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PTA的「神話」結束了?分析師: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行情

「觀點」PTA的“神話”結束了?分析師: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行情

PTA期貨價格經歷了一個半月的快速拉漲之後,在一封舉報信的影響下,行情迅速反轉,價格一路下滑。9月上旬現貨價格尚得以維持在高位,進入中下旬後,隨著市場流通庫存的累積和下游陸續減產停產,現貨價格出現了快速跳水,甚至一天下滑800-1000元/噸,讓人大跌眼鏡。而正值雙節到來PTA期現雙雙下行,也讓不少投資者一頭霧水。說好的現貨緊俏、逢低做多呢?說好的再來一波直衝萬元大關呢?這到底是基本面的反轉還是短暫的市場行為?

最終非理性的情緒化行情都將回歸到基本面,供求關係才是真正能夠決定市場價格的核心邏輯。

近2個月基本面有何變化?

對市場價格影響最為直接和顯著的因素就是社會庫存了。進入7月以後,社會流通庫存快速下滑,期貨價格較現貨價格相對更加靈敏,其負相關性明顯。而流通庫存跌至90萬噸以下後市場開始明顯感覺到缺貨,現貨市場價格快速升高,基差迅速走強,而當時正值主力合約換月和09合約臨近交割,隨即走出一波大漲行情。

而隨著PTA現貨價格站上9000元/噸關口,庫存也出現了累積。進入9月後PTA期貨價格首先出現了回落,而現貨端價格在主力工廠高價回購的挺價支撐下堅持到月中旬後快速跳水。

「觀點」PTA的“神話”結束了?分析師: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行情

實際上,庫存就是供需最直觀的表現結果,該數據是由供應、需求、進出口等各個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

2018年雖然有部分PTA產能恢復且PTA的產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全年預計產量及開工較去年也將有所增長,但下游聚酯的快速擴張和新增產能對PTA的需求增長依然造就了PTA行業快速去庫存的狀態。從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8月,聚酯的開工負荷一直居高不下。不僅如此,由於行業快速擴張,新增產能的增加,今年上半年聚酯的產量同比有了大幅增長。2018年3月至8月,聚酯產量的同比增長分別達11%,15.4%,18.4%,17.8%,16%,15.5%。2018年聚酯確定投產的新增產能共420萬噸,其中長絲290萬噸,瓶片110萬噸,工業絲20萬噸。今年年底至明年仍有約400-500萬噸聚酯新增產能釋放,而目前PTA僅有的可增加產能約200-300萬噸。因此,在七八月氣勢如虹的市場需求下,大量研究報告判斷今年供不應求局面難以緩解,去庫存狀態也將得以持續。

然而進入9月後情況急轉直下,究竟是哪裡起了變化呢?

實際上是下游負荷的降低超出了預期。每年“金九銀十”都是聚酯紡織業旺季,七八月反而是淡季。淡季不淡時,對後市的預期自然是更加樂觀。但是,在考慮下游剛性需求時,除了季節性因素,下游利潤對階段性開工率的影響也非常重要。

雖然9月進入了往年的旺季,行情卻尷尬地呈現出旺季不旺的態勢。隨著產業鏈上各產品價格一路上漲,終端織造業開始陸續停工,對滌綸聚酯的購買也呈現了謹慎的心態。9月初雖然聚酯利潤受到擠壓,除長絲外均虧損,但開工仍保持在高位,因此雖然PTA供應壓力增加,但庫存累積不多。然而隨著聚酯供過於求導致自身庫存累積、利潤減少,也加入了減產停產潮。而滌綸聚酯負荷的下降也迅速反應在PTA的庫存中,近2周以來PTA庫存增加了10萬噸以上,截至上週五,再次回到80萬噸上方。據不完全統計,江浙地區聚酯切片減產約2000噸/天,華東地區瓶片減產約6000噸/天,江浙地區短纖減產約4300噸/天,長絲減產近2000噸/天,另外有三房巷8萬噸/年裝置因環保限產,古纖道20萬噸/年裝置進入檢修,還有大沃25萬噸/年裝置減產一半,以此計算,PTA的消化量每月將減少35-40萬噸。

雖然存在需求的疲軟,但是進入9月中旬之後,由於PTA大廠陸續進入檢修狀態,因此供應上的壓力也逐漸緩解。由下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已經進入檢修的逸盛、BP珠海涉及的產能即達到了近30萬噸/月,而如果在節後其他檢修計劃均得以兌現,則將涉及750萬噸/年的產能,即62.5萬噸/月的產能減少。雖然有部分檢修計劃不足一月或者可能錯峰實行,但仍然是大量的供應減少。

「觀點」PTA的“神話”結束了?分析師: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行情

由此可知,9月中下旬為短時間內PTA供需壓力最大的時期,下游減產疊加PTA供應充足,快速累庫也是必然結果。

未來走向哪裡?

未來雖然已知在供應上將有所減少,需求上如何判斷呢?旺季究竟還會不會來?

「觀點」PTA的“神話”結束了?分析師: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行情

由輕紡城總成交量情況來看,今年8月中旬以來成交量較往年並沒有顯著降低,其中長絲和短纖布料的比例也同樣維持在2:1-3:1之間。由此我們推斷實際上國內對終端紡織品的消費需求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然而從產業鏈的負荷率變化能夠看出,目前江浙織機和聚酯工廠的負荷率均處在偏低水平。對比歷史數據,江浙織機和聚酯開工率除了春節期間外年內也曾經出現了數次降負,可並未持續太長時間,且10-11月均處於偏高的水平。

「觀點」PTA的“神話”結束了?分析師: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行情

因此,可以認為終端消費和下游需求實際上並沒有發生質的反轉。出現減產潮主要是因為上游原料價格過高而壓縮了利潤引起的階段性變化。未來有可能出現兩種不同的走勢:其一,PTA和聚酯價格繼續下滑,跌至聚酯和織造業虧損得以接受的水平後,聚酯和織造開工恢復,產業鏈重回原態;其二,織造庫存消化,開工不得不恢復,傳導至滌綸聚酯,全產業鏈價格維持高位,終端紡織品產品價格上漲,產業鏈利潤重新分配,PTA維持高加工差。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PTA自身的供需關係大概率都將在10月得以改善。而隨著供應降低、需求恢復,很可能出現再次快速去庫存的狀態,屆時PTA仍有望走出一波向上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