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鸟瞰效果图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珞璜长江枢纽港

7月5日上午,重庆市正式对外发布: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

江津综保区是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原来,江津综保区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向西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连接中亚及欧洲地区,向东沿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向南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连接东盟。

那么,江津综保区是如何获批的,建设是如何提速的,如何招商效果如何?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一角

据记者了解,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

据了解,江津综保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又是处于重庆绕城南部,是重庆拓展南向通道的关键节点。是西部地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向西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连接中亚及欧洲地区;向东沿长江黄金水道贯穿长江经济带,可实现江海联运;向西南可通过渝昆铁路连接泛亚铁路,辐射东南亚各国并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江津紧邻年货运量2000万吨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和年吞吐量2000万吨的珞璜长江枢纽港,“水公铁”多式联运条件成熟。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主卡口

加油干演绎“江津速度”

江津综保区从获批到封关运行,历时533天,演绎了“江津速度”。

重大时间节点或许能证明这种速度:去年4月初,江津综保区各项建设工程陆续全面启动;短短8个月,江津综保区顺利通过重庆海关等10个部门的预验收;今年4月23日,江津综保区又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8部委联合验收;6月28日,江津综保区首批货物顺利通关……

据了解,为更好规划建设,江津区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江津综保区筹建协调领导小组,区综保办作为推进综保区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工作人员全员直接驻扎到工地上,倒排工期,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为方便处理工作,有关人员在距离施工现场不到50米远的地方搭起一排活动板房,近三分之二工作人员直接下沉到施工一线办公……建设、施工、监理、检测、跟审等八方人员还组建综保区建设“前线指挥部”,有事情随叫随到,有问题现场开会解决,形成了一个高效决策的战斗团队。

半年多抢抓工期,白加黑、五加二、晴加雨的节奏,成为全体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常态。建设高峰期,工人日出动量近2000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让江津综保区实现“从无到有”,综合大楼、展示交易中心、标准厂房等纷纷拔地而起,路网工程、围网工程、信息监管系统工程等相继完成,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要素保障迅速到位……

“江津速度”,完美奠定了江津综保区验收和封关运行之基。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首批货物顺利入关

“项目秘书”引资296亿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江津综保区发展后劲的生命线。江津综保区高度重视招商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综保区发展后劲、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来抓。去年以来,江津综保区的招商团队多次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多个地区考察对接项目,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为了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综保区创新招商方式、聚焦重点项目、精准发力,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总量、增量和质量,引进了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质量优的企业。”江津综保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提高项目招引的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力度,江津综保区调整招商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设立了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发展中心、服务贸易中心3个产业招商中心,围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大宗物资和跨境电商等开展招商引资。在准确掌握产业发展动态的前提下,通过梳理细化招商目录,锁定重点目标企业,主动出击、“敲门招商”,打响了招商“主动仗”。

引进项目,重在落地。招商引资让客商“招得进来”,服务就要让一个个项目“落得下来”。江津综保区将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优化改善营商环境结合,专门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项目提供全方位、具体化的“保姆式”服务。

综保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项目从审批到入驻都需要更加复杂的手续和更加严谨规范的程序。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服务中心研究企业进出口业务申办流程,将关、汇、税等手续的办理流程及办理部门、要件要求梳理成册,编制《入驻企业服务指南》,为企业入驻画好线路图。

同时,企业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了“项目秘书制”“业务版块对口负责制”,明确项目服务人员以及对口联系海关、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人员,搭建起综保区内外高效畅通的服务交流渠道,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全过程”的秘书式保障服务。

物流成本高是不少综保区入驻企业的“痛点”,为此,企业服务中心正在研究搭建集报关、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门的物流通道、车辆和服务,以实现低于市场价格的运输单价,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江津综保区积极参与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通过“单一窗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预计通关时间可缩短10%,成本可下降10%以上。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后,将从优化通关作业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发展,着力构建最便捷、最便利、最宽松的通关环境。

栽好梧桐木,引来金凤凰,辛勤的耕耘必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截至目前,江津综保区已引进项目40个,其中27个项目已签订正式协议,计划投资296亿元,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405亿元,年进出口额55亿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