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電商火了?!

社區團購電商火了?!

點擊文末鏈接瞭解詳情

核心導讀:

1、 社區社群電商為什麼會在今年爆發?

2、 社區社群電商的市場規模有多大?留給創業者的窗口期還有多長?

3、 社區社群電商在快消品供應鏈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資本永不眠!

這句話用來形容資本對線下零售市場的覬覦再合適不過,從快消B2B到去年的無人售貨機、辦公室貨架,再到連鎖便利店,無不表現出資本對於線下流量的渴望。尤其是在“新零售”概念提出以後,似乎只要能和零售沾上邊的生意就都能拿到資本不少的融資。而現在,資本將目光投向了一種新的業態—社區社群電商。

社區團購電商火了?!

而在眾多行業參與者中也不乏一些明星選手,如新高橋旗下的考拉精選、芙蓉興盛旗下的興盛優選、美菜旗下的美家優享、每日優鮮旗下的每日一鮮、環球捕手旗下的小區樂等。這也使我們開始思考,社區社群電商究竟是怎麼火起來的?又為什麼會如此受到資本青睞?社區團購的終局在哪兒?

1

始於團購

7月26日,拼多多在美上市,市值達到了240億美元左右,一躍成為國內繼阿里、京東以後的第三大電商平臺。雖然自誕生起就爭議不斷,但是這並不影響其高速發展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拼多多最新財報顯示,公司活躍用戶數3.436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45%。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拼多多GMV達到2621億元,同期增長583%。在淘寶(天貓)和京東兩分天下的情況下,拼多多的異軍突起著實不易,這也使人們更加關注其快速發展背後的邏輯:消費分層和社交流量變現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此前接受採訪時坦言,“

住在五環以內的人都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這種差異化的用戶分層策略為拼多多帶來了體量龐大且還未開發的用戶群體,而用戶基數超10億的微信則貢獻著巨大的社交流量帶動著拼多多疾速向前奔跑。

社區團購電商火了?!

這種邏輯被投資人認為在線下社區零售中依舊適用:相對於線下高頻的消費場景,線上電商的滲透率並不高,尤其在生鮮、米麵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品類,可挖掘的空間巨大;熟人社交網絡,不需要重新建立信任關係,訂單轉化成本較低

此外,社區社群電商由於商品和交付的差異,導致其不需要像B2B那樣重資產投入建設供應鏈和倉配體系,因而在資本眼中也就有了快速複製的可能性。

據某社區社群電商平臺透漏,其訂單客單價在32元左右,在某省會城市目前日訂單量已突破20萬單,這也意味著該平臺在單一城市的GMV超過2個多億。新經銷保守估計,社區社群電商整體的市場規模將達近萬億,市場想象空間巨大。

2

興於社交

那社區社群電商究竟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社區社群電商就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主要交易場景,以熟人社交關係為紐帶的電商模式。平臺往往選擇小區內寶媽(社區KOL)或社區門店店主為“團長”並建立基於社區的微信社群,並將商品在社群內進行拼團預售,平臺根據拼團情況統一採購商品,再交給各團長,用戶自行提貨,進而實現整個交易流程閉環。

在這套商業模式中,團長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是因為團長在社區內的強關係可以有效鏈接社區內的用戶,減少購買決策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平臺商品配送的前置倉,減少訂單的履約成本。

社區團購電商火了?!

團長的收入則主要來自於平臺商品交易的佣金,佣金比例多在10%左右,大部分團長佣金收入也都在1500元-10000元之間,保證了其開團的積極性。

不難看出,社區社群電商的商業模式中或多或少保留了微商的影子,而從目前行業的發展來看一大部分的團長也確實脫胎於曾混跡朋友圈的微商群體。

那社群電商與微商又有哪些區別呢?

1、 社區社群電商以社區為基礎,各層級的之間的關係相對緊密,團長與用戶之間多為空間距離較近的街坊鄰居,以強關係進行連接;而微商和拼多多則是基於社群、熟人關係的網絡連接,關係相對也較弱;

2、 社區社群電商背後是強大的供應鏈。因為社區社群電商以社區為基礎,團長和用戶之間連接關係較強,這就對商品、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平臺、團長和用戶之間就很容易出現信任危機,社群就會面臨難以為繼的情況。

而微商和拼多多對於不同的用戶之間的鏈接較弱,單一產品的質量問題很難直接反應到區域性的小圈層層面,對供應鏈的要求也相對較弱;商品出現質量問題以後,售後的時間成本和溝通成本都會比較高。

3、在交付方式上,微商和拼多多大部分通過第三方快遞的方式由廠家直接寄給消費者,一部分的微商是通過線下當面交付的方式來完成交易的閉環;

社區社群電商則是由平臺直接運輸給團長,再由團長來完成訂單的交付,線下社交屬性更強

如果說拼多多是全國社區的社群電商的話,那麼社區社群電商則更像是本地化的拼多多,只不過拼多多的全國規模效應更強,裂變速度也更快,而社區社群電商的社交屬性更強,商品質量也更容易得到保障。

對於消費者來說,社區社群電商實際上是一個消費分級、分層的過程。”著名社群營銷專家任小東告訴筆者,不同的流通層級意味著不同的利潤分配,這就導致商品從廠家到最終到消費者手中已經經過了幾輪加價。而社區社群電商上游直接從商品原產地採購,通過預售直接服務下游消費者,商品價格能夠有效降低10%左右,並且社區拼團的商品多位當季的水果蔬菜、生鮮蛋奶、日用百貨等,對於社區用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也保證了社區社群電商的快速發展。

3

難在供應鏈

社區社群電商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無數資本的關注。據新經銷不完全統計,自進入到8月份以來已有十五家社區社群電商平臺獲得融資,而進入到這個行業的資本更是多達到20多家,其中不乏京東、拼多多、美菜、每日優鮮等巨頭和獨角獸企業。

社區團購電商火了?!

硬幣的另一面是某社區社群電商平臺無視社區的覆蓋密度,採取加盟擴張的方式最終導致平臺無疾而終。我們暫且不去討論目前市場上社區社群電商的模式分類及其優劣,回到快消品供應鏈領域,

社區社群電商在發展過程中有哪些不足?社區社群電商的發展給B2B企業有帶來哪些啟示?

1、 成也供應鏈,敗也供應鏈

與B2B不同的是,C端可以依靠用戶的數量快速形成規模效應,尤其對於生鮮蛋奶、家清日化等非標品類和品牌集中度較低的品類更是如此。但是隨著平臺用戶覆蓋密度的增加和用戶基數的擴大,供應鏈能力、倉配能力必將成為制約平臺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

此外,生鮮產品的損耗也是社區社群電商在市場拓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買手深入食材生產基地進行選品採購,雖然能夠減少生鮮產品中間流通環節層層加價的問題,保證利潤率,但是商品從原產地-各個城市倉的儲藏運送卻需要經歷相對較長的時間,這期間的商品損耗問題不可忽視。

2、 交付效率是關鍵,前置倉或成標配

拼多多在達到一定的用戶規模以後便開始向國際、國內一線品牌發出邀約,並針對這類品牌在首頁設立了“品牌館”一級入口,此舉也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消費升級和拼多多實現自身進化的關鍵。

對於社區社群電商而言,在商品品類不斷豐富的前提下,商品的交付效率就會成為平臺實現自身進化和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目前大部分社區社群電商訂單都是隔日配送,而隨著訂單數量和覆蓋社區密度的增加,城市倉為主,前置倉為輔的後端配置或將成為社區社群電商的標配。

3、 團長服務的不可持續性

成也蕭何敗蕭何。寶媽或便利店老闆出身的團長雖然擁有社區熟絡的社交關係,豐富的人脈資源,但是其本身的趨利性、服務質量的不可控又導致在面對更高的利潤分成時很難保證對即有平臺的忠誠度。

同質化嚴重也是目前社區社群電商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縱觀目前市面上的社區社群電商平臺,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平臺商業模式趨同、商品同質化、用戶重合度也極高。

在行業發展初期,通過這樣的方式快速搶佔市場倒也無可厚非。但是隨著“百團大戰”爆發,競爭的逐漸加劇,各行業參與者只有找到自己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才不至於被市場所拋棄。

多渠道的崛起必將帶來品牌商分銷方式的多樣化,而作為最接近社區消費者的傳統食雜店又佔據著得天獨厚的流量入口。從這個角度來看,B2B向上能夠承接品牌商供應鏈,向下能夠連接消費者,社區社群電商則將成為其連接C段消費者的必然路徑。

但是,隨著資本的競相入局,行業內普遍的共識是留給社區社群電商的窗口期已不會太長。而在這個階段,融資能力和快速拓展市場的能力也就變成了社區社群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