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前幾天,聯想因為董事長楊元慶的言論,再次負面新聞纏身,聯想被貼上"賣國"標籤也不是第一次了,雖然這次聯想澄清說是外媒斷章取義,但仍然難以平息眾怒。

很快隨著對聯想的"深扒",發現聯想還真不是一家"中國公司"。

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楊元慶說:"我們很其他中國公司不同,和其他跨國公司也不同。"這真是說的大實話,我們不能因為聯想之前是國有企業,就認為他現在也是中國企業,因為現在我們看到的聯想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聯想。

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楊元慶

國企改革後柳傳志成了聯想的實際控制人,幾經周折聯想變成了"港澳臺法人獨資"的企業(企業信息網可查),總部設在香港,在2004年聯想收購IBM電腦業務後,就直接把聯想全球總部搬去了美國,而北京的聯想只是"研發中心"和"運營中心",聯想的亞太地區中心,還設在新加坡,完全沒中國的份。

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中國主要是作為聯想的生產基地,發揮成本優勢,很多外國大企業也都把生產基地設在中國,這種做法十分常見。雖然聯想說他們有70%的員工是中國人,但大多數不過這個生產基地裡的一個小員工,反而美國總部的高層大多都是外國人,畢竟聯想是個跨國大企業,強調員工多元化,對此我們無可厚非。

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柳傳志

這個曾今的“民族企業”最讓人憤怒的地方,莫過於"美國市場"與中國市場的區別對待。

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同款新電腦不但美國比國內先上市,而且電腦在美國官網的售價很低,美版不但比國內版要便宜許多,電腦用的網卡、散熱等這些硬件還比國內的好,國內的反而成了"閹割版",甚至有網友發現在美國官網海淘一款聯想電腦,是由中國發貨,運到美國後,再由美國寄回中國送到用戶手中,然後交完稅價格比國內官網購買還便宜三分之一,所以中美貿易戰就有網友提議:

"政府不要採購中國聯想的電腦,改去海淘,從美國進口聯想電腦,交完關稅不但價格比國內便宜,質量還更好,還降低了中美貿易順差,讓特朗普也滿意了,又支持了聯想,雙贏變成了三贏。"

被我們誤會的“聯想”,對不起!原來你真不是中國公司

就是因為在國內比國外賣的貴很多,所以在2017聯想業績下滑的時候,國外營收佔三分之二左右的市場居然虧錢,而在國內市場卻還賺了幾十億,神奇不神奇?魔幻不魔幻?

在國際上如此愛護自己羽毛的聯想,國外市場的份額也一步步被惠普超越,而自己又沒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核心技術,全靠"買辦",這都買辦幾十年,公司市值也跌了大半,中國用戶對聯想可謂深惡痛疾,不再會主動選擇聯想的產品,口碑極差。

聯想雖然一步步走下坡路,僅憑藉中國政府採購的支持,還能"殘喘"多長時間?就算聯想再做出什麼讓國人憤怒的事,也一點不奇怪,什麼"給美國軍方送電腦"、"918的時候在臺灣官網放"日本武士"圖",這都不值得我們生氣,因為聯想本來就不是中國企業,為什麼要考慮我們國人的感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