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產生於明代中葉的《金瓶梅》,是現存我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白話長篇小說。本書創作的地理背景在哪裡?這是與《金瓶梅》的作者是誰、作品的主旨為何等重要問題緊緊糾結在一起的重要金學公案。此問題的最終澄清與解決,對準確考定《金瓶梅》的作者和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出現最早,相關材料豐富,非常值得重視。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金瓶梅》所敘述的主體故事發生在清河縣,在今河北省邢臺市境內。但是,很少有學者把《金瓶梅》創作的地理主背景視為清河,而是對之給予很大質疑,並提出不同的創作地理背景之說。其中,“北京說”是出現最早,歷時最長,且影響較大的一種。吳晗是現代《金瓶梅》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他雖沒有以很大篇幅專論《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但亦有所談及。已故著名學者張遠芬曾在他的名作《<金瓶梅>作者新證》一書就曾提到:“《金瓶梅》中運用了大量的嶧縣方言、北京方言和華北方言。吳晗先生還說,作者異常熟悉北京的風物人情,很多描敘都是以北京做背景的。”[1]此或許可視為《金瓶梅》地理背景“北京說”的源頭。大約同一時期,署名為澀齋者曾在《<金瓶梅詞話>裡的戲劇史料》一文中說:

《金瓶梅》一書中的中心地方是清河,但從該書中所描寫的看來,決不能認為作者所暗示的也是清河。清河不過是一小縣,那裡能那樣繁華?那裡能有南瓦北瓦?那裡能有教坊?一個小縣,有多少官員,那裡能養得起玉皇廟那樣的大廟?凡此種種,皆可以證明書中所謂清河一定另有所指,大概不是南京即是北京。[2]

此處,作者明確表示“書中所謂清河一定另有所指”,並提出了北京即可能為其一的猜測。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後,著名學者劉文典曾提出《金瓶梅》是北京的作家寫的,並發現“北京正陽門內的兵部窪”和北京郊區特產“伏地蘋果兩個例證,給後人以很大啟發。著名學者吳曉鈴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起即開始俗文學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建樹。他對《金瓶梅》地理背景問題的關注和研究亦很早,是《金瓶梅》地理背景“北京說”的重要奠基者與開創人。他曾在回憶於西南聯大工作的舊事時說:

有一次,叔雅(劉文典的字)先生談起那部直到今天還沒有徹底平反的冤假錯案,未予以恢復名譽的第一部由作家創作的長篇小說《金瓶梅》。他說“《金瓶梅》是明代中葉的一個北京作家寫的。”他所舉出的證據,我還記得兩條:一個是小說裡提到北京正陽門內的兵部窪。一個是小說裡把北京郊區出產的特殊“伏地蘋果”叫做“虎拉賓”。按:兵部窪見《金瓶梅詞話》本第三十三回裡西門慶的女婿陳經濟唱的小曲[銀錢名山坡羊]。虎拉賓亦見同一回陳經濟唱的小曲[果子花兒名山坡羊]。叔雅先生並不知道我一直在暗地裡考定《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誰,當然他更不會想到那一席話會給我多麼大的啟發。我還是主張《金瓶梅》的作者是山東省人,並非北京人,因為那兩個小曲是作者引用當時的“流行歌曲”,不屬於他的創作範圍;然而能夠證明作者是十分了解北京的,這就不啻提供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探索作者的線索。[3]

雖然對《金瓶梅》作者持有不同看法,而文內所提到的例證後來卻為吳曉鈴及不少持地理背景“北京說”的人所重視和引證。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著名學者朱星被稱作是1979年後中國大陸《金瓶梅》研究的“啟明星”, [4]他研究的主要功績在通過翔實材料重提《金瓶梅》作者為王世貞說;同時,其對該書地理背景的問題亦有所發微。如論及《金瓶梅》所描寫的風俗,他指出書中的第十五、四十二回專寫元夕正月十五日放煙火和放燈,其“熱鬧場面很象舊日的北京燈市和天橋景色”。[5]此說明,朱星先生亦以為作品所寫與北京還是有著很大的關聯性的。

較為明確地認定《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在北京,且給予充分論析的是著名學者吳曉鈴先生。1982年初,吳曉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的講演中指出《金瓶梅》與北京的諸多相關之處,如書中出現的49個街道名稱都是北京地名、書中出現北京風俗和食品、書中出現北京俗諺、作者熟知北京衙署制度等。[6]其後不久,又撰《<金瓶梅>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藝術特點》一文具體闡述:

作者熟知北京。作者在故事裡面寫的是臨清,寫的是清河。清河是一個很小的城。這個城不是像傳統的城市規劃,是四方的,而是個橢圓的。由於北面靠著運河,所以它只有三個城門。很怪,這麼一個小城。但是,我們看作者寫的清河,和實際的清河完全不一樣了。我認為它寫清河是用北京做背景的。在小說裡面所寫這個清河,那不得了。寫清河的衚衕,從大街到小巷,能夠在北京查出地址的,我們力所能及查到的就有四十九個。而這不是根據今天的北京,而是根據嘉靖間的北京。隨便舉幾個小例子吧。豬市街在南城,出南門到豬市街了。我們今天北京正陽門外、前門外有豬市口。這個還可以說是雷同。那麼,兵部窪怎麼講啊?在清河一個小縣城能夠有兵部嗎?這隻能在京城有。北京前門西大街供電局對面就是兵部窪。兵部當初在那個地方,那地方比較低,所以叫兵部窪。兵馬司是什麼呀?就是拱衛京城的部隊。王城兵馬司,在北京南城,清河是不可能有的。[7]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吳曉鈴

1989 年1月,吳曉鈴又於《中外文學》第二期刊發《〈金瓶梅詞話〉裡的清河即以嘉靖時期的北京為模型初探》一文,進一步提出:“我從《金瓶梅詞話》的內容籀繹出來探求作者的線索之一是:作者十分熟諳北京,從而舉證他筆下的西門慶和在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們活動的清河縣城實際上是拿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更具體地說,拿嘉靖八年己丑(1529)到二十二年癸卯(1543)間的北京城池作為模式和背景的。”他以明代嘉靖年間張爵撰寫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和《金瓶梅詞話》裡出現的清河縣城郊地名相互對照,統計出能在北京城裡找到的市坊、府邸、衙署、寺觀的名目增加到五十六處之多,以為這是個不同尋常的現象,它說明作者對於北京的地理環境瞭若指掌。對於這五十六處坊邸署觀的名稱,文內都給予了一一列出,並分四部分進行具體的舉例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說:“拿這個真正的清河縣面貌對照一下《金瓶梅詞話》裡描述的清河縣景況,其差數之大是無法計算的。說它實際是作者寫的北京城當然不言可喻。”[8]

承繼“北京說”,並對之給予進一步發展是新一代學者丁朗。他曾在《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2期發表《<金瓶梅>作者在北京考》一文,以為“大量證據證明,《金瓶梅》的作者的生活基礎在北京而不在山東,或主要不在山東。不論他祖籍何處,生於哪方,當他在創作這部長篇時,不包括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他的視點與視角卻基本上沒有離開北京。”[9]173他注意到,小小清河縣,給人以太監成堆的印象,有管皇莊的薛公公、管磚廠的劉公公、北邊徐公公、裡、外馬房太監等;清河縣的皇親至少有五家,《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裡提到的皇親宅第也只有五處,其中四處在皇城周圍,只有一處在內城的北城;以為“本司三院這個專有名詞,是北京所特有的,就像美國參眾兩院是華盛頓特有的—樣。它具體指的是教坊司(位於東城黃華坊,即今北京東城的本司衚衕)及其所轄的東院(位於教坊司左近)、南院(位於東城南部的明時坊)和西院(位於西城中部的咸宜坊)這三個高等樂戶的聚集區”;[9]175另外,他發現《金瓶梅》中不少俏皮話兒,不但和北京城有關,甚至是北京城所獨有的,如“隨你跳上白塔,我也沒有”、“你在兵部窪兒裡元寶兒家歡娛過夜”、 冷鋪里舍冰”、“王府門前磕了頭,俺們不吃這井裡水了!”等。此外,他還歸納出書中地名與嘉靖時北京之地名相同,其它條位也基本相符者達四十六處之多。因此,他得出的最首要的兩點結論為:“1.《金瓶梅》作者的生活經驗主要是從北京取得的。他應當是一個長期(少說也該有二十年左右吧)生活於北京的人”。2.“《金瓶梅》作者主要生活於京城東部的大興縣轄境內”。[9]183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1996年11月,丁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匯聚為《<金瓶梅>與北京》一書出版,主要從作品的飲食、街巷府觀名稱、風習、方言口語、故事內容及流傳等眾多方面,更為細緻深入地論證說明作品與北京的密切關係,令《金瓶梅》創作背景北京說的觀點有了更為堅實的根基。

進入到本世紀以來,持《金瓶梅》創作背景北京說觀點的仍有學者在。如霍現俊於2004年在《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發表《<金瓶梅詞話>地理背景考》一文,以為“《金瓶梅詞話》表面上寫的是‘山東省清河縣’,其實作者採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手法,暗指明代的都城北京。從《金瓶梅》中涉及到的街巷、寺廟庵觀和其他一些專有名稱與三部北京‘方誌’比較來看,即可得到完全的證實,特別是《詞話》的第九十回,作者明白直露地告知寫的就是北京”。[10]文內作者以《析津志輯佚》《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京師坊巷志稿》三部方誌來證實小說中的“清河”就是北京,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與北京說聯繫較密,還有人提出持“河北說”。如王強《小議<金瓶梅>的作者是河北籍人》一文,認為《金瓶梅》故事發生地清河當時屬河北,而《水滸》中的相關故事發生地為山東陽穀,《金瓶梅》作者作這一改變,是他“諳熟河北方言所致”,也是他選擇熟稔的地域以作背景的必然邏輯。[11](待續)

許振東:《金瓶梅》創作的地理背景“北京說”述論「上」

參考文獻:

1. 張遠芬.《金瓶梅》作者新證 [M].濟南:齊魯書社,1983:100。查《<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故事及其衍變》(《清華週刊》1931年12月第36卷4-5期),《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故事及其衍變補記》(《清華週刊》1932年5月第37卷9-10期),《<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文學季刊》1934年1月第1卷第1期)均未見,不知其說出自何處。

2. 澀齋.《金瓶梅詞話》裡的戲劇史料 [G] //周鈞韜.金瓶梅資料續編1919-1949.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31。

3.吳曉鈴.話說那年 [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8:58。

4.吳敢. 20世紀《金瓶梅》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1,(2):21。

5. 朱星.金瓶梅考證 [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114。

6.史鐵良.20世紀《金瓶梅》作者研究概述(上) [J].株洲教育學院學報,1998(3):53.

7. 吳曉鈴. 《金瓶梅》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藝術特點[G] //吳曉鈴.吳曉鈴集(第一卷) [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200.

8.吳曉鈴.《金瓶梅詞話》裡的清河即以嘉靖時期的北京為模型初探 [J]. 1989 年(1):107 ~ 122.

9.丁朗.《金瓶梅》作者在北京考 [J].明清小說研究.1994(2)

10.霍現俊.《金瓶梅詞話》地理背景考 [J].中國文學研究.2004(4):54.

11.王強.小議《金瓶梅》的作者是河北籍人[J].復旦學報.1986(1):1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