時間越長,越招小體型的魚(如0.5~2.5千克的鯉魚、草魚);水泡的老玉米,則對大魚甚至巨物有殺傷力。所以,釣者可以根據對象魚的大小來選擇老玉米的加工方式。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玉米越是乾硬,越對大魚有效

用加工過的老玉米打窩還有另一個好處——適用的區域更廣泛。在東北,有很多人習慣用豆餅打窩,在南方,則有很多人用糠餅打窩,確實有效,但是很多釣場的水底地形並不適合用這種塊狀物,比如在水下斜坡很陡的水域,這種塊狀物很可能滾落到釣點以外的地方,玉米窩料則不能。

夏秋交替的九月是釣大型魚的黃金季節,這也正是老玉米大顯身手的時節,釣友們不妨一試,一定不會失望。

打窩子的誤區!不僅窩餌要分家,還可多用老玉米!

可以說,老玉米是除鯽魚之外,野釣所有魚種的最佳利器,效果遠比商品窩料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