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菁财导读

商业世界风云诡谲,成败兴废如同汩汩流水,我们在仰望魔术般的传奇成功时,也会见证令人叹息的失意乃至失败。

“不幸的家庭有千百种样子,幸运的家庭却总是相似的”,放到生意场上似乎刚好相反,成功的企业有千百种原因,失意的企业却共性不少。

在《菁财启示录》当中,我们想要把视野放宽,挑选一些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而发展得不如人意的大公司,探究他们昔日辉煌和今日失落的因果联系,助力菁财资本的创业者们避开一些“坑”——成功未必能够复制,失败一定值得借鉴,智者总是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作者 | 李曌

来源 | 菁财资本(ID:jcziben)

本文约5900字,建议阅读时长7.5min

几天前,我在微信群里说自己要跑香港的活动,问大家有没有什么想帮忙采购的,大家兴致勃勃地说了几款化妆品和包包。其中,一个朋友却问:“难得去趟香港,不去著名的海洋公园看看吗?”立马有人回了个“翻白眼”的表情:“拜托,去香港不就是为了买买买,谁要花时间去看海洋动物表演,这些我们家门口的那个游乐场就能看。再说了,要去也是迪士尼。”

想想的确如此,就连我的家乡——一个云南省的小县城都有了“冰雪世界”主题公园,企鹅、海豚等动物和游乐设施应有尽有,特地跑到香港看同样的动物似乎不太明智。

不过,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小学三年级,重温一下苏教版语文教材里的这篇课文: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烟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977年开幕的海洋公园已经41岁高龄,集娱乐、教育及保育于一体,被视为香港的地标,可以说是中国主题公园的“开山鼻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称之为“香港人的骄傲和自豪”。但如今,它却陷入经营窘境。

01:传奇一时

其2017年财报显示,海洋公园收入16.19亿港元,亏损2.3亿港元,略高于2016年(亏损2.41亿港元)。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近十七年(财务信息最早可溯至2001年),海洋公园的业绩就像坐上了一辆任性的过山车,经过几次震荡,也享受了一路攀升的乐趣,现在刚好面临波峰后的俯冲。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在海洋公园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值得留意的转折点,一次是2004年,一次就是2016年(2009年的业绩下滑主因在于金融危机,在此不过多探讨)。

由香港政府全资拥有的海洋公园本该是“掌上明珠”,但2003年的它却很让“父亲”头疼。娱乐设施老化、园内道路开裂,当地人想到海洋公园就觉得“陈旧老套”,从1998年金融危机到2003年SARS爆发,海洋公园的游客量更是骤降至每月10万人左右,一度需要政府的补贴才能维持运营。

2003年,时任特首董建华找到创建兰桂坊的加拿大犹太人盛智文(Allan Zeman),6次亲自致电邀请他出任香港海洋公园主席。次年,盛智文从陈南禄手中接棒,又特地从美国请来在主题公园行业资历颇深的苗乐文(Tom Mehrmann)任CEO。

刚一上任,他们就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游人日益稀少,但账上储备金只够维持3个月,前所未有的强敌迪士尼乐园又开业在即。苗乐文却透过乌云看到了背后的曙光:SARS的冲击让海洋公园有机会在大型基建上压价,同时香港自由行政策的实施也是个大利好。2005年,一份扩建海洋公园的《全新发展计划》获得了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2006年,在港府支持下,海洋公园获得55亿港币融资,一年之后改造计划正式实施。

负责设计规划、园内营销以及演艺节目等部门的9位执行总监,几乎考察了全球最好的主题公园,苗乐文将弗罗里达迪士尼乐园的“未来世界(Ecopt)”视作榜样。“未来世界”是一个全球景点的微缩集合,像世博会一样,每个国家主题的场馆建有该国代表性的建筑名胜,就连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游客每进入一个区域,都像来到世界另一个角落”,苗乐文如此评价道。

能够让游客进门的瞬间就从现实脱离,进入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奇妙世界是主题乐园的决胜关键,盛智文说:“他们(迪士尼)有假老鼠,我们有‘真老鼠’。”

围绕“有香港特色的主题公园”这一核心理念,海洋公园开始扩建。山上山下分别划分为高峰乐园和海滨乐园,景点和机动设施也从35个增加到了80个,“高峰期,每个游客每小时有1.5到2个项目可选”。后来新增的“海洋列车”隧道、亚洲最大的独立水母馆等,都成了“真老鼠”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扩建效果显著,入园人数从2007年的500万跃升至2012年的750万,涨幅达到50%,也大大延长了游客在园内的逗留时间。

和商场一样,逗留时间越长,园内消费越多。据IAAP(国际游乐园及景点协会博览会)统计, 2012年,全球大型主题公园的总营收中门票收入平均占39%,园内消费则占61%。而在“全新发展计划”实施之前,海洋公园85%的收入都是来自门票,只有15%来自园内消费。

扩充、改造游乐项目,为的是提高游客的逗留时间,进而带动更多的园内消费。零售方面,海洋公园没有像迪士尼那样有过硬的周边产品销售,于是把重心放在了餐饮上面。苗乐文说:“主题公园必须要和它所服务的市场有文化上的联系,港式餐饮文化是把我们和迪士尼区别开来的一种方法。”

2005年,海洋公园将原本承包给第三方的餐饮经营权全部收回,降低西餐在园区餐饮中占比,开设了更多茶餐厅之类的港式餐饮形态,又新增一条还原60年代街景的“香港老大街”,街道两边有小吃摊和游戏摊。后来,园区的二次消费占到了海洋公园总收入的35%,比扩建前上涨了近20%。

在这次大兴土木的改造后,海洋公园顺利扭亏为盈,哪怕在迪士尼开业后也没有败退,反而像挑战巨人歌利亚的大卫,虽然在营收规模上小于对方,但在最终的利润回合中占到上风。

2014年,有着“米老鼠杀手”之称的盛智文卸任,将传奇留给江湖。

02:如今衰败

当年的战果有多振奋人心,如今的颓势就有多令人失落。如前述,2016年是“40年来最惨淡”的一年,营收、利润和入园人次都大幅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是同业竞争的白热化。

根据IAAPA《2015 -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及游乐园展望报告》,2019年亚太地区主题公园的参观人数将达5.4亿人,占全球份额的45%,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34%,与2014年相比增长幅度更是高达41%。

目前,中国、印度、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新项目及景点遍地开花,呈爆炸性增长。内地有老牌的长隆乐园、欢乐谷、方特,又新增了规模空前的上海迪士尼,还要与万达乐园、恒大童世界等不少新入局者争夺诱人的注意力,加上乐高乐园在日韩和东南亚的落地,内地游客分流不少。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同时,海洋公园自身的运营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缺失,迪士尼有招牌的米老鼠、唐老鸭,还有深受女性喜爱的公主系列,海洋公园却在明星杀人鲸“海威小姐”死后,再也没有扶持起新的Icon,周边纪念品主打的海狮“威威”也反响平平。

其次是创新动力不足,主题乐园需要不断开发“新玩法”才能保持长久的新鲜感,例如迪士尼会挑选当年较为成功的动画电影,不断调整园内景点。比如对于2016年的《冰雪奇缘》(Frozen),海洋公园却显得懒惫,不仅娱乐项目上没有大动作,在其广泛宣传的教育和保育事业上也鲜有建树。

最后是应对不当,游客流失,海洋公园的第一反应是涨价,这一举措无异于饮鸩止渴。

03:香港困局

收回聚焦镜头,我们能看到,海洋公园的困顿其实只是香港旅游业困局的一个缩影。

香港本身的旅游资源不算上乘,娱乐博彩不比澳门,风景秀美不如海南,当年被中环的奢华夜景迷住的人,现在到广州灯光节能获得更好的体验,还无需忍受这里的逼仄和高价。到香港的人大多则是像我朋友那样以购物为目的,而随着海淘电商的普及和各种贸易政策的开放,香港的购物优势也有所消解。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2016-2017年,访港旅客人次5,665 万,同比下滑4.5%,其中过夜旅客人次比不过夜旅客人次少了355万。

海洋公园依靠吸引内地游客获得涅槃,如今访港的内地游客人次同比下跌6,7%,其过夜率也远低于非内地游客,自然在危机来临时首当其冲。

受益于自由行政策带来的大批内地游客的红利,香港政府和当地企业在过去十几年间安于现状,没有及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体验的提升投入资源。

而资源的配置决定了战略的走向,如英特尔的传奇CEO安迪·格鲁夫所言:“要了解一个公司的战略,要看他们真正实施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说要实施什么。”

无论是香港政府还是海洋公园,多年来一直将“创新驱动旅游业发展”挂在嘴边,但并没有多少落实到位。

《创新者的窘境》说的好:“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

实际上,大公司/政府的资源很难为了“颠覆式创新”而配置。在进行此资源配置时,人们总倾向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那些能立竿见影取得效果的活动上,将资源集中在那些成熟的业务和产品上。而新的产品很难唤醒,获得足够重视,并拿到足够资源以谋求长足的发展。

在香港旅游业的情况中,新产品就是能够凝聚当地风土人情特色,并融合不断更新的外来因素的文化内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化资本、品牌资产的培育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其势能一旦积累完成,将威力无穷。

香港在这方面天赋异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奇特动人的历史际遇、与内地漫长的隔离、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作为第一个自贸港的经济优势等等,都是孕育其独特文化的土壤,在港片的全盛时期,中环、旺角、轩尼诗道……处处都藏着故事,让人浮想联翩。

而今的香港却失去了当初的强文化辐射力,借用Henri James的一句:“其他事物时有时无,只有金钱常在”,游客来此“买完即走”,谁还有心情留下来仔细体会街道后的文化韵味。

卓越的公司能带动整个城市经济腾飞,如阿里巴巴之于杭州;反过来,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商业环境也能对企业经营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更宏观一点来看,香港的问题不仅发生在旅游业。

放在十年前,无论于稚童还是成人,香港都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存在:白昼它繁华喧嚣,处处充斥着野心与商机,就像歌德在《意大利之旅》中写的:“在汹涌拥挤而不断前行的人海中晃荡,是一种奇特而孤独的经验。所有人都汇入这一条江河中,但每个人都极力想找出自己的路”;入夜它流光溢彩,香鬓丽影在各式派对沙龙中周旋,将明争暗斗化作温柔良夜,盛大程度丝毫不亚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纸醉金迷的“爵士年代”……

彼时的香港是中国人心中的“绿光”,隔着一湾海峡也要千方百计伸长手臂,去感受那里的创业精神和世界主义的光辉。

回归21年后,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愈发密切,但其“人设”却逐渐模糊。“金融中心”的名号现在被上海占有,“多元化”的特征被深圳分享大半,“自由贸易港”的政策荫翳更多地投向海南……内地日益开放,这颗东方明珠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尘。

或许从数据上更能看出端倪:1997年,香港GDP占中国GDP比重为19.2%,2015年降到2.84%;上海GDP在2009年超过香港,深圳则是2017年;从1997年到2015年,香港人均收入水平只增长了45%,中国内地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013到2015就增长了17.8%。

拿最能体现经济活力的零售业来看,香港零售业经历了两年多的下滑态势,长期作为中流砥柱的奢侈品牌们纷纷打折,释放出其对市场前景的看衰信号。

如今的香港常被批评为“地产思维、金融思维顽固”、“精英阶层把持着社会上升通道,年轻人缺乏动力,因为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李嘉诚在2014年曾言,“现时的香港,有能力的人不出声,没能力的人又争着做”;盛智文也说,“香港卡住了”。世界银行2016年发布的《2013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香港排名第二,与第一名新加坡的主要差距来自“创新”这一项的评分。

商业的本质是一个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高级游戏。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要想赢得竞争,企业与其背后的地区政府都需要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用创造性的方法去实现产品和自身的迭代升级,建立优质的品牌形象以占据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将自身的文化理念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道。

04:新发展

尽管迷雾重重,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前路光明。根据晖煌物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报告,2017年3到12月,香港零售业销售额连续十个月正增长,2018年上半年增长继续,5月总销售额同比上涨12.9%。

香港旅游发展局近日公布,2017年前10个月整体访港旅客数目同比上升2.7%,达4791万人次,其中内地客数目同比增长3.1%,达3653万人次;非内地客数目也同比增加3.1%,达1138万人次。

就连海洋公园也开始尝试新的方向,例如将目光转向本地游客,针对亲子游等推出不同形式的购票方案;为方便穆斯林游人的需要,在多个餐厅上线清真菜式;在教育和保育两个模块也加大投入,开设了很多新奇的项目;利用好传统的中西方节日外,还开创了歌酒节等新潮名目以博取年轻人欢心……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随着票价更低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业,香港海洋公园回归巅峰的征途必然更加陡峭。但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竞争意识太强反而有损于竞争,与其时常苦恼于与对手的业绩对比,更理性的做法也许是将目光投回访客身上,从现有的资源结构出发,向内挖掘可持续发展力,以匠心营造一座港式风格独树一帜的游乐园。

哪怕当前盈利情况不如人意,香港海洋公园也始终是香港时代精神的载体:孩子般的好奇心在这里受到保护,深潜海底般的冒险精神在这里得到激发,庸碌都市生活中不忘娱乐的态度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何年何月,主张“寓教于乐”的海洋公园都是香港一张漂亮的标签。

查理·芒格提过一个“冲浪型公司”理论:新兴行业中,先行公司就像首个顺利冲上浪尖的人,如果能就此停留,竞争优势就会一直有效;如果不慎坠落,很快便会被浪吞没。一个地区的发展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在浪潮来临时把握时机勇往直前就能登顶,看不清形势变化而反应迟钝则有淹死的风险,但究竟下一波出现的会是更大规模的机会浪潮,还是会突然破裂消退的泡沫,谁也说不清。

一个市场经济主体能做的,就是不断创新以维持当下平衡,先保证不会离场才有可能越过浪潮周期。创新一定会有失误,但创新也是破局唯一的希望所在。

风物长宜放眼量,但愿无论是海洋公园还是香港这座城市本身,都能像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那样顽强——“他们都以为我完了,还早着呢!”

香港海洋公园启示录|菁财广角镜

据了解,沪上阿姨现煮茶饮正在融资,菁财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沪上阿姨主打健康现煮茶饮,成立5年店铺近千家,开店成功率超过95%,深扎三四线城市,区域强势品牌,未来目标千城万店。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供应链建设、IT系统搭建以及团队储备等。

如需约见本项目或了解具体情况,请联系菁财资本本项目相关负责人:

葛贤通(上海)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为一家研究驱动的咨询式精品投行,菁财资本主要为大消费及智慧物流等成长期优秀创业公司提供卖方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秉承“以行业最顶级的服务,服务行业最优秀的创业者”的理念,凭借对行业现状和前景的独特理解、强大的研究咨询定价能力、精细化的服务管控力以及优良的品牌信誉度,已服务众多优秀创业公司。关注“菁财资本”,欢迎更多的创业公司与我们链接,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协同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