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成都,记忆里经常走过的城市。安逸,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城市,在所有城市中还真是绝无仅有。成都树荫下、茶馆里那份闲淡的心情,望江楼竹林的幽静,陈麻婆豆腐的火辣热烈……,好像只有踱着方步,慢慢的溜达才是融入这个城市唯一方式。

背着行囊包,走进被雾气笼罩着的城市街道,就像成都人期待阳光明媚一样,期待着那道看不见的城市风景,祈盼着遇见被现代生活遮掩了的那份生活的本真……

蜀绣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 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 丝线缝韶华 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一曲《蜀绣》融入了中国美,成都风。纤纤素手绣出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绣出了那斩不断的万千思情。

蜀锦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唧唧复唧唧”,伴随着织机的声响,色彩斑斓的锦缎渐渐显露出来。大花楼织机上经纬线穿梭,勾勒出一幅传统的织锦场景。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蜀锦,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战国对龙对凤朱色彩色几何纹锦、隋代胡王锦、唐代四天王狩猎锦、明代太子绵羊锦、清代月华锦……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展厅里,今人复原的古代蜀锦悬挂在橱窗中,静静地诉说着蜀锦的历史。


成都糖画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成都糖画,是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工艺。四川民间过去又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等。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这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曾广泛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巴蜀大地城市乡村。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凝固的糖液形成神奇的图画,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人物……皆晶莹剔透,栩栩如生。观之若画,食之有味。


瓷胎竹编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平乐镇群山环绕,四周都是苍翠的山峦,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平坦而秀丽的绿色小盆地。这里流传着一种机器根本无法替代的全手工技艺——“竹丝扣瓷”。千百根细如发、软如棉的竹丝,均匀地编织在洁白如玉的瓷器上,使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在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瓷胎竹编榜上有名。它不仅与蜀绣蜀锦、银花丝和漆器并称为成都传统手工艺“四大名旦”,也代表了整个中国传统竹编技艺的最高水平。

银花丝制作技艺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很多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可能从来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宋代形成,它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造型别致,玲珑剔透。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几乎包含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各种精华。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50岁的道安,是银花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也是成都唯一一个专职做银花丝的手工艺人。道安的《一帆风顺大龙船》运用烧蓝等几十种手工技艺制作而成,由上万米不同粗细的银丝“平填”制作而成。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多年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道安和丈夫、女儿一起,共同守护这项千年技艺,只为它的传世绽放。

四川竹琴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清冽而又苍遒的竹琴唱腔将随着他人灵巧地拨动竹琴,而像水一般从他的喉咙里轻缓地流出或汹涌地奔泻,让他们沉醉,让他们乐此不疲,让他们永远记住一个被大家昵称为“贾瞎子”的盲人。

天府名人:贾树三(1894~ 1951),幼年失明,随竹琴名手蔡觉之学艺,创造了驰名全四川的贾派竹琴。 “歌成锦里无双绝,听到人间第一声”,这是当时人们对贾树三的赞誉。在《青蓉略记》中,老舍就曾对贾树三的竹琴有着这样的期盼:“希望再有上成都去的机会。多听他几次!” 1951年老人溘然长逝,那曾经打动过无数人的唱腔,也就此停留在了过往的时光里。

四川清音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清音的黄金岁月,不少作品堪称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自清音大师李月秋从莫斯科捧回金质奖章后,喜欢清音和学唱清音的人陡然增多,“满城皆唱《放风筝》”。李月秋也被称为“成都周璇”。在当时,清音可以说是不少成都人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是“很成都”的时尚。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清丽清美成就清音,清音也是一种混搭文化。四川清音融合明清时期民间小调和多种说唱形式、音乐戏曲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四川清音在吸收各地唱曲并与本地方言以及四川扬琴和川剧相融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艺品种。四川清音不仅传承了巴蜀历史文化,而且,也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突显成都包容的城市气质。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四川清音国家级传承人程永玲师从著名清音大师李月秋,她在秉承师风同时,又开创了自己清音风格,以清脆明亮的嗓音和灵巧的舌头,发出类似西洋歌剧唱腔一样的美妙声音,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跳跃式连续顿音唱法,让人领教了四川清音“哈哈腔”的绝妙。


黄龙溪火龙灯舞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众人手持焰火喷向龙身,长龙在漫天纷飞的烈焰中腾跃。火随龙起,龙随火跃,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成都黄龙溪“烧火龙”精彩绝伦的表演总是给人留下深刻记忆。

成都黄龙溪“烧火龙”风俗起源于南宋, 先民们根据“黄龙见武阳赤水”和民间流传的关于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龙”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龙”这个图腾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 黄龙溪也是中国著名的“火龙之乡”,并在2010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漆器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成都漆器,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多用推光的髹饰技法或以雕填见长,或以研磨绘著称。成都是中国最早的漆艺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漆艺制作中心,享有“中国漆艺之都”之美誉。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成都漆艺,至今任然纹饰斑斓、色泽艳丽,其工艺可看出3000多年前的蜀人就已有人为的装饰工艺和审美在其中了。

竹麻号子

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作为衍生于造纸工序的劳动号子,竹麻号子曾经伴随着造纸作坊广泛存在于夹江乡间。上世纪80年代,夹江还到处是篁锅,槽户们在篁锅上热火朝天“打竹麻”时的号子似乎还回响在耳边。

“打竹麻”的劳动单调而繁重,竹麻号子的歌唱题材却谈天说地多种多样,歌词具有极大的即兴成分,“恨杵””(即领唱者)可随意决定歌唱内容,然而好的歌词却会流传开来,成为槽户中的“流行歌曲”。成都,安逸中有着生活的本真

爱情题材是竹麻号子歌唱的重要内容,这些歌曲或含蓄委婉或率真泼辣,《这山望见那山高》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内重要的手工纸产区,夹江纸远销国内各地及海外,《云南巷口》就反映了夹江纸当年的销售情况;而夹江人风趣、诙谐、爽朗的性格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银丝调》这一类唱颂劳动生活的歌曲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时代口传心授下来的宝贵财富,无论何种表现形式,植根于何方土地,都被赋予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岁月更迭,它承载着人们过去的美妙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的DNA,是人类生活记忆的原点,有着太多的难言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