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有人曾预言:“像许多明星一样,3年后就没有人知道他了。”这似乎是个规律,但果真如此吗?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这是“大衣哥”刚成名那会儿的照片。家里整天有几百人围着,当院没地儿站,就蹲在房顶上,坐在墙头上,把他家的墙沿坐塌了,桃树压折了,石棉瓦踩碎了,大白鹅吓跑了。他抓空儿啃个馍吧也有人咔咔地拍照,陪他练歌的小黄鸡也被追着合影……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大衣哥”在单县财富广场演唱,人多的挤开了他的腰带。现场的人回忆那天四五条街被堵塞,附近几个县城的人也赶来看他,警察和交警已经控制不了现场秩序,县委紧急指示马上停止演出,“大衣哥”原本是要唱3首歌的,只唱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就被拉回休息室,现场观众却半天没有散去。

单县电视台《湖西大舞台》推出3月13日上午10点,朱之文倾情献唱的宣传车。这是“大衣哥”成名以来第二次在单县县城开放演出。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公安部门得知,担心会像上次那样控制不了现场秩序,下令取消演出。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演出10点才开始,早晨7点就有许多人来占位子。一些道远腿脚不利索的老头老太太来得更早,头天晚上就住在了县城的亲戚家。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只见人越来越多,不光广场上站满了,两边大街上也站满了,来往的车辆听说“大衣哥”在此演出,都停下来不走了,两边的大街上停放的汽车有2里地远

好不容易等到10点,主持人突然宣布:由于观众太多,为了保障安全,演出取消,敬请大家谅解!

观众非常遗憾和不满,就是不走,他们说,听不上歌,让俺们看上一眼“大衣哥”也中。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这时,“大衣哥”躲在离现场有十几米远的车里,不敢露面,一副无奈的样子。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僵持到快12点时,主持人突然宣布恢复演出。主办方本来安排“大衣哥”是最后一个出场,为了让观众早点离去,决定让“大衣哥”第一个上台。“大衣哥”深情演唱了一首《庄稼人》。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唱罢,“大衣哥”说:“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支持俺,俺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单县有俺的根,有俺的家,有俺的亲人,俺做单县人没做够,如果有下辈子,俺还做单县人,无论走到哪,无论发展再好,当个歌唱家、艺术家什么的,俺不在乎那,俺永远是单县人,你们是俺最亲的家人,是支持俺的后盾。感谢父老乡亲支持俺,谢谢你们!”

接着,“大衣哥”又演唱了一首《农民老大哥》。“大衣哥”挥手走下舞台,观众潮水般涌了过去……

这段视频我们也看了,看得心潮起伏、热泪盈眶。有位粉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大衣哥”唱得好、说得好、台风正,非常潇洒有范。洋装虽然穿在身上,却还是一颗普通老百姓的心。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大衣哥”的获奖证书一摞一摞的。

有人说:朱大哥不仅仅是个“草根明星”这么简单,他是一个传奇、他是一种精神、他是一种境界。他的歌声傲视群雄、震撼人心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演唱功夫、技巧和嗓子的确超越无数的所谓“歌星”,还在于他的综合的气质和品格魅力。这就是他的仁慈善良、他的逆来顺受、他的直而不倔、他的曲而不媚、他的强而不傲,他的低而不贱、他的坚韧、他的刻苦、他的挺拔、他的谦逊、他的自尊、他的礼仪……他不仅仅是个艺术明星,还是个道德明星,是个和我们最贴近的明星。当然,也是我半生来心中唯一的一颗星。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有人说:朱大哥演绎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农民的形象,他们虽然贫困、低微,但他们也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们仍然保留着最灿烂的儒家文化精髓,在那华丽的舞台上,也能表现得那么大气潇洒。做为朱大哥的追星一族,我们得到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激情,受到了太多的安慰和教育。他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这个镜子面前,“正己身,明得失”。

有人说:3年后,可能真的没有人知道朱大哥了,但3年后 ,哪怕是30年后,我,一定会对我的儿子、孙子讲起:从前,有个贫苦的农村孩子,没有了父亲,读不起书,不认识字,还要干很重的农活,可他坚持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练歌,几十年如一日,刮风下雨也不停,打雷下雪也不断,把头发挂在墙上,用锥子扎自己保持清醒……你们如果能够学习他一点儿点儿的精神,就可以了;如果你们做事情也那么坚持,那么努力,就可以了。


“大衣哥”成名后人气不减,农民的形象


有人说:岁月虽然匆匆,我们却是无悔,我们对大哥的爱,只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愈发醇厚,就如同陈年的老酒!我们期望着,等到大哥和我们一起慢慢变老的一天,我们围在大哥的周围,再听大哥唱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是何等幸福的时光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