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的决心下得对!军委首长是这样说的

1979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有限规模短期战争,不但是地缘对抗升级的严重反映,对东南亚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足以打破冷战一段时期的相对平衡形势。从后来的历史看,苏越集团的扩张从此受到遏制,70年代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逐渐转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中国加强合作,增强了信心,改变了一段时间的收缩战略,对苏东集团的态度重新转为强硬遏制;中国则通过打一仗显示了自己捍卫地区利益的态度,并进一步同西方加强关系,实现了向西方开放,获取资金和技术帮助,从而促进国内改革的战略目的。

因此,对于中越战争该不该打的问题,必须从当时的国际视角出发,联系中国的地缘形势和战略目标,再进行仔细考量。早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当日,在北京就召开了这次作战的情况报告会,军委三号首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以坚定的态度诠释了中央对于发动这场战争的决心。三号首长谈到:

中越战争的决心下得对!军委首长是这样说的

“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取得我们中越边界的比较安定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对于柬国反对越南侵略的一个支援。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现在,这个仗今天真正完了。五日宣布结束战争,部队开始向后撤,到今天撤完了。这十一天,在回来的路上扫了一些洞,藏在这里,藏在那里的一些物资,一些小村子,也扫了好几千上万人。大家知道,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我们党、我们人民当中很多担心这个问题,能不能搞得好,连锁反应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得好打不好。这些担心是对的,是个严肃的问题。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下了这个决心。今天看来,这个决心下得是对的。”三号首长的上述讲话历史价值很高,内涵丰富,清楚显示了中央的决策态度,可作如下解读。

第一,这次作战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卫我们的边界,教训在东南亚到处玩火的“东方古巴”(古巴追随苏联,成为苏联在美洲的战略支点。在亚洲越南也效法古巴,成为苏联在东南亚的战略支点。故有此比喻);对于正在进行抗越救国战争的柬国起到了战略支援作用;成为了扩大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

中越战争的决心下得对!军委首长是这样说的

第二,作战的性质是惩罚、教训。中国不愿意打仗,也没有兴趣占领越南的土地。但是中国不能容忍越南的挑衅行为,规劝不行,谈判不通,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也不行,软弱只能助长越方的嚣张气焰。怎么办?只能被迫打一仗,目的是惩罚越方的错误行为,教训其狂妄态度,促使其悬崖勒马,回到谈判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第三,进行一次有限度的作战。因为苏越是军事上的盟友关系,中国对越实施惩罚作战就要考虑到苏联的反应。直接与苏军作战冒的风险太大,要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此,根据北方苏军可能干涉的动员完成时间,必须在此之前结束南线作战。在这种战略限制下,对越作战只有十几天的最佳窗口期,只能是一次有限规模、有限时间、有限纵深的速决作战。

第四,早早宣布作战结束,牢牢掌握主动权。从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发起进攻,至3月4日打下谅山,主要作战目标已经达到。中国于3月5日即宣布完成自卫反击作战任务,开始撤军回国。真正撤退完毕已经到了3月16日,在此期间部队还执行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一路搜剿,消灭歼敌,扩大战果,掳获敌方的重要物资运回国内,并破坏沿途的各种军政设施。这个主要目的是尽力破坏越南在北部边境的战争潜力,削弱其国家实力。撕破脸不容易,打一仗更是艰难选择,不趁此机会多捞一把,那就实在是宋襄公了。这就是战争的逻辑!之所以早早就宣布结束战争,撤军回国,是给苏联看的,目的是降低苏方干涉的意愿,努力确保国家安全。

中越战争的决心下得对!军委首长是这样说的

第五,中央、军委的决心下得对。经过准确衡量国际形势、敌我形势、军事斗争形势,并掌握好进退分寸、力争主动等等一系列艰苦努力,实践证明,中国的对越作战成功了,既惩罚了越南,又避免了苏联的干涉,还得到了西方的战略支持,在政治上、军事上都赢了一局。

快40年过去了,历史证明,中国确实打赢了这场战争,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中央的正确决心,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际战略范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