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俄羅斯製造得出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卻沒有大型商用客機?

__丶H


首先,提問之中的世界上最大的航空運輸機並不是俄羅斯的,並且就目前來說俄羅斯相關的航空工業也不具備研發設計製造這種級別超級航空運輸機的能力。至於提問之中的世界上最大航空運輸機是由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獨立研發的,但也比較可惜的是,也由於該機型用途過於單一且造價極為昂貴,在當時就只生產了一架。

其次就是,雖然俄羅斯航空工業也對於軍用戰機或飛機的研發設計製造的能力非常的強,其米格系列戰機家族,蘇霍伊的蘇-27系列戰機家族,更是享譽全球,同時也是成功的出口到了世界各個國家之中,成為了別國空軍之中的制式主力戰機裝備 。但對於用用作商業用途的民航客機來說,顯然完全繼承了前蘇聯航空工業體系的俄羅斯對於這個領域的機型並不是特別的熟悉,其相關的技術能力也沒有足夠的儲備。

以至於,研發大型商用客機最為關鍵的安全以及經濟適用性,在這兩個關鍵的技術指標面前,俄羅斯相關的航空工業只能做到勉強滿足,並不能做到與有著發達民航航空工業的歐美國家達到同一個水平,特別是俄羅斯航空工業對於民航客機飛機上搭載的高性能的大涵道渦扇航空發動機的相關研發設計能力,並不是特別突出,甚至可以這麼說也隨著俄羅斯綜合國力日漸衰落,以及相關的經濟的不景氣,目前俄羅斯航空工業是基本具備研發這樣的類型航空發動機的能力的。

當然,曾經極為輝煌的前蘇聯/俄羅斯航空工業,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的,就比如前一年才推出的新型MC21中近程客機,該型客機也算是俄羅斯航空工業,近些年在商業航空領域推出的最有誠意的一款機型了,目前該機型還在進行相關的試飛測試工作,如果項目一切順利很快就會對外界進行推廣和銷售的。


航空君


蘇俄的航空工業底子還是深厚的,蘇聯時期能搞大型寬體遠程客機和窄體幹線客機。

現在俄羅斯是在吃老本,能力退化,沒有能力獨立研發新一代的大型寬體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現在最主要的兩個民機項目一個是支線客機SSJ100,另一個是窄體幹線客機MC-21。這兩型飛機比蘇聯時期研製的大型寬體機要小得多。

圖一:伊爾96又被稱為空客A340斯基,四臺發動機的設計是過時的。

題主問這個問題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家平時很少看到伊爾86和伊爾96這些寬體客機,更不用說有頻繁的定期航線朝中國,或是朝美國飛。這是因為有個取證的問題。蘇聯研製的客機,不可能拿到歐美的適航認證,沒證是不行的,這樣就無法飛進人家的國門。歐美不給認證有幾個原因,

一個是卡蘇俄脖子,不讓蘇系客機出口。二是蘇俄的客機確實存在很多問題,無法滿足歐美適航標準。

按著中國的標準來看,中國將C919這種入門級幹線客機定為大型商用飛機,那麼俄羅斯新研製的MC-21也應該被歸為大型客機,儘管它們的級別只是和波音737相當。MC-21的性能還是比較先進的,較新一代的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有過之而無不及。比較有意思的是它採用了主動側杆技術,駕駛邏輯比較接近於空客飛機。

圖二:伊爾96是雙通道設計,座位採用3-3-3設計,跟空客A340差不多,但是沒有什麼客艙娛樂系統。

在遠程寬體機方面,俄羅斯當然能希望蘇聯時期的輝煌。前後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歐美當猴耍的階段。厲兵哥這裡講講一個小秘聞,當時俄羅斯希望把伊爾96的四個發動機,換裝為美國普惠公司的PW2337,並全面換裝西方航電,這個新機型叫伊爾96M,以此討好歐美,換取歐美的適航認證。

結果大家應該想到,必然黃了。歐美幹打嘴炮不幹實事,波音強行施加壓力,拿認證這事幹不成的。所以伊爾96M無疾而終。第二個階段就是跟中國合作,一起搞寬體機。但中國並不同意在伊爾96的基礎上修修補補,要求俄羅斯有點真心實意,拿出壓箱底的本事搞新一代寬體機。

圖三:伊爾96這種等級的駕駛艙航電,已經代表了俄羅斯寬體機的最高水平。

於是這個項目就成了現在的中俄聯合遠程寬體客機CR929。目前這個項目還處於早期階段,CR929的變數還存在。從總體上來說CR929要比伊爾96先進至少一代半,採用大量複合材料,電傳或光傳操控,新一代大推力先進渦扇發動機。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俄羅斯惟一能重新恢復寬體客機生產能力的機會,就只有CR929項目,如果不珍惜,不好好幹,錯過了村,就沒有店。


厲兵


蘇聯時代航空工業確實比較發達,特別在一些特種飛機上,往往有驚人之舉,安-225這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就是其中之一,上圖中的安-225跟旁邊的米格-29,蘇-24/25一比較,簡直體態嚇人。其最大起飛重量是640噸,最大載重量大250噸,咱們運-20最大載重量是66噸,可見這飛機之大。因為太大了,用途也有限,所以只生產了一架。

此外,安-125是僅次於安-225的大型運輸機,最大載重150噸,現在還是俄軍大型裝備運輸的主力,共裝備36架。

說到商用客機,俄羅斯也有,應該說是蘇聯也有,在蘇聯時代,各運輸機設計局都設計了客機,噴氣式就有比如最早從圖-16轟炸機改進而來的圖-104,雅克系列,伊爾系列等,我國還曾經進口過一批圖-154,這是波音737級別的客機,也是蘇聯時代第一款採用西方設計標準設計的客機,伊爾-96至今仍是俄羅斯總統專機,這可是原本用來跟波音747競爭的機型。

但蘇聯客機都不怎麼出名,因為美蘇冷戰對抗激烈,蘇聯客機都在原社會主義陣營內使用,美歐都有自己製造的客機,我國在使用了一些蘇聯客機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也淘汰了事故率較高的蘇聯時代客機,轉而大量採購西方客機。

客機不同於軍用飛機,它要時刻面臨市場的考驗,比如安全性,經濟性,可維護性,較長的使用壽命,優秀的通訊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等,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以盈利為目的,一型不可靠的飛機,或者事故率高的飛機,耗油率,環保性能不夠好的飛機,都是要排除出採購清單的,電子系統,發動機系統,蘇聯比西方差得很遠,所以軍用運輸機可以不考慮上述性能,但民用客機在世界範圍內,肯定不佔地位。

近年來,俄羅斯也在開發新的客機,比如圖-114,蘇-100,MC-21,和我國商飛合作開放RC929等,但要在國際市場有所作為,讓大家熟知這些機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N)


聯合防務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第一,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不屬於俄羅斯,而屬於烏克蘭。

唯一的安225目前屬於烏克蘭。

第二,俄羅斯有大型商用客機。

比如伊爾96之類,大體相當於西方的波音777,可以搭載300名乘客。

第三,商業客機和運輸機的要求不同,後者要低得多。

運輸機基本能用就行,只要不墜機就行。

很多客機退役後,可以轉為運輸機。

但客機本身的要求很高。

以伊爾96為例,它的安全性較差,這一點就不可以接受。PS90A發動機本身故障多,在投入運營以後,設計製造方不得不與運營商簽訂可靠性保證協議(這在蘇俄歷史上是首次),並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改進。

同時,它的經濟效益較差,更為費油,維護保養也更為複雜。

目前空客和波音都是千錘百煉的飛機,安全性非常高,經濟效益也最好。

航空業不同於其他行業,一旦出現飛機失事,不但會賠以鉅款,損失巨資購買的飛機,還會導致航空公司聲譽一落千丈。

所以,一般航空公司都會多花幾個錢,也要購買一流飛機,不會買二流的。

不要說別國,連俄國人自己都用歐美的飛機。

全俄有7000多架客機,其中只有83架是俄國自產的現代飛機,


薩沙


其實俄羅斯絕對有能力和技術建造大型商用客機。但是由於俄羅斯政治被孤立,經濟又常年遭到歐美國家的制裁,導致建造的客機沒人買,因此就不造商用飛機了。



1.俄羅斯和蘇聯時期就生產了很多型號的商用客機,最出名的是圖154客機一共生產了935架。俄羅斯絕對有能力和技術繼續建造大型商用客機。



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就是蘇聯時期建造的。這款飛機最大起飛重量640噸。可以託舉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3.俄羅斯商用飛機在機體加工和發動機系統方面,比歐美國家落後一個檔次。經濟性、舒適性、航程等指標比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都要差一點。



4.俄羅斯一直與歐美西方國家處於敵對狀態。而且俄羅斯客機的技術水平確實不如波音、空客公司的飛機好。歐美西方國家為了制裁俄羅斯,不會購買俄羅斯生產的客機。這導致俄羅斯客機的研製始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5.由於西方國家不買俄羅斯生產的客機,而俄羅斯國內使用的客機數量較少,因此導致俄羅斯客機生產廠商,無法賺到足夠的錢來進行技術革新。使俄羅斯的客機技術越來越差。



6.目前俄羅斯生產的客機只在朝鮮高麗航空公司使用。俄羅斯為了開拓商用飛機市場,目前準備與中國合作生產C929大型客機,這是俄羅斯唯一的選擇。


杜達特洛夫斯基


這屬於單純的個人印象,並不等於現象的,俄羅斯為世界數一數二的航空技術大國,即有能力,也有技術研發大型商用客機,並沒有造出過,比如:伊爾96。

主要原因其實為需求的問題,俄製客機在生產規模與使用廣泛度上無法與西方比。這不是什麼技術問題,俄在客機設計的水平與西方差距不是想象的那麼大,只是與西方相比風格不一樣,更大的原因,西方對俄民用航空的封殺狀態,不管怎麼算,西方國家佔據了全球主要的航空市場,尤其是冷戰時期。

如果不俄製客機不能進行西方市場,那麼不可能有太大的產量,西方明白這一點,自然全力封殺,打各種理由拒絕採購俄製客機,至於理由很簡單:舒適性差、環保等等。其中僅以達不到適航標準為由,不讓伊爾96進行西方航空市場,這個適航標準其實對俄方很不公開,其中的標準完全按西方自已的情況來制定,西方客機在設計就開始執行,俄即使按其標準研製新機,也一樣不一定通過,因為西方發放適航證對非西方國家很麻煩,中國的客機想拿適航證都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花很大的力氣。

如果僅靠非西方國家以外的需求,那麼這個市場就不大了,俄自身對客機遠沒有美國那麼高,而且國際市場也相對不大,華約國家只是在總需求上較小,其它國家更不用說了。

西方在國際市場上打壓俄羅斯的態度,以更便宜的價格等等去搶俄市場機會,還在玩一些小手段,民用客機的市場小,那麼怎麼可能帶動客機研發那?所以俄羅斯更願意研發軍用機,這個需求不小。


麥田軍事觀察


首先糾正一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不是俄羅斯的,是烏克蘭的。你可以說安-225是前蘇聯的,但不能說安-225是俄羅斯的,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軍事資產,但不能就此將俄羅斯等同於前蘇聯。蘇聯解體之後,相當一部分軍事資產被烏克蘭繼承了,其中就包括安東諾夫設計局和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這兩個廠至今是俄羅斯的痛,前者能夠製造安-225、安-124這樣的重型運輸機,後者則具備製造航母的能力。2014年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勢漸行漸遠,俄羅斯不可能再從安東諾夫手裡買到安-225和安-124。目前全球唯一一架安-225是在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名下的,該公司承接各類超大型貨物的空運任務,由於是商用,俄羅斯的商業運輸任務安-225也接。

我們再說回俄羅斯的大型商用客機制造能力。俄羅斯有沒有大型商用客機呢?有,伊留申設計局和圖波列夫設計局都有研製大型商用客機的能力,這兩家公司的大型商用客機至今仍活躍在民航一線,比如伊爾-96,雖然其銷量還不到波音和空客的零頭,但它確實是和波音-777一個量級的客機。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機就是伊爾-96。

圖波列夫也有大型客機的研製能力,該公司研製的圖-204及其衍生型號圖-214至今多個航空公司服役。俄羅斯空軍也是圖-204系列客機的主要用戶之一。

就實力來說,俄羅斯是絕對具備大型客機的研製能力的,主要是俄羅斯長期遭受西方制裁,其民航產品難以打入歐美市場,因此在這方面的投入不大,但不能因此說它沒有這個能力。


軍機圖


俄羅斯目前沒有製造巨型運輸機的能力,蘇聯時期的時候倒是在生產,蘇聯解體以後也可以生產,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呢?因為俄羅斯跟烏克蘭打起來了,現在雙方基本上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安124上面的發動機是烏克蘭提供的,現在不提供了。順便說下當初提供給中國的野牛氣墊登陸艇上的渦軸發動機也是烏克蘭的,蘇聯時期烏克蘭生產大多數的發動機以及燃氣輪機。

至於大型客機俄羅斯還是有的,也有製造能力,但是因為沒有市場競爭力,拿不到西方的適航證所以只能在國內飛一飛,例如伊爾96客機,該機就是四發雙通道大型寬體客機。最大起飛重量二百五十噸,最大商載四十噸,最大商載都可以飛7500公里,三十噸的商載可以飛9000公里。機體性能還是可以的。俄羅斯的客機品種還是非常豐富的,有短程支線客機,長程支線客機,短程幹線客機,遠程幹線客機以及雙通道大型遠程客機。可以說俄羅斯的客機研發使用經驗還是非常豐富的,可以排到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法國。

進入新世紀後俄羅斯也開發了幾款新型客機,比如2008年進入批量生產的蘇霍伊的超級100支線客機(100座的支線客機),2017年首飛成功的MC21短程幹線客機(200座級),這兩款飛機都是按照西方標準研發的新一代客機,並且取得了適航證,有很強的競爭力。


霹靂火軍事


俄羅斯的軍工業很發達,大型裝備製造能力也很強,但俄羅斯的軍用飛機在世界上享有聲譽,民用客機卻少有成功。這是因為民用客機講究經濟性、安全性和舒適性,而俄羅斯的產品主要是粗糙耐用。

經濟性主要是指發動機油耗低也就是省油,安全性主要指發動機的高可靠性,舒適性主要指發動機噪音低乘坐舒服。所以,民用飛機最主要的是考驗航空發動機的水平和系統綜合集成能力。

發動機目前要求平均壽命達到2萬多小時,相當於每天24小時飛,持續飛行2年以上。每天按6小時飛,相等於9年不用翻修。

航空發動機不但需要大量的金錢,更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做試驗。一臺航空發動機定型前,要完成20萬小時的零部件試驗,2萬小時整機地面和高臺試驗,10萬小時以上的飛行試驗。還要做吞鳥試驗、吞冰雹試驗、葉片脫落試驗、吞沙試驗等。所以航空發動機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一架飛機是發動機系統、飛行控制、電子系統、起落架系統等眾多系統和零部件的綜合集成。怎麼優化流程,把眾多精密零部件科學有序地裝配在一起,形成生產線,同樣是一國的裝備製造水平的體現。因此,我們的C919雖然發動機不是國產的,但同樣體現了我國的科技水平。

所以,民用飛機比軍用飛機要求更高,製造工藝更復雜,並且民用飛機要在國際市場投放,還要取得歐洲和美國的適航證。而歐美不會輕易讓你去與他們的波音或空客競爭的。


一泓清波1


俄羅斯有製造大型商用客機的能力卻沒有消化大型客機的市場,這是蘇聯時代遺留的問題!在當時,蘇聯的重工業能力大致與美國持平略遜一點,在飛機領域也一樣。但是商業不同於軍用,這不是國家出錢就能解決的。這需要市場!

在當時北約組成共同團體圍毆蘇聯,蘇聯也有樣學樣組華約對抗。可是華約跟北約從軍事到經濟上都不是一個概念,除了蘇聯自己拿得出手,其他全靠蘇聯接濟。何況蘇聯本身還不如美國。這就造成了,蘇聯以及其華約成員國都沒有足夠購買力去消費大型商飛!沒有買賣就自然沒有動力,這直接錯過了發展大型商飛的最好時期。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處境比蘇聯更差,不僅沒有增加新的客戶源,連原本的華約成員國甚至前蘇聯自己的加盟共和國都倒向北約歐盟,俄羅斯根本沒有發展大型商飛的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