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反觀歷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

自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以來,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並非一帆風順,其中出現了五次影響遍及全球的生物大滅絕事件。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第一次,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現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彙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第二次, 在距今約3.65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 歷經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第三次,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 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 讓位於新生物種類, 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 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 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也二氧化碳 。 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 隨著氣溫升高。 海平面上升, 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 海洋裡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第四次,距今1.9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消失。 這一次災難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誌,只發現海平面下降之後又上升了,出現了大面積缺投氧的海水。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第五次,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在五次大滅絕中,這一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而聞名, 海洋中的菊石類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貢獻在於消滅了地球上處於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併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後登場提供了契機。 這一次災難來自於地外空間和火山噴發,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一次或多次隕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態系統的崩潰。 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於陽光不能穿透,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雲遮蔽地球長達數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飢餓而死,其中就是恐龍。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對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研究揭示出, 地球生態系統遠比我們想象的脆弱,當它損害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我們賴以生存的體系崩潰。 如果我們人類由於自身的行為而造成滅頂之災的最終時刻的來臨,我們會成為倖存者嗎?

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 主要都是由於地質災變和氣候變化造成的。自從人類出現以後,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 由於人類只注意到具體生物源的實用價值,對其肆意地加以開發,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間接和潛在的價值,使地球生命維持系統遭到了人類無情地蠶食。

科學家估計, 如果沒有人類的干擾,在過去的2億年中,平均大約每100年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平均每27年有一個高等植物滅絕。在此背景下,人類的干擾,使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滅絕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來,有記錄的高等動物和植物已滅絕724種。 而絕大多數物種在人類不知道以前就已經滅絕了。

事實上,地球環境從最初的混沌無序,到逐漸走上正軌,是經歷了N多波折、N多劫難的。比如如果沒有第一次的冰川時代,那地球上到現在滿地還是疊層石這種低級生物。如下圖: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而二疊紀大滅絕帶來的好處就是,迫使各種倖存下來的動植物進化,從而為恐龍時代鋪平了道路。

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則終結了恐龍時代,人類等哺乳動物開始成為地球的霸主。

事實上,對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科學家是有著各種不同的觀點的,其中甚至包括生命關鍵物質是從隕石流星中得來的假說。但各種化石、各種地質勘探的結果,都說明了一點,地球生命從最基本的一個分子開始到現在人類這般複雜的生物體,是經過了無數次反覆錘鍊才進化達成的。而在幾百萬年前,非洲的古猿從樹上跳到地上,才開始了一段人類進化史。

幾次大滅絕事件,留給我們的除了各種化石、地質結構(如煤、石油等)之外,更多的就是謎團,因為生物進化出現了斷層。但目前的所有研究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還是站得住腳的,至少比上帝造人要可信的多!

按照現在公認的觀點,生命的搖籃在於超新星的爆炸,具體來說就是1A型超新星的爆炸,產生的鐵、碳、氧原子等物質基本構成成分,而這些成分是最終形成星系的源頭。比如現在的太陽系,就是在好幾十億年前的一顆附近的1A型超新星爆炸後噴射的物質,經過數十億年的引力作用(也可能與暗物質、暗能量有關),而最終形成的。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也就是說,我們都是恆星的子女,我們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當年可能都存在於某顆巨大恆星裡。我們熟知的某些貴金屬,比如金,就是在恆星爆炸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量非常小。

說道這篇文章裡涉及的內容,首先我要說的是,有很多自然災害可以留下類似核爆炸的痕跡,比如通古斯大爆炸,現在多數人認為是一顆隕石或者冰核彗星在空中4公里處因為與大氣層劇烈摩擦而發生爆炸,而這種自然災害產生的地面效應,與一顆核彈無異。

再者,說道某些物質的產生,就更沒有說服力了。因為一顆隕石撞擊地面產生的高溫、高壓,可以在地表生成女孩子們最喜歡的東東:鑽石!所以,地球上沒有什麼天然物質是不能天然生成的!

最後我要說的是:

科學的先進程度是以平行尺度來衡量的,如果是相比同時代的科技水平,肯定會有高下之分。比如蘇美爾人對科學技術的貢獻,肯定領先於其他文明。但從科學角度來分析,我們不可能僅僅根據文字記載就可以推斷古人的真實情況。至少要有一些遺蹟、古物來作為參考。舉個例子,就好像我朝張衡的地動儀,就完全是個文字記載。而古天文臺的那個是現代人憑藉文字記載而製造出來的,是個復原品,根本起不到監測地震的作用,甚至連個最小的反應都沒有!但這個復原的地動儀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一種標識LOGO。我舉張衡地動儀這個例子,主要是因為有科學家說那個地動儀更像是當年給皇帝進貢的一個擺設,並沒有實際用途,更像是一個玩意而已。但是反方則在很努力的想通過現有科技來還原地動儀,能真正達到文字記載裡的那種效果。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造出能用的地動儀。但這個爭論過程,更符合科學研究的本意,拋開一切ZZ因素以及民族感情的影響,從純科學角度來分析古人的科技水平。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現代科學家試圖還原古代科技產物,這也是一種考古。但這是一種嚴謹的科學研究,絕非憑空想象與囫圇吞棗式的全盤接受。真正尊重科學的人,不會憑主觀意志而妄作結論,都是根據數據、演算、實驗、分析等手段來得出可信的結果。古人在口耳相傳或者文獻記載裡說的再怎麼天花亂墜,也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去對待這些東西。也許科學本身就是對美麗幻想世界的一種拷問,是對感性追求的一種理性審視,但如果真要在科技方面有所進步的話,這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摩訶婆羅多》還是《荷馬史詩》,都是作為文學作品傳承下來的,裡面有歷史史實,但也充斥著大量的神話傳說。如果將它們都統稱為“史書”,實在是太不著調了!

細數地球的五次大毀滅

科學與哲學合在一起,才是辨析是非、追求真理的康莊大道。對於人類文明中的社科、人文,我們會用哲學思辨的方法來審視、反思;對於人類文明中的科學、技術,我們會用科學推理的方式來研究、創造。其實科學和哲學在西方世界並不是完全分開的,很長一段時間科學是包容在哲學範疇裡的。所以,從古至今,我們都是在嚴密的邏輯思維與嚴謹的辯證分析中去偽存真、辨識真相的。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落入由少數權威或者強權者所佈下的陷阱與桎梏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