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一座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昆明作为一座发展较缓慢的城市,通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轨迹可见一斑,而在这发展过程中最精彩的绝对是各大房企之间的“斗争”,而在昆明的房企之间又分两大阵营——“本土房企”对抗“外来房企”。

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要说到“本土房企”,就不得不提起昆明房产“四小龙”,不过随着时间的更替,“四小龙”的主角也是换了一波。如果你是一个老昆明人,可能还听过老牌“四小龙”的成员——江东、官房、银海、城建股份,他们均是房地产开发经验超过20余年的云南曾经的“王牌”房企,但却被俊发、城投、同德、诺仕达这新晋的“四小龙”替代。

在过去房地产“黄金十年”里,昆明出现了很多的房地产商,有专攻开发房地产的,也有一些对房地产不擅长的,经过十多年的大浪淘沙,活下来只是少数。有大波本土房企已悻悻退场,虽然最终免不了退场的命运,但他们在昆明房地产史上还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项目依旧矗立在昆明的街头。

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风光过后的默不作声,韬光养晦寻找机会。”这应该是江东地产最适宜的形容了。

江东地产成立短短的十七年间,相继在昆明北市区开发了以“江东”命名的十三个中高档住宅小区,一度称霸北市区,名气并不在俊发之下。尤其在2000年至2005年间,每年保持着推出1—2楼盘的发展速度,直到和谐世纪推出后才放慢了发展速度。而江东也在2006年因各种“负面新闻”,陷入了“死亡境地”。

沉寂多年后,如今,江东地产开发的都是之前的土地储备,已无土地补充,与早些年一线开发商的身影渐行渐远。

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银海地产成立于1992年,先后开发了银海森林、银海畅园、银海白沙郡、银海泊岸等项目,在昆明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1993年,银海花园率先给昆明商品房带来了大客厅、双卫生间的创意设计。2016年8月,万科入主银海泊岸,案名变成了“万科·银海泊岸”,实际已经交由万科掌控,目前银海在昆已无新项目。

这些老牌“本土房企”沉寂之后,也是涌现了一批新生力量,其中的中坚力量,莫过于俊发、城投、诺仕达等。他们在外来房企大举入昆的时候,依旧高歌猛进。

2018年,对于俊发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俊发迎来了二十周年,自1998年成立起,已成功进驻全国九大城市。自2010年起连续九年蝉联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依然牢牢占据本土房企“一哥”的位置。

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作为云南本土第一大房企品牌,业界普遍期待这样一家成绩突出的房地产企业能够成为云南本土房企代言,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

云南城投置业作为本土首家上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云南城投置业可谓近年昆明楼市发展最为迅猛的本土房企。云南城投置业凭借企业的国资背景和多元化融资渠道,以及成都、重庆、西安、北京等全国城市布局,无疑是云南城投置业实力的具体体现。

本土房企会发生巨变,这离不开外来大牌房企施加的“冲击力”。昆明这块人人哄抢的“大蛋糕”,谁都会被它的“香甜”吸引。早在2002年,万达集团就率先入昆,开始了它的“造城之旅”。万达集团的入昆首作就是位于滇池路板块最大的楼盘——滇池卫城。不管是项目配套,还是产品设计都符合“万达”的壕气。

接着打造了昆明的目前最高楼300米的“万达双塔”,昆明万达广场作为全国第100座万达广场,从拿地到开业,仅用时2年,开业三天创90万人次客流量,销售额破1亿。而草海片区的万达城,占地3400亩,投资300亿。

虽然现在万达集团把旗下的地产板块、商业板块都卖掉了,但也不能抹杀他曾经的“霸气”。

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万科作为后来者也不甘落后。顶着“宇宙第一大房企”的光环,万科在2010年登陆昆明,如今在昆明耳熟能详的项目已经有十余个,分别是:万科金域缇香、万科学府、万科白沙润园、吉惠园、万科金域国际、万科魅力之城、万科公园里、万科云子、万科银海泊岸、万科城市之光等。

绿地被誉为“全球超高层地标专家。”最爱在全世界各大城市建造最高楼,细数中国各个城市的最高楼,一半都是绿地盖的。在昆明当然也不例外,绿地在巫家坝要建458米“绿地东南亚中心”,打造昆明的5A超甲区域总部基地。

而绿地在昆明建好的住宅项目有绿地·大城天地、绿地·海珀澜庭、还有绿地·香树花城等,现在绿地又准备在昆明转战大健康产业,绿地滇池国际健康城正在建设中。

 

昆明楼市:强龙pk地头蛇 你更信任哪个?


纵观整个昆明,房地产开发商是外来房企的已经占到八成,他们或收购、或接盘本土房企的土地、项目,或豪掷千金竞拍土地,只为了在昆明能够获得更多“话语权”。

在这场“本土房企”与“外来房企”的斗争中,大家各凭本事,或独自为战,或寻找盟友,商场如战场,谁胜谁负现在断言,还为时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