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的基督教文化發展軌跡

1900年,英國傳教士梅理純(譯名)首先來到鍾祥,在鍾祥城關雙眼井租了一間房屋,開設戒菸所從事傳教活動,鍾祥的

基督教即起源於此時。1906年,英國傳教土梅理純利用“武穴教案”賠款在鍾祥城區購買地皮(原鐘祥衛生局機關處),首先建立福音堂: 後於1908年,建立男醫院,1910年又創辦女醫院,由英國人梅理純、宮善修任男院長,柯冰玉(英國人)任女醫院院長。醫院還附屬過男女護校,邊學習邊實習,醫生、護士長兼任教員。下面堂區也都附設過教會小學校。

鍾祥的基督教文化發展軌跡

自基督教傳人鍾祥至抗日戰爭初期的1941年,鍾祥教會的活動都由英國差遣員負責。當時中國被劃分為七個教區,(即華北、寧波、溫州、湖北、湖南、華南、西南) ,每個教區設教區長1人(英國人),湖北教區在鍾祥設有聯區,鍾祥聯區下設6個堂區(即城關東街、豐樂河、長壽店、洋粹街、流港、舊口)。聯區每季度開會工次,由聯區長主持,期間一般在堂區季會後一期舉行,內容主要是討論全聯區的教徒信仰是否虔誠,捐款是否熱心等。

1949年建國後,英國傳教士大多數已回國,在鍾祥只留下兩名醫務人員,此時的鐘祥聯區由肖國貴負責,任聯區長、福音堂牧師和普愛醫院院長。

解放初期,鍾祥有教徒180多人,其中 牧師1人,傳教士1人,會佐1人,執事1人,義務傳教士7人,勸土5人,教友代表5人,教徒149人。到1964年,經調查,還有教徒139人,其中 牧師1人,會佐1人,堂區執事6人,義務傳教士e人,勸土1人,教友代表4人,教徒120人。在鍾祥先後擔任過教牧人員的有 英國牧師、聯區長8人,分別是梅理純、嶽永和、劉維德、丁克生、迪約瑟、文蒂光、業白同、嶽師母。中國籍牧師、聯區長15人,分別是管植卿、劉錫安、錢楚先、肖國貴、章天榮、劉孚美、胡學漢、熊克明、沈明霄、嶽耕陸、任祖賢 劉學孚、萬福林、陳新口\李悟新。中國籍會佐2人李惠芳(女)、昊淑英(女)。教會醫務人員有7人,其中外國籍6人,分別是英國人毛醫生、翼善修、吳幗英、謝培德、嶽柯氏、施德芬。中國籍1人,塗登榜。

教會的經濟來源由英國遠東宣教派遺會接濟,按年由該會通過匯豐銀行寄存在中國匯豐銀行,由教區長(一省內的總牧師,英國人)開匯票到匯豐銀行領取,用於教牧人員、醫務人員的薪金和購買藥品、辦學校開支等。

1942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英帝國之間發生了矛盾和戰爭,當時,日本人將在華的英國人都關到集中營,教會的醫院、學校都由日本人接管,教會的中國人員亦被趕走,鍾祥聯區的活動暫時停頓。直到日本人投降後,中國牧師沈明言、肖國貴、劉孚美等和地方勢力聯合,才將鍾祥的教會及其醫院、學校收回自辦並恢復活動。

1951年,普愛醫院由市人民政府接收,訓育小學也於1951年由教育主管部門接收。

全國解放以後至1956年,仝國基督教開展“三自”革新運動,由中國人自辦教會。鍾祥基督教也積極開展“三自”革新運動,並在“三自”( 自治、自傳、自養)革新運動宣言上簽名,鍾祥聯區簽名的有190餘人,表示堅決服從政府,走“三自“愛國道路。

以後,郢中福音堂交縣人民政府,由人民醫院代管使用維修.教牧人員住房於1972賣給縣人民醫院,作價2000元,該款上交到湖北省i,兩會”。

1958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已不再信仰宗教,鍾祥境內的基督教活動基本停止。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進一步落實,鍾祥境內基督教才逐步開始活動並迅速發展,1986年,信徒發展到5000多人,主要分佈在7個區鎮,有40多個家庭聚會點,活動主要是以家庭聚會的形式進行,每星期六或星期天在家庭聚會點誦經、禱告、做禮拜等。

興起的主要途徑: 一是1979年從河南省析川縣遷到鍾祥柴湖區的移民,因原住地有過基督教堂,受基督教影響很大,基督教從河南逐漸傳到鍾祥柴湖,發展信徒達2000多人。二是1981年,襄樊市張灣船民、基督教徒王桂芝經常行船到鍾祥磷礦鎮利河口採購磷礦石,在她的影響丁,她在磷礦鎮的親戚以及和她相識的船民漫漫地跟著她信仰基督教,同時,磷礦鎮原有的9個老信徒也開始活動和傳教. 1982年,磷礦鎮搬運工、老教徒曹海潤、以及馮維秀、許翠芝等6人設家庭聚會點,一些信徒在他們家裡活動。1983年,磷礦鎮信徒達100多人.遇基督教重大節日,他們到襄樊基督教堂參加活動。1983年以後,他們把基督教逐步傳到胡集、雙河、豐樂等地。

1987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滿足信教群眾過宗教生活的需要,經政府同意,在楊灣街道建立了一個簡易基督教活動點,由曹潤海執事負責,並在政府宗教部門的管理下,依法開展活動,從此,鍾祥的基督教活動逐步走上正常化,井納人法制化管理的軌道。1991年,曹潤海病逝後,即由胡桂芬負責並主持宗教活動。1991年7月,胡桂芬被省基督教“兩會”按立為牧師,這是鍾祥解放後按立的第一位牧師。1992年成立了 “磷礦鎮基督教三自愛國管理小組”,制定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1994年,管理小組籌資2萬多元對原簡易活動場所進行了改造,建起了4間117,7平方米的新教堂。1995年由原荊沙市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隨後又逐步登記開放了冷水基督教教堂、石牌鎮基督教教堂、柴湖鎮魏家榨基督教教堂。

基督教相信“獨立真神”上帝,稱他是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並主宰一切的主。基督教各教派共同信奉的教義有

2.1 相信’’ 位一體”的上帝為創造和管理萬物的主。上帝是,,靈”,無形、無體,但有“位格”、理性和意志,他超乎萬物之外,又貫乎萬物之中。基督教還常用父親的形象來表示上帝對人類的眷顧和愛護,稱上帝為,,天父”’

2.2 相信“:位一體”上帝的第上位耶酥基督為上帝的“獨生子’’。稱其為聖子,是“道”借瑪利亞由聖靈感孕,降世為人,即“道成肉身”。他具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是天父的啟示者,宣傳救世的福音,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世人贖罪、復活、昇天,將來還要再臨,施行最後審判。

2.3 相信“一位一體”的第三位聖靈,運行在世界和人類心中,使人知罪,悔改、成聖(: 丫三位一體”的教義認為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但不是三神,而是同一“本體”之神的三個“位格”。基督教堅持一神論,但關於既是三位又是一體的信仰曾引起許多神學上的臆測和爭論。

2.4、相信教會是基督所建立,由上帝“選民”組成的團體,經使徒傳下來,具有聖潔和公佳,教會在世界上負有傳福音的使命。

2.5 、相信人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所造,由身體和靈魂組成,在萬物中居於最高地位,但因犯罪背離上帝而陷於魔鬼罪惡勢力之下.不能自救,唯有信賴基督才能得救並獲永生。

鍾祥的基督教文化發展軌跡

基督教的教規為十戒 川、除上帝外,不許拜別的神,(2)不許製造和敬拜偶像,(3) 、不許妄稱耶和華的名字·(4)、六日勤勞作工.第七日守安息日為聖日,(5) 、須孝敬父母,(7)、不許姦淫·(8)、不許偷盜人9) 、不許作假證陷害人人10) 、不許貪戀他人的一切所有。

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儀式是在每星期天舉行的主日崇拜,內容主要有唱讚美詩、祈禱、誦經、講道、祝福等。主日崇拜一般都在教堂內舉行,由神職人員(牧師 教師)主持。

基督教的一些很重要禮儀被稱為聖事或聖禮 主要聖事有五種(1)、洗禮,是人教者必須領受的第一件聖事;(2)聖餐、(3)婚禮、殯葬人5) 、聖職,設立教職人員的儀式。除此以外,最經常的禮儀就是每星期天都舉行的主日禮拜。

基督教主要有兩大節日 一是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 紀念耶酥復活;二是聖誕節,12n 25 日,紀念耶酥出生。

鍾祥現有基督教信教群眾8500多人。仝市所有鄉鎮場庫及官莊湖管理區均有分佈,信教群眾較多的有柴湖鎮、長灘鎮、冷水鎮、石牌鎮、磷礦鎮和郢中城區。有宗教教職人員12人,其中 牧師2人,教師4人,長老6人。正式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5個 磷礦基督教堂、石牌基督教堂、冷水基督教堂、郢中福音堂、柴湖鎮魏家榨基督教堂。以堂代點管理的簡易活動點6個 石牌鎮賀集、胡集、官莊湖、九里、舊口、長灘基督教簡易活動點。信教群眾呈現老年人多、婦女多、文盲半文盲多、農民多、貧困人口多“五多”的狀況。1992年至1997年,仝市基督教信徒發展較快,人數多,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在廣大農村開展無神論教育,一些盲目信教的群眾退出了教會,一些年輕人外出打工,一些老年信徒自然死亡,

基督教信徒逐年減少,呈下降的趨勢。

原文地址:http://www.shoushanmen.com/culture/77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