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简史

月饼简史

月饼简史
月饼简史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写下如此唯美诗句的苏轼大概想不到,一千年以后,被称为“月饼”的食品从内到外都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比如这样↓

月饼简史

表情包月饼。淘宝截图

月饼史前史:宋代“月饼”要蒸着吃

宋代苏东坡的这首诗,往往被认为是那个时代对月饼的描述。也有人据此为月饼界的“甜咸之争”下了定论——宋代的月饼就是甜的

月饼简史

资料图:月饼。郭军 摄

如今看来,苏轼口中的小饼确实和今天的酥皮月饼并无两样,不同的是,

这种宋代“小饼”当时并非中秋节的固定食物,而是“四时皆有”

此外,宋代“月饼”也远非今天人们常见的月饼。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将“月饼”归入“蒸作从食”一类,可见当时所谓的“月饼”还是要蒸制的,自然不是今天人们熟悉的月饼形态。

月饼简史

资料图:月饼。董飞 摄

月饼从何而来?

月饼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总能在民间找到大量传说。

有说法认为中秋月饼源于“嫦娥奔月”,并在远古时代就有;也有传说称“月饼”二字拜杨贵妃所赐;还有一说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与反抗元代统治者暴政联系在一起;更有说法将月饼的产生时间延后至清代乾隆帝下江南之时。

月饼简史

2017年中秋,由8150枚彩色月饼打造的“嫦娥奔月”引民众围观。 王中举 摄

事实上,稍作考据便可看出,这些说法虽然生动有趣,却无法找到史料佐证,很难说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从可见的史籍看,较早有关“月饼”一词的记载,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而将月饼和中秋节联系起来,到明代才有明确记载。

“大号月饼”自古有之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月饼为中秋节“祭月”所用,“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月)饼有径二尺者”。

可见明代的月饼已与我们今天所见的月饼大略相同,而且还出现了“径二尺”的大号月饼。明代一尺大约有三十多厘米,当时已经做出了直径超过六十厘米的月饼。

月饼简史

资料图:手工制作超级大月饼吸引上百人争先品偿。 苗志勇 摄

清代皇帝要吃5公斤的“陈年月饼”

清代的月饼并无过多变化。《燕京岁时记》载,当时的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此时的月饼形态虽无太大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秋节吃月饼,又出现祭月后将月饼“留至除夕而食”的吃法。照这种说法,当时的一部分月饼需要留存四个多月后再吃。

当然,这种留到除夕吃的月饼是不同一般月饼的。历史学者苑洪琪曾考证,这种月饼有5公斤重,中秋过后“依例放到阴凉处风干,收贮。到除夕晚上,吃团圆饭时分吃”。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般没人会把月饼存上小半年才吃,而月饼本身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花样。

事实上,按照苑洪琪的说法,清代宫廷的月饼已有很多种类,包括“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油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还有猪油和面制成的月饼”。而除了上述月饼,近年来还出现了以糯米为原料的冰皮月饼。

月饼界的“黑暗料理”

月饼的形态也不再局限于圆形、方形,变得多样起来,甚至还有月饼直接采用了表情包的外观。

月饼简史

表情包月饼。微博截图

月饼简史

故宫食品今年推出的茅台五仁月饼。淘宝截图

中秋节就要到了

你想吃什么样的月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