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神話與紹興禹跡·其一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紹興禹跡圖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禹跡,即為大禹當年治水、計功、建朝時留下的舊跡,每一處禹跡背後都有著神話傳說。紹興大市範圍內有120餘處禹跡,在民間自然也流傳有許多與大禹有關的故事。

塗山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禹娶塗山

塗山,禹所娶妻之山也。大禹於塗山迎娶女嬌之故事,最早見於《尚書•益稷》:“禹曰:‘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意思是說,禹娶塗山女嬌後,依然匆忙地投身於治水,兒子啟哇哇大哭,都顧不上疼愛。

那麼,塗山又在何處?據成書於戰國時期 的“地方誌鼻祖”《越絕書》卷八載:“塗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去縣五十里。”按此方位,如今紹興境內的安昌西扆山正與其吻合。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山下有西扆村,村子的入口廣場便被取名為大禹文化廣場,其北為禹跡路,南面西扆廟中則供奉大禹像。據悉,1995年前村中曾有塗山寺,廟內主供“望海觀音”,據傳實為塗山女嬌。

大 禹 文 化 廣 場 ↓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西 扆 廟↑

女嬌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女 嬌

女嬌是上古時代傳說中塗山氏的女兒,夏禹姒文命的妻子。她儀容秀美,生性嫻雅,是當地有名的美女。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東漢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史書記載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紹興另一處被民間稱為“塗山”而未曾易名之地,坐落於群賢鎮禹降村旁。

史書中說,大禹治水三十歲而未娶,不合當時禮儀的要求。行至塗山時,有九尾白狐造訪大禹。禹見之,說:白色即是我的衣色,九尾乃是王者之證。於是娶之為妻,妻名女嬌。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呂氏春秋·音初》裡還記載,禹外出治水久未歸家,女嬌因思念而唱起了《候人歌》,雖然歌詞只有一句:“候人兮猗!”但是它被稱為中國第一首有史可查的戀歌。

禹餘糧

中藥藥材“禹餘糧”名稱的由來,也與塗山女嬌有關。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禹 餘 糧

禹餘糧,中藥名。為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含鹼式氧化鐵[FeO(OH)]。具有澀腸止瀉,收斂止血之功效。常用於久瀉久痢,崩漏帶下。

據說,有一次大禹治水來到剡(今嵊州),見剡溪濁浪滔天,而水流被一座大山迎面擋住導致水位猛漲、洪水四溢,剡溪兩岸遭災。大禹登上山頂察看地形後,決定劈開大山一角,將洪流導人舜江,於是組織民眾並帶頭掘土。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一天晚上,大禹還在山上忙碌,妻子女嬌盛了一籃饅頭,越嶺給大禹送晚飯。到了半山,在月色中,她猛然望見山上一隻黑熊正在劈山,在一聲巨響中,山又倒下一角。女嬌大驚,不由得發出一聲尖叫,手中的籃子也脫手滾下山去。她何曾知道,黑熊正是大禹所化。聽到尖叫,大禹恢復原形來到女嬌身邊,兩人一起下山找到籃子,籃內只剩下幾個饅頭,其餘都丟散在山中了。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圖為嵊州剡溪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禹餘糧

不久,大山劈開了缺口,剡溪順從地流注大海,而山上卻出現了許多饅頭形狀的圓石塊。宋代的《太平御覽》中說:“禹餘糧,世傳昔者禹棄其所餘食於江中而為藥材也。”當地人知道這是大禹的糧食,就稱之“禹餘糧”,女嬌翻越的那座嶺就叫“餘糧嶺”。歷史上稱,“禹治水畢功於了溪”,也就是指這裡。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圖為嵊州“禹糧嶺”

在今天的新昌大市聚鎮東岇山水簾洞附近,可以揀到形若雞蛋的石頭。外殼或白或褐,比較疏鬆,手搖可感覺到內有核動,碎之,有屑如餡,入藥有化淤的功能。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圖為新昌東岇山水簾洞

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大禹神话与绍兴禹迹·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