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首次听到AURALiC Aries G1这台串流播放讯源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它是为谁设计的?是原先已经在使用VEGA等AURALiC设备的数字系统用家?还是普世的其它发烧友也可以选择搭配?当转过机器看到背后接口后,我才明白这次设计师的用意,AURALiC Aries G1是一台面向大众的作品,当售价公布后这种认知就更加明确了。

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关于AURALiC声韵

在数字音源领域中,AURALiC一直都是引领技术风潮的先行者之一,很早之前它们就推出了Aries、Aries mini等可以完全整合域内讯源与网路串流的机型。除了具备率先支持到DSD256等先进技术的硬件设计,AURALiC还第一次在软件操作控制方面引入了自己的Lightning DS APP移动软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使用体验和操作便利。

AURALiC是最早由两位王姓老板联合创立于国内的高级音频品牌,两位王先生不仅都酷爱古典音乐及音频鉴赏,同时还都是完美主义的奉行人。负责硬件开发的王先生因经常出没于网络论坛而被发烧友熟悉的称为“点总”,他出身音乐氛围浓郁的家庭,自幼师从著名音乐家周广仁先生研习钢琴弹奏,后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录音艺术(Recording ART)并取得硕士学位,随后在工作中多与像李小沛先生等录音大师合作,是业界少见的在艺术修养与硬件设计方面兼有作为年轻设计师。

另一位王总在网路上则更出名一些,作为一名在大HOUSE的超豪华地下视听室内拥有巨多旗舰YG音箱的热心老烧,他也有一个被发烧友所熟知的网名:“裴总”。“裴总”同样是一位海归人材,在海外学习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精密度量衡设备制造企业从事运营与管理工作,在公关洽谈与市场分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见识。

十多年前,两位爱乐人士偶遇在柏林音乐节,两位少见的东方面孔擦出了基情的火花,关于音乐、喇叭、声音…….“热恋”下的二人很快就萌发了共同创建一家理想的,忠实于“真实音乐”的音响品牌,AURALiC声韵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于2009年的北京。

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与AURALiC的旗舰机种G2相较,Aries G1的外形几乎完全得到了传承,远观与旗舰并无二致。但细究就会发现这台机器要“朴素”很多,首先是G2全航空铝切削出的贵价外壳被替换成了铝板拼合方案,背部接口也取消了L-Link专用接口,这意味着它并不能通过扩展支持自家的LEO GX独立原子时钟,也不能用其连接自家的VEGA G2解码。继续深入剖析硬件,Aries G1与旗舰机型的差别就更多了,九段大体罗列如下:

1. 因为机器内部变压器、电路板等组件的位置不同,G2的物理重心并不会位于机身正中,为了让机器可以保持最佳避震,AURALiC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了G2的模拟重心位置,再通过机身内部配平与特别设计的弹簧脚钉重新让机器的重心归于正中。同时,特别设计的弹簧减震脚钉还采用了多种避震材料的复合,中间的不锈钢材质对中低频震动有着极好的吸收而特别选用的橡胶材质则可以更好的吸收高频震动。AURALiC Aries G1不具备以上配置。

2. 不管是G1还是G2均采用了超低噪音的线性电源并备有双份,一份为处理器供电、另一份则为数字与模拟音频线路供电。但区别是G2同时还具备有特别设计的物理隔离,通过线路上的物理设计让不同线路间的电气彻底隔离。熟悉物理隔离技术的发烧友一定不会对isolator陌生,这是一家澳洲的老牌资深电源处理品牌,早在多年前的第一代产品中,AURALiC就引入过这家澳洲品牌的物理隔离技术,但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仅仅用在了USB供电部分。现在,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AURALiC已经可以将这项特别的物理隔绝技术用在G2系列上,不管是USB还是其他数据传输线路上都有应用。这一技术目前G1系列暂不支持。

3. Aries G2除了强大的串流播放能力外,还具备内置存储播放的能力,用户可以选择在机身内加装硬盘来存储各种音频文件。目前G1系列暂不支持。

虽然AURALiC Aries G1与旗舰机种有这么多的不同,但它扔保有亮点。比如G1沿袭了G2绝大部分的数字处理技术,比如完全版的AURALiC Tesla G2平台,双组72飞秒时钟,以及为音频电路专门设计的10uV低噪声双线性电源等等,这些AURALiC应用于旗舰串流讯源平台的核心技术都得到了下放。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AURALiC Aries G1拥有远超过目前同价位同类型产品的硬件配置。考虑到其远低于G2的售价,以及对于通用品台的适配,从外在来看目前的AURALiC Aries G1还是美好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内在。

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关于一台网路串流讯源的大脑

对于一台网路串流讯源产品,除了需要拥有足够优秀的硬件设计外,实际操控使用体验是否良好,串流软体功能的搭载或许会是更重要的。细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网路串流讯源产品,撇开机器本体,能够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来操作且拥有独立好用稳定的APP支持,能够支持基本的网路音乐在线软件的控制与回放的,还是少之更少。

AURALiC从初代Aries上市开始就自行编写著名的Lightning DS APP,多年过去后LDS经历了从界面到功能等方面的多次重大升级改进,目前的版本已经非常易用且稳定,拥有目前同类型APP中最佳的使用体验。不管是iPhone还是iPad,发烧友均可以通过App Store方便的下载到Lightning DS,现在的LDS可以轻松的帮你实现AURALiC家硬件的全功能控制、音乐播放与管理。目前所有的AURALiC网路串流讯源产品均为Roon Ready机种,都有内建这个Bridge软件,利用Roon的强大功能来实现无限制的网路串流播放。当然,包括Tidal,Spotifly等APP一样也是完美支持的,只要你是会员,拥有账号及密码就可以轻松通过AURALiC的设备来播放。

Lightning DS就像是AURALiC硬体的大脑,如果没有它G1或许只能算是一台非常普通的进阶网路串流播放器,但有了它的加持后G1等机种就完全不同了,好用、功能强大、声音优异,Lightning DS与Aries是一对最佳CP。

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徕卡,禄来?不,它更像飞思

最早的Aries被AURALiC定义为Bridge,想必设计师的原意就是希望把音乐文件与DAC通过Bridge串联起来,不受任何干扰不加入任何杂讯原原本本无差别的传输。来到最新一代的G1,Aries在这方面依然保有优势,将其加入系统开声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干净、精准。干净,表现在整个背景的完整通透,声底无杂讯。精准,音色质地的清晰,音像轮廓的完整准确,轻松的位置辨识能力以及各部分的分离度完好。

用九段喜欢的测试唱片《DALI CD Volume 4》的第七首,Musica Temprana乐队演奏的《Misa Criolla》来试机,鼓声敲响后的泛音真实且丰富,由近及远的扩散感非常考验机器的声场再造能力,可以确认G1的背景非常干净且深邃,鼓声飘散远去后依然可以清晰感知,透明度很不错。以九段的玩机经验来看,这一点大体应该归功于G1优秀的双线性低噪声线性电源吧,它对于机体杂讯的抑制能力体现无疑。继续聆听,鼓声很紧凑,鼓皮震动由重变轻再到轻微的过程闭上眼睛感觉像是清晰的影像般被呈现出来,这种震动带动着鼓内的空气产生共鸣,同时伴随着空间残响,透过喇叭释放出来干脆又自然,这声音很真。

再试听第八首Zemtsov Viola Quartet四重奏《Verano Porteno》,此首四重奏最大的特点是四把都是中提琴,音色比起传统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来的更加润泽,比起大提琴则显得更加光泽明亮。在AURALiC Aries G1的验一下,中提琴的真实琴音得到出色的还原,整把琴的声线富有美妙的粘稠感、丰富的腔内共鸣亦是甜美,同时弓弦转折间产生的丰富音色变化更是出神入化。听者能够享受到的是本真的录音,很难察觉AURALiC Aries G1有把任何修饰加入音乐本身,这种写实的声音是非常美妙的,与相机一样,G1并不会像徕卡、禄来一样赋予照片以更多的色彩以烘托氛围,它更像是一部极高分析力的飞思,保真写实。

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艺多不压身,技压群雄

开头九段罗列过AURALiC Aries G1沿袭自G2的部分技术亮点,这些亮点的作用在机器开声后会一览无遗。不管是从细节揭示能力,声音平衡性,声场的三维再造还是音色的自然方面,九段甚至感觉G1与G2的差距只存在于各方面的极端表现方面,或许在认真AB两者时会有明显的差别,但仅限于聆听G1时依然觉得它的声音足够优秀。以Tdial上的DSD64版本小克莱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为例,乐团强奏之后,木管悠悠地响起吹奏,慢板的导奏渐渐增强,AURALiC Aries G1把音乐的层次铺陈得松弛而又富有力量。小克莱伯指挥的贝7是各版本中最受欢迎的,或许每一位古典音乐发烧友对其都不会陌生,或许都听过无数场次,但在AURALiC Aries G1上面九段依然听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

流畅的节拍在丝滑的音乐线条下滑行,音色悠扬而致密,第一乐章从慢板的导奏进入快板,木管群相互呼应,旋律慢慢的开始鲜活,音色浓郁的木管开始变得清爽,交响乐团齐奏呼应木管的旋律,贝多芬的活力被彻底激活,AURALiC Aries G1把音乐无限的拉近到了现场,定音鼓的强奏,小克莱伯挥舞的指挥棒,用力敲打的定音鼓在快板的运行中变化起伏,G1真的不简单,几十年前的录音依然焕发着徐徐生机,鲜活的回放自然而真实。在万元+的这个价位做到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技压群雄的表现。

HiFi未来向,一台小黑盒为你准备好全世界的好音乐!

能够打败AURALiC的只有AURALiC

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表现让听者兴奋,适当控制下情绪让理性重回高峰,AURALiC Aries G1确实表现出众,它真的已经到了可以与大哥G2同台竞技的水平了吗?是也不是。首先不管是声音风格、基础素质、使用体验等方面G1都无限接近G2的表现,在日常的使用中九段不认为在这些方面两者能有多么巨大的差别。但如果将两台机器并列放在一起,做一下咱们发烧友们最喜欢的AB试听,你就会发现他们还是有差距的,而且G2的声音的天限会全方位的好过G1,不管是从基础的三频表现、极高频的延展、空间残响、细部的刻画等等方面均是这样,虽然这些在单独试听时是非常不容易感知的区别。考虑到G2还可以通过自家L-Link接口加持LEO GX独立原子钟、VEGA G2 DAC以及未来的升频器等等设备,追求极致的用户还是应该选这台贵出万元的旗舰作品。但如果你没有AURALiC家的DAC,那售价低出万元的G1或许会是同价位最具声价比的选择,至少在AURALiC没有推出更新的作品之前会一直保持这种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