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里的小孤山,海拔只有78米,一年接待40000名遊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發源於唐古拉山脈的長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在流經安徽省的時候,一座孤零零的山峰赫然出現在人們眼前,它就是鼎鼎大名的小孤山。

位於安徽省宿松縣長江之中的小孤山,海拔僅僅78米,形成至今卻已經有200多萬年的歷史了。小孤山三面環水,直插江心,大有“障百川於千里,納群山於足下”之勢,被譽為“長江絕島,中流砥柱”。

說起小孤山,可謂是歷史悠久。相傳在大禹治水之時,就曾經在小孤山上刻石記功。在秦始皇東巡的時候,也曾經勒“中流砥柱”於石上。

千百年來,小孤山以奇、險、獨、孤而著稱。“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是小孤山最形象的描寫。

不僅光風景奇秀,小孤山的地勢也十分險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海門第一關”。從南宋時期開始,人們就開始在這裡設立烽火臺和炮臺,小孤山也成為長江之中的要塞。

到了元末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與陳友諒在小孤山一帶鏖戰。據說當年雙方几十萬人馬在鄱陽湖地區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拉鋸戰,地勢險要的小孤山自然也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阻擋日軍的軍艦溯江而上,長江沿岸的軍民們不顧敵機的轟炸掃射,在小孤山一帶鑿沉了滿載石塊的20艘輪船,600多艘帆船,滯緩了日軍的進攻。

古往今來,小孤山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唐代的顧況、宋代的陸游、明代的劉基、解縉等“大咖們”,都曾經登上小孤山一覽盛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

坐落在小孤山上的啟秀寺,始建於唐朝,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啟秀寺裡供奉著海神媽祖,是內陸地區為數不多的媽祖聖地。每年三月二十三日,都有無數的香客前來小孤山祭拜。

如今的小孤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從上海至三峽,南京至重慶,蕪湖至九江的客輪和遊輪都在小孤山停靠。根據統計,每年有香客600000多人次,遊客40000多人次前往小孤山遊玩。假如有機會的話,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