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供那麼多,80後好意思不好好工作嗎?

在近期上海市人社局發佈的《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調查報告(2017)》中指出:2017年本市居民就業滿意度為144.0,與上年度調查結果相比略有提升;薪資收入是社平工資的1.7倍,創業者的就業滿意度明顯高於總體;來滬人員就業滿意度上升,技能型勞動者滿意度較高;不同年齡分組的情況來看,

80後的就業滿意度最高......

月供那麼多,80後好意思不好好工作嗎?

80後就業滿意度為145.1,是所有年齡段中最高的;其次是70後,就業滿意度為144.5,與上年度調查結果相比上升2.9點;90後的就業滿意度為144.1,與上年度調查結果相比上升3.9點。50後、60後的就業滿意度相對較低,分別為138.5和143.1,均低於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的總體水平。

據云房資訊發佈的購房人群年齡分佈圖,在所有買房人群中,70後佔比20%,80後佔比58%,90後佔比10%。結論顯而易見,80後置業需求旺盛,正是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購買主力。80後算下來,最大的已經38歲,最小的也已經29歲。隨著經濟基礎和家庭的組建,80後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時代的買房主力。

月供那麼多,80後好意思不好好工作嗎?

印象中的80後是特殊的一代,他們趕上了這個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也趕上了計劃生育、市場變革的政策背景。同時,他們也是苦逼的一代。相比70後,80後的生存成本不知翻了多少倍,相比90後,80後承擔了更多住房、婚戀、競爭、父母贍養等方面的壓力。

月供那麼多,80後好意思不好好工作嗎?

2009年上海房價19810元/㎡,2017年上海房價48578元/㎡,9年間,房價上漲了將近4倍。小編曾在《36歲才能在上海買得起第一套房的我們,該哭嗎?》一文中為大家簡單的算過一筆賬。17年在上海買一套房平均價位是488萬,按照上海最新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35%,那麼首付在180萬,貸款208萬。假設貸款年限為20年,商業貸款,那麼月均還款13612元。

月供那麼多,80後好意思不好好工作嗎?

在21世紀初,中國迎來首波房貸高潮,80後們買著最貴的房子,揹著最多的房貸。年齡漸長,結婚生子提上日程,眼下,提到房,受傷的莫過於80後,無論生於斯,長於斯,房子對於80後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買不起房焦慮,就算買起了房,房奴生活也成為80後心中的痛。他們中運氣好的,趕在了2009年至2010年房地產暴漲之前入市,雖然房子總價不高,但當時收入增長乏力,也不得不奔波折騰;運氣差的,集中在2009年後買房,這些年房價越來越高,幾乎要用一半左右的收入還貸,使得家庭生活質量下降,像奴隸般壓抑,成為了典型的“房奴”。

據《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調查報告(2017)》調查結果表明,自從上班以來就一直在同一家工作單位就業、沒有過跳槽經歷的上海市居民約佔30.5%,就業滿意度為145.5;曾經有過1次跳槽經歷的約佔33.4%,就業滿意度為144.4;跳槽次數為5次及以上的僅佔1.6%,就業滿意度為141.6。

月供那麼多,80後好意思不好好工作嗎?

從就業滿意度與跳槽次數之間的相關程度來看,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為-0.92。這意味著,勞動者的就業滿意度與其跳槽次數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性,跳槽次數是影響就業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

跳槽越頻繁的勞動者,就業滿意度越低

而80後作為對工作滿意度最高的群體跳槽次數也明顯低於其他群體。對於已經組建家庭的80後來說,除了房貸的壓力外,還有家庭日常消費的壓力以及小孩教育的壓力。一個上海的80後家庭,要維持在月均收入20000+才能有效保證生活的正常運轉,而要有所積蓄,則需要30000+。

顯然,為了保持能夠準時還貸,為了能夠儘量多的還貸,80後不敢隨便換工作,又更加不敢不在工作中不傾心盡力,以便擁有更高的工資來應付高額的房貸。

在這個房價飛漲的上海,80後正備受煎熬。他們不如70後,沒有趕上最後一波單位分房的福利,他們也不如90後,在父母的支助下,畢業就有房。他們一面努力擠破腦袋,耗盡所有才在城市裡紮下根,擁有一套房;另一面,又是兢兢業業,拼搏剋制的去當幾十年房奴。月供那麼多,沒有資本不工作,更沒有理由不好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