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笛发声原理的真相

汉代时期笛(篴)分为竖吹和横吹;元代时期竖吹笛运用非常广泛;明代时期竖吹笛名称为“楚”后为顺笛;近现代我们常见的顺笛多为木头为材质,由于木头的腐蚀性发声位置容易发生改变导致顺笛音准,音色都不理想,2017年由聂艺林改进研发的顺笛,发声部位在材质上进行了改进,采用食品级的环保材质,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完全模仿人的口风进行设计改进顺笛,音准音色都得到了统一。

顺笛发声原理的真相

1、发音灵敏:无需任何基础,对准吹嘴即可发声;

2、音域宽广:以G调为例,低音为小字组g,高音至小字三组的c共18度,比很多乐器的音域都要宽广;

3、音准好:每根顺笛的音孔均有国内知名调音师进行调音,每根顺笛音孔均有科学数据,音孔数据精确到0.01毫米;

4、稳定性好:吹嘴代替口风,不会因为嘴唇无力,风道发生改变,影响音色和音准;

5、表现力丰富:宽广的音域覆盖了人声所能演唱的音高;

6、技巧丰富:笛子中的,颤音、叠音、赠音、打音、吐音、滑音、剁音、花舌、飞指、循环换气、气震音、历音、等技巧均可演奏。

7、携带方便:顺笛小巧,可随身携带。

8、易上手:解决发声问题,学生只需解决按孔,一般在两节课中即可学会一首小乐曲。

顺笛里面没有任何簧片、木塞及唇片的,给个工程图自己去体会吧!

顺笛发声原理的真相

顺笛吹嘴工程图

视频加载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