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朱元璋距离三国足足有1100多年,让他重生到三国时期,能建立统一的王朝吗?这问题脑洞很大,不过有意思。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三国人物由于《三国演义》而被无限放大,诸葛亮近妖,关羽近神,刘备近圣,真实的历史支离破碎,只留下不成串的玉珠,每颗都很精美,但互无关联。

朱元璋当时的处境其实比三国诸侯更难,三国毕竟以内斗为主,虽有曹操北征匈奴、诸葛亮南讨孟获、孙权南征山越的对外战争,但这些少数民族都不成气候,而朱元璋起兵时,蒙元政权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而汉人起义军并不团结,各自作战, 还为了争权夺利而经常内战。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曾对元末的形势及各汉军领袖进行评价说:

“慨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所在都有。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实逼处此,以与我争尺土者,非特汉之文伯、子阳,唐之世充、建德而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当时只有陈友谅足以威胁到朱元璋。对比,刘伯温也很清醒地分析道:

“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意见,果然先破陈友谅,后平张士诚,再歼方国珍,统一了南方地区,整合了汉人军队,然后北伐蒙元。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说到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六甲番人之所以没有直接将朱元璋穿越回三国,而是还原他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问题,是考虑朱元璋到了三国将没有参照物,更没有可比性,穿越说起来容易,其实都是意淫而已。

好了,接下来应该放入三国人物了,三国最优秀的诸侯也只能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了,其余诸侯都败于他们手下,没有说服力,那么这三位古人来到元末,会不会做得比朱元璋更好?

当他们刚来时,首先得能活下来,得解决温饱问题,单这一点,孙权就够呛,孙权的统治力和智商情商都很强,却是属于诸侯二代,也就是二次创业者,孙坚和孙策已经留下了人才队伍和军队势力给他,如果让孙权留在元末乱世,白手起家相信会很难。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而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则是一代创业者,心志足够坚韧,放在元末应能顺利地拉起队伍,招纳贤才,然后建立个人势力。

但接下来是朱元璋在应天初步建立势力时期,当时其地盘很小,比陈友谅弱太多了,还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此中情景,与曹操最倒霉的丢掉兖州那时候倒是相似。

这时让刘备以弱胜强恐怕也是做不到的,刘备一生最大的亮点在于入川,但陈友谅绝不是昏庸的刘璋可比的,他不会引狼入室,更不会轻易投降。

而让曹操去击败陈友谅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他也曾创造官渡之战的奇迹,当时最强大的北方霸主袁绍不会比此时的汉军霸主陈友谅差多少。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接下来打张士诚和方国珍对曹操来说也难度不大,但中间会有一定几率的变数,要知道,曹操可是有过几次胜券在握却阴沟翻船的案例的,赤壁失败且不说,张绣那一战简直就是败笔,而朱元璋却几乎没有出现过决策的失误,这绝不是刘伯温和李善长等谋士就可以做到的,在历史上能和朱元璋一样做到从善如流的,或许只有刘邦和李世民了。

当然曹操不一定会在此时犯下生活作风问题,陈友谅也没有贾诩那样的毒士军师,我们暂且让他过关吧,于是曹操顺利统一了江南,拥有了鱼米之乡和百战之军,军队、人才、后勤补给都和朱元璋的真实历史一样了,这时该北伐蒙元了。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打北方游牧民族是曹操的强项,但是蒙元军队和四分五裂的匈奴肯定不在一个档次上,即便还是先取山东河南、切断潼关后进军大都,最后取西部的战略路线,即便徐达和常遇春还是一样忠心耿耿,曹操能做得比朱元璋更好么?

六甲番人不得而知,但对于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整个历程,六甲番人只能叹服,只会给满分一百分。

关于朱元璋和三国诸侯的对比,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朱元璋放到三国里面是什么水平,会统一魏蜀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