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那北伐會成功嗎?

多情公子62456781


從《三國》來看,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司馬懿父子,那麼北伐極大極大可能成功!!!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個答案都在大罵小編,那麼為什麼說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司馬懿父子,那麼北伐很可能成功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從北伐戰略,北伐困難兩個方面分析。

首先,我們從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分析。


當時天下已經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分天下,分而治之。諸葛亮意圖北上,佔領雍涼二州,當時的雍涼二州分別為雍州是今陝西關中一帶,涼州是現在的甘肅一帶,大家都知道,這兩塊兒在當時的重要性可不比現在的差,雍州那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涼州呢,馬匹精壯,也是一塊好地方。


所以,諸葛的戰略是北伐得雍涼二州,再伺機而動,觀察魏吳,壯大蜀國,他的目的是統一天下,恢復漢家天下,但是這個時候的諸葛亮也明白,全靠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畢竟還有個東吳,所以,其實諸葛亮北伐其實只是戰略的北伐,他心裡的目的就是佔領雍涼二州。那麼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司馬懿父子,他心裡的北伐其實已經成功了!


其次,諸葛亮北伐的困難。


諸葛亮出了這麼多次祁山,最終都乖乖回去了,為啥?就是因為司馬懿在那兒守著,聽說諸葛亮要北伐,司馬懿馬上就趕去雍涼,其實諸葛亮的心思司馬懿也是很明白的,你要雍涼二州,我就守在這裡,就不給你!而且司馬懿也明白,諸葛亮已經快油盡燈枯了,就這麼耗下去,諸葛亮哪裡熬得住。所以,如果真的諸葛亮在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還真說不定諸葛亮就成功了!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熟讀《三國》十年卻老愛跑偏,歡迎各位大佬一起探討每一個問題。


青梅煮史


那是不可能的!從原則上看,蜀國能夠堅持那麼久跟司馬懿家族的幫助也是大大的。其實早在魏明帝曹睿時期,曹魏便有擊敗蜀國的能力與決心,但是一直沒有去實施的主因就是司馬懿攔著。司馬懿害怕滅蜀成功後被兔死狗烹清算掉,或者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而被出閣,因此司馬懿一直在裝敗,製造蜀漢很強的假象,目的是鞏固自己的地位,蒐羅兵權。

假如司馬懿被諸葛亮給燒死了,那麼對曹魏政權並不會有多大損失,反而會讓曹魏的內政一片滌盪,再也沒有人來牽制,屆時政治清明,又沒有權臣內鬥的魏國頂壓在蜀國身上,肯定結果會更壞。

曹魏區別於蜀漢的地方就是貴族與土豪,曹魏一方的大臣都是世代家族的,這些人對教育抓得好,使得曹魏在人才方面一直沒有中斷。而蜀漢或者孫吳這些暴發戶由於不懂得教育,使得教出來的孩子都是豬。甚至諸葛亮自己也是,從才華上看他並不輸司馬懿,但是諸葛亮的兒子跟司馬懿的兒子真心沒法比。所以,曹魏丟掉一個司馬懿還會有司牛懿,司羊懿,豐厚的人才儲備使得失去司馬懿對曹魏的意義遠遠沒有想象的大。


優己


這是《三國演義》的場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諸葛亮這麼說道。

老《三國》唐國強飾演的孔明在大雨中閉目,看樣子就像是丟了魂魄。

新《三國》陸毅的孔明則異常悲憤,說出老太助曹不助漢這樣的話。

從《三國演義》中的人設來看,司馬懿要是被燒死了,魏國還真就完了,三國後期的大將曹真都被寫的狼狽不堪,藉以突出司馬家,那曹魏實在是沒人可以擔當大任。

曹真在裡面就是個草包,竊戰和無能成了他的標籤,要是沒有司馬懿及時救場,那諸葛亮就完全沒有對手。

司馬懿和諸葛亮對陣也是處處落下風,基本靠守。但畢竟書中的司馬家開了掛一般,上天庇佑,諸葛也沒有辦法。

歷史上沒有諸葛亮燒司馬懿這麼一段,司馬懿也不是魏國阻擋蜀漢的絕對主角。倒是諸葛亮北伐也是處處受阻,舉步維艱。


大眼大世界


這個問題如果按照當時魏國和蜀國的情況來說,只要沒有司馬懿阻擋,那麼魏國就沒有人可以擋住諸葛亮北伐。相信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魏國是先派大將軍曹爽和司徒王朗去進攻諸葛亮,結果曹爽大敗,王朗戰死。

因為無法阻擋諸葛亮北伐,才讓司馬懿官復原職出戰。所以只要沒了司馬懿,魏國很難擋住諸葛亮北伐,可能有人會說魏國難道沒有其他人阻擋諸葛亮了嗎?這樣的問題。


要知道魏國的皇帝曹睿,是非常忌諱司馬懿的,當初就是曹睿想方設法去處了司馬懿的兵權,如果魏國有其他人阻擋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讓司馬懿重握兵權,所以魏國當時的朝堂上除了司馬懿已經沒有人能阻擋諸葛亮了,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和曹丕懷疑司馬懿卻沒有殺司馬懿的原因。

所以只要司馬懿死了,魏國就沒有能阻擋諸葛亮北伐的人了,而且司馬懿在魏國軍隊中威望非常大,當時魏國軍隊和魏國朝廷都認為只有司馬懿可以阻擋諸葛亮,一旦司馬懿死了,魏國軍隊和魏國朝堂就會大亂,毫無戰意。

所以只要司馬懿一死,那麼諸葛亮北伐必勝。

喜歡的朋友希望你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有什麼不足,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奇異秘聞


“火燒上方谷”本就是《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橋段,既然你問的小說,那咱們就按照《三國演義》的劇情來分析,如果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那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

《三國演義》的主要宗旨是什麼?那就是講究“天命”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開頭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三國演義》結尾

說明全書的宗旨,或者叫最大的法則是天命!比如大將要謝幕,必然會有“主星幽暗,客星倍明”等描寫。

按照全書的宗旨來說,在火燒上方谷之前,全書沒有一點關於司馬懿要隕落的跡象,如果你假設硬是寫死了司馬懿,按照天授之意,最後諸葛亮還是會北伐失敗,魏國肯定還會冒出類似司馬懿的人出現,保證魏國的強大。

《三國演義》本身的主角是諸葛亮,結果卻是蜀國滅亡,這是基調,其實諸葛亮妖力化身,乾死誰都是正常的,但是不能違背天意,那就是蜀國滅亡。


笑嘗歷史百態


從小說看,好像就是給讀者這樣一個念想

上方谷事件是演義中的,真實歷史並不存在

歷史上諸葛亮司馬懿正面交鋒也就兩次,並且並未大規模發生戰鬥

但第五次的對戰確實讓司馬懿一方吃了些虧,可謂賠了張郃又損糧,不過誰知道這是不是有陰謀論存在呢

隨後曹魏坐擁九州之六,自己無須大動干戈,守而不出便可攔敵於城牆之外。

先給對方希望,再讓對方絕望,這是最難受的,所以成就了千年縮頭烏龜最終司馬懿贏得了這盤棋局,不過在後世看來諸葛亮贏得了人心

《三國演義》是從蜀國出發的,其中將劉備寫得過仁,將諸葛亮寫得過神

諸葛亮自然是智謀過人,但也沒有那麼神機妙算

隆中對雖然是完美計劃,但不代表可以與時俱進

小說終是小說,歷史上有玄奘,但沒有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演義亦是有諸多憑空虛構的事件

歷史上,夷陵之戰後,蜀國只佔益州,雖地大但仍屬貧瘠,諸葛亮六出祁山,僅是困獸之鬥

早前,大將軍曹真便成功阻擊諸葛亮北伐的勢頭,所以馬謖來背了這個鍋

當時魏國與蜀國差距已經很大,三分天下之勢已經確立。也許當時的魏國一發力,可以打破這個平衡,但魏國選擇保守,發展經濟,再裝備碾壓

所以,即便沒有司馬懿,曹魏依然還有鍾會,鄧艾,甚至曹氏宗親也有不少能人不會被雪藏


從兩國當時的實力來看,蜀國已經不及魏國,依靠地勢勉強固守問題不大,想要打敗曹魏興復漢室,難於上青天

畢竟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主要還是拼兵力,糧草物資

即便攻下城池,也是易攻難守,別人也不會給你機會讓你攻下後在這慢慢發展的

所以沒有司馬懿,蜀國北伐之路仍是極其坎坷

除非夷陵之戰不打,或還有一戰之力,屆時勝負難說


老知什麼都想說


怎麼說。。。重複問題,回答過一次了,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都是不世出的奇才。

可以說,司馬懿是能諸葛亮北伐最大的障礙,雖然並不是唯一的障礙。

那麼問題也可以這樣看,司馬懿死了,還有人能阻止諸葛亮嗎?

這個問題,誰的回答最準確,最有效呢?只有一個人,沒錯,就是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可謂一代明君,而他一直非常忌憚司馬家族的存在,可是他不敢動司馬家族,為什麼?因為只有司馬懿能夠阻止諸葛亮北伐的腳步,鄧艾不行,張郃不行,曹真更不行,就像司馬懿說的,諸葛亮一死,就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了,同樣的道理,司馬懿一死,就再也沒有人阻止諸葛亮了。

為什麼當時有“臥龍雛鳳得其一可得天下”說法,因為一個軍事奇才對於戰場的影響太大了,絕不是地球少了誰都轉這樣的理論可以一致的。

曹真病死,司馬懿再一死,蜀漢大軍,無人可擋。

既然魏明帝都這麼認為,難道在座的各位,誰比明帝更有話語權?


娛生敘影


不會,就算上方谷諸葛亮燒死了司馬懿父子,諸葛亮北伐還是不會成功的。三國國力最弱的就是西蜀,上方谷的時候,諸葛亮因為常年勞心勞力早就已經是風燭殘年,命不久矣,而且蜀國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將帥後繼無人,就算是在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也不過是對魏國一時的損失,魏國除了司馬懿之外還有曹氏宗親,鍾會,鄧艾等,可謂人才濟濟,諸葛亮其實自己也知道北伐無望,但是為了先主肄業,又不能不伐,但蜀國只是偏居一隅,若和東吳聯手還有成功的希望,可是在那些的亂世裡,誰都想要成就王圖霸業,孫權也不例外,一時聯手也是為了各自利益,天下雖說三分,其實曹操已經得了二分,實力不可小覷,以蜀國一國的實力,是不能與之抗衡的,魏國經歷曹操,曹丕,還有曹睿三代的勵精圖治,國力強盛,對付蜀國,曹睿就說過只要堅守就可以熬死諸葛亮,諸葛亮知道他們和魏國實力懸殊,他在上方谷的時候也只有區區十萬人,這還是集全國之力,他一貫只想智取,快打,他的這種戰法魏國心知肚明,所以司馬懿才選擇堅守,諸葛丞相再聰明睿智也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魏,蜀兩國實力懸殊過大,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子非魚00111


首先要說明的的事,諸葛亮火燒上方谷根本不存在,不過是《三國演義》的杜撰和虛構。

我們就以《三國演義》的架構來判斷和推測結果。一句話,根本不可能。

司馬懿被燒死以後,諸葛亮必然渡渭水。取隴右。佔領庸涼二州。佔領北魏長安以西領土。截斷北魏主力對庸涼二州的救援。但由於蜀漢國疲民小,根本無法進軍長安洛陽,並且全部吃下去。如果諸葛亮強行攻取長安洛陽、很有可能造成諸葛亮蛇吞象。可以想見。北魏在得知司馬懿大軍覆滅以後。必將舉傾國之兵全力與蜀漢決戰,而諸葛亮面對北魏的傾國之兵只有退讓以避鋒芒。同時也要防備東吳偷襲。

北魏也一定會派舌變之士遊說東吳,告訴東吳成破厲害、如果蜀漢滅了大魏,東吳肯定會第二個被滅。魏蜀吳已是鼎足三分。任何一方的覆滅,對另一方也是沒頂之災。東吳也一定不希望諸葛亮北伐成功。

其實諸葛亮北伐最終目的的佔領庸涼二州,而並非攻取長安洛陽。所以一開始司馬懿才主動要求駐守庸涼二州,是因為他看出了諸葛亮的戰略目的。換句話說。面對沒有司馬懿的北魏,諸葛亮依舊沒有能力和力量恢復漢室。而北魏最大的可能就是放棄庸涼二州,確保陳倉渭水一線不失。長安,洛陽安全,就是北魏的底線。


清水空流


即使司馬懿死了,魏國也不會迅速敗亡。因為魏國佔據了三國裡絕大部分的州,人口、糧食、裝備物資都是三國裡最豐富的,而且魏國人才濟濟,政策合理,幾乎是以十養一,所以即使死了一個司馬懿,還會有第二個能人站出來帶兵衛國,根本不會出現演義裡“除了司馬懿 再無第二人可帥兵抵禦蜀漢”的情況,更不會出現死了一波兵,丟了一批糧和裝備 就再無兵、糧、裝備的情況……相反 恰恰是蜀漢 人口、糧食、物資、人才全面匱乏 ,賦稅超重,幾乎是以二養一,一旦死了一波兵或者丟了一批糧食裝備,那段時間內肯定是恢復不上來了。所以,即使司馬懿死了,蜀漢短時間內能佔據上風,但路遠崎嶇,糧食裝備幾天就跟不上了,再加上魏國人口、糧食、裝備、人才全部富足,很快就能組織起防禦和反撲,蜀漢只能見好就收,除非蜀漢能一口氣滅了魏國都城,擒了魏王,否則根本不可能速滅魏國,只能見好就收。而且由於人口少的原因,蜀漢即使想速滅魏國,一旦魏國拼死奮戰的話,蜀漢也絕對硬拼不起。即使蜀漢在魏國地盤佔據了一塊根據地也不行,畢竟一塊新的根據地才能駐幾個兵,存多少糧,因而蜀漢主力全都在山城裡,路遠崎嶇,一旦魏國大部隊強襲,蜀漢的援軍和糧食都很難及時到達,根據地很快就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