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雷潮有效的避雷方法

雖然雷潮過去了,但如今網貸平臺還有1700多家,因此還需要謹慎投資以及學習避雷技巧。那麼,p2p怎樣避雷呢?p2p避雷有哪些技巧?

一、看收益與利息

雖然都叫P2P,但各平臺給予投資人的利息卻千差萬別,低的年化6%、8%,高的30%,甚至個別達到50%以上。從****期出現的200多家問題平臺來看,普遍給予投資人的年化利息在20%以上,尤其****期問題平臺集中爆發的杭州地區,儘量遠離高息平臺。

二、避開信息披露差的平臺

去年銀監會就發佈了網貸信息機構的披露指引,明確指出了平臺的信息披露標準,對於那些項目信息、平臺投資數據、高管團隊信息等披露不完善的,投資者可是要慎重考慮。

三、看託管與擔保

****期出現的問題平臺,有些也有擔保公司進行了擔保。不過,這些****多是幌子,跑路之後,投資者追查到擔保公司,發現要麼是平臺自己或者內部人註冊的“空殼”,要麼就是擔保公司自身也難保。

四、避開資質差的平臺

資質的好壞要從p2p平臺的背景、運營時長、成交數據以及團隊、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進行考量,此外還要看平臺的運營時間有多久了,就像融資易這種平臺,穩健運營4年,一直以合規發展為前提,緊跟監管步伐。所以說網貸行業法規的完善和監管的趨嚴,優勝略汰之後還能穩健發展的平臺才是值得信賴的。

總的來說,現在p2p避雷的技巧主要有看收益與利息、避開信息披露差的平臺、看託管與擔保、避開資質差的平臺等等。

p2p平臺跑路有何前兆?

前兆一:標的期限

所謂標的期限,也就是長期標,短期標時間上的搭配問題。由於是建立在篇頭本質衝動問題,時間搭配尤為重要。如果平臺為了提高人氣,不間斷的都是一月標或者天標,這個就要注意。因為這種發標方式沒有給風控留出催收的時間,再一個增****平臺的每天回款量。如果哪一天產生逾期,就及其容易造成擠兌,產生體現危機。

前兆二:換法定代表人

因為換法人倒閉的平臺,也有很多。為何換法定代表人,無非就是利益糾紛,來源於借與貸之間的關係。

前兆三:****戶撤資

首先作為小散投資額度來說,****戶對於平臺會更重視一些,也是挨著利益集團最****的人物。有任何風吹草動包括標的負面消息,資金的去向都可以造成****戶們的撤資。在情報中,他也是優先獲取負面價值信息的獲得者,所以你不能指望著****戶告訴你,因為你們的最****作用,就是給****戶接棒。他們的撤資時期到來,也就是平臺緊張的時期。

前兆四:標的利率

在平臺按照一個合理的利率正在正常的道路上,突然性的以活動獎勵、提高發標利率、等各種變向提高回報的手段,也是預示提現產生危機。特別是臨****年底,各種實體經濟進入年關收款階段,產生預期的頻率增****。

前兆五:出現負面消息

負面消息對平臺是致命的,泛指,一些違法犯罪的現象,比如在各****第三方以及小道消息,出現的負面新聞,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進行撤資。

前兆六:提現速度遲緩

如果平臺突然限制提現,提現速度突然變慢甚至是拖欠,或找種種理由或藉口,說系統升級、需再充值多少才能按比例提現等,就要小心了,因為極有可能是平臺難以為繼、想要跑路或倒閉的徵兆。

前兆七:頻繁變更辦公地點的

平臺不斷變更辦公地點、租用新的辦公室,不僅更方便擴張,而且租用新的辦公室時裝修費等也可以賒賬,更利於隱藏、逃避責任。

前兆八:平臺網站突然打不開,或無故升級多日的

網站對P2P平臺來說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網站打不開或升級多日的情況。因此,當發現平臺網站突然打不開,或無故升級多日,就要小心了,這說明該平臺要出事,不是要跑路就是要倒閉。

前兆九:平臺網站持續不更新,官方客服經常無人應答。

前兆十:社會負面輿論不斷,官方始終不回覆或無合理回覆。

前兆十一:平臺網站突然打不開,電話打不通,第三方門戶網站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